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枝祥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莲峰镇畜牧兽医站,748208)
蛋鸡溃疡性肠炎是由肠梭菌引起的疫病,不仅对蛋鸡的生产量影响较大,还会造成蛋鸡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来探讨蛋鸡溃疡性肠炎的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蛋鸡溃疡性肠炎的致病源是鹑梭状芽孢杆菌,该病原体是肠梭菌在蛋鸡肠道内可形成芽孢,形成后可导致蛋鸡肠道充血、出血、溃疡等症状,进而影响脾、肝脏坏死。发病率较高,易于传染,传染源多样化,多见于4~12 周的蛋鸡。溃疡性肠炎具有继发性,如不彻底根治反复感染,严重影响蛋鸡产蛋量和产蛋质量。感染溃疡性肠炎的蛋鸡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两眼无神,毛色黯淡无光、杂乱,双翅下垂无力。此外病鸡鸡冠向黄色或苍白发展,会表现出不由自主的低头回缩身体的状态,粪便呈灰白或红色,便稀,排便处粪便粘连羽毛。患病7 天左右,鸡体重骤减,明显减轻,饲料转化率降低,继续发病可引起死亡。蛋鸡溃疡性肠炎在发病初期的死亡率为5%,发病后期死亡率超过75%,因此一定要密切关注蛋鸡的状态,及时发现疫病,及时控制,以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
蛋鸡溃疡性肠炎可通过看、测、检诊断。看是指根据蛋鸡溃疡性肠炎的症状辨别诊断。一般蛋鸡患上该病后最明显的症状是腹泻,粪便稀如水,部分病鸡会因肠道溃疡严重,出血严重导致粪便夹带血水或便血。测是指检测病鸡排泄物中是否含有魏氏肠梭菌。检是指对病死蛋鸡解剖检查,检查病死蛋鸡肠道是否出现出血性溃疡。一般,患有溃疡性肠炎的蛋鸡肠道出现严重的溃疡病灶及肠粘膜粘连症状,部分病鸡盲肠还伴有滴虫病,致使盲肠呈干酪样的柱状物。结合以上检查则可诊断出蛋鸡是否患有溃疡性肠炎。
溃疡性肠炎最先出现于鹌鹑之中,蛋鸡溃疡性肠炎的出现与鹌鹑溃疡性肠炎类似,与饲养环境、饲养饲料、饲养的合理性有着直接关系。为了降低蛋鸡感染溃疡性肠炎,建议加强饲养管理。首先,要勤于打扫鸡笼、鸡舍或养鸡场,及时清除排泄物,并对养鸡场定期消毒,定期更换蛋鸡蛋窝中的垫料。蛋鸡的水槽、料槽等也要定期清理消毒杀虫,防止细菌滋生。饲养人员进出鸡舍要采取消毒措施。要加强饲料管理,防止饲料霉变,杜绝给蛋鸡喂养霉变的饲料。加强饲料的科学配比,定期补充精饲料,增强蛋鸡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养殖场要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养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降低养殖密度,也可减少疫病的发生。
3.2.1 西药治疗
西药治疗使用环丙沙星50mg 加入饲料混饲,每日两次,连续给药3 天。或使用100 万IU链霉素加水混饮,每天两次,连续给药两天,在改用2 万~4 万IU 的 庆大霉素加水混饮,每天两次,连续给药3 天。对于重症蛋鸡可使用丁胺卡那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用量为0.1g 丁胺卡那霉素加水混饮料,100g 阿莫西林+800kg 饲料混饲,每天两次,连续给药3~5 天。以上用药仅供参考,实际用药情况根据蛋鸡体重酌情增减。西药用药时间较长容易产生依赖性,对于蛋鸡长期的疫病防治不利。蛋鸡溃疡性肠炎得到控制后可采用重要继续控制或调理,直到病症完全消失[2]。
3.2.2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处方:白花蛇舌草50g、鸡骨香15g、白花猪母菜50g、白花蟛蜞草50g,煎汤灌服,每日1 剂三次,连续给药3~5 天。该处方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祛风止痛、补气益气的功效,不仅有助于治疗蛋鸡溃疡性肠炎,还能增强蛋鸡免疫力,改善体质。中药处方治疗也可根据蛋鸡病症轻重缓急酌情延长或缩短用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