(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8100)
肝片吸虫病病原在我国有两种: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后者较少见。肝片吸虫对牛的危害性很大,主要寄生于牛肝脏和胆管内,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破坏肝脏功能,伴发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使产奶量下降,引发贫血,一般呈地方流行。此病也称牛肝蛭病、柳叶痛。作者就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对该病的中医治疗做一论述。
两种吸虫的区别如下:
1.1 肝片吸虫
体长约20~25mm,宽约5~13mm。肩部很明显,自肩至虫体中央附近最宽,以后逐渐缩小,虫卵长107~158微米,宽70~100微米。
1.2 大片形吸虫
体长约25~75mm,宽约12mm,肩部不明显,虫体两边缘比较平行,后钝圆,虫体长114~208微米,宽70~109微米。
肝片形吸虫的童虫在宿主组织内移动,引起出血和炎症。成虫阻塞胆管,使病牛产生黄疸。虫体代谢产物和毒素使病牛产生溶血、贫血、消瘦、营养不良、水肿,使幼牛的生长发育和肥育受到影响,使成年母牛的产奶量下降。
急性型病牛表现为体温升高,偶有腹泻,肝区敏感,出现贫血,几日内死亡,或转为慢性。
慢性型病牛表现贫血、消瘦、下颌、胸前和腹下水肿,经常出现腹泻,前胃弛缓或膨胀,严重的病牛因衰竭或转为恶病质而死亡。
应当根据症状、流行情况和粪便检查结果作综合判断。肝片吸虫病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所以不能单纯地根据症状作结论。粪便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找虫卵,发现虫卵,就说明有肝片吸虫的寄生。
硫酸锌漂浮法:硫酸锌80g,糖25g,溶于100ml水中,方法取粪1~3g,放在青霉素瓶内,先加少量的硫酸锌液,充分混匀,再加满硫酸锌液,将盖玻片平放而接触于液面,经30~45分钟取下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上镜检。如发现虫卵,呈现个体大、椭圆形、黄褐色的虫卵。结合临床症状和用非驱虫药以外的一般药久治无效的情况下,诊断本病并不困难。如果病牛尸体剖检发现胆管和胆囊内有大量肝片形吸虫可确诊。
定期驱虫,肝片吸虫病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源。因此,须定期驱虫。
4.1 每年定期驱虫2次、于春季和秋季进行驱虫。第一次在秋末冬初,主要防止牛冬季发病,第二次在冬末春初,目的是减少牛在放牧时传播病源。
4.2 防止虫卵扩散粪中含有大量虫卵,是虫卵扩散的重要途径,粪便要集中堆放,发酵消毒,如发现病牛内脏要火化,全场消毒。
4.3 消灭中间宿主螺蛳选择干燥无螺的地区放牧,避免有螺蛳的水系作为牛的饮水源。安排安全的放牧地和用水,防止感染。
5.1 贯众155g,煎汁适量,一次内服。
5.2 槟榔、贯众均干燥粉碎,等量混合备用。体重200kg以上的牛服60g,体重100~200kg牛服45g,体重100kg以下牛服30g,空腹时用凉开水冲服,连用3天为疗程。
5.3 槟榔10~70g,龙胆草20~40g,研细末,温水冲调,大牛一次内服。
5.4 贯众9~35g,硫黄10~30g,水煎去渣,用米酒250ml,牛一次内服,每天1剂,连用2天。
5.5 苏木、槟榔、茯苓、龙胆草各30g,贯众45g,肉豆蔻、泽泻、木通、厚朴、甘草各20g,共研细末,开水冲调,次内服。
5.6 贯众、苏木、槟榔各30g,共研细末,水浸后煎汁,一次内服,2天一剂,连服3剂。
5.7 细辛2g,黄精30g,泽泻15g,莪术9g,双花30g,茯苓3g,木通30g,石榴皮45g,水煎内服。此方对病程后期、极度衰弱牛,可止痢、消肿、滋补,促进其早日康复。
5.8 大茶药(断肠草、钩吻)200~300g,研末,开水冲调,大牛一次内服,据验证疗效可达95%。
5.9 槟榔50g,贯众25g,硫黄25g,米酒250ml。将槟榔、贯众、硫黄水煎去渣,用米酒一次冲服,连服2剂。
5.10 贯众30g,槟榔40g,龙胆草40g,研末内服(以上方为100kg体重牛的剂量),每天1剂,共服3~5剂。
5.11 硝氯酚2g,分2次间隔24小时内服。然后用天麻、法半夏、钩藤、蒺藜、陈皮各45g,党参、茯苓、白术、黄芪各60g,神曲、麦芽各100g,甘草30g,水煎内服,两日1剂,连服2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