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困境及突围策略研究

2019-01-06 15:05江莹莹
福建茶叶 2019年4期
关键词:毕业生互联网+大学

江莹莹

(厦门工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关乎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命题之一,能否纾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问题考验着包括党委政府在内的社会方方面面人员的智慧。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逐步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凸显优化配置各要素的作用,互联网时代磅礴创新力也借助移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等媒介深度融合入社会生产实践各产业中。在“互联网+”信息数据资源丰富的大环境下,大学毕业生面临着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电商经济等业态产业升级壮大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

1 “互联网+”时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趋势

1.1 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压力大

从教育部前几年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6808900人,比上年增加215200人;2016年,全国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7041800人;201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3779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7358300人[1]。而2018年的权威统计公报虽然尚未刊出,但有数据显示可能会达到820万人。与此同时,以农民工为主的青壮劳力也数量可观,本就有限的就业岗位推动了就业竞争压力逐年增大。

1.2 大学毕业生继续深造者渐多

近十年来,硕士生招生量平均增长率为6%,博士生招生规模平均增长率近3%[2]。结合《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645100人,比上年度增加23700人,在学硕博士1911400人;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667100人,在学研究生1981100人;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806100人,在学研究生2639600人;而2015-2018年,仅目前所知的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便分别为165万、177万、201万、238万、290万。

1.3 慢择业、自主创业渐成常态

所谓的慢择业(慢就业)即在大学毕业后不立即寻找工作而选择观望的现象,这主要是由毕业生逃避本专业求职困难使得“毕业即失业”现实及就业择业观念滞后导致的,同时也是“互联网+”时代结构性就业矛盾催发的。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时代数据开放共享的便利性,使得部分毕业生能够找准时机,在国家双创等政策扶持下快速创业。应当指出的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多选择与自身优势相关及准入门槛较低的教育培训、餐饮、销售等行业。

2 “互联网+”时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与难题

2.1 综合素能偏低,眼高手低

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偏精于专业理论学习,较少社会实践,同时未将本专业理论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也由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结构不合理,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应试技巧、社交礼仪、社会需求认知、行为性格等方面缺陷明显。此外,也与部分大学生专业理论不够娴熟、自身定位模糊、动手能力与微操技能生疏有关[3]。

2.2 岗位需求下降,僧多粥少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渐缓,GDP拉动就业的动力相应的变弱使得市场上各业态对大学毕业生需求量减少。同时也应该指出,“互联网+”时代对大学毕业生为主力的就业者提出了更多样更细致的要求,而较大范围内的学校存在“学”“就”脱节现象,其就业规划指导未能更多的面向市场需求,从需求方特别是吸收大部分毕业生的民营企业角度培养人才,还停留在资源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求培育层次。

2.3 产业结构调整,大势相逼

近年来,国家相继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是推进“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建成建优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以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等产业发展意见,提出要全力发展包括新兴能源、生物工程、工业互联网、AI技术等在内的先进产业,这就使得吸收大学毕业生较多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低端服务业要么转型升级要么被动淘汰。从高校方面来说,继续旧有相关专业课程教育将使得学习就业加剧脱节,就业率降低;从企业方面来讲,上述较低端产业盈利路径变窄更使得就业岗位一位难求。

2.4 择业观不理性,好高骛远

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观念陈旧,重“公”轻“私”,削尖了脑袋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进公办性质单位;重“国”轻“民”,不是国有企业不感兴趣、凡遇民营企业低看一眼;重“城”轻“乡”,一心留恋大城市、主城区,即便无业可就仍然痴心不改,不愿下基层、下农村到广袤的基层一线就业拼搏。重“旧”轻“新”,不愿走出技能舒适区去挑战新产业新业态对应的新岗位而扎堆于传统服务业、产能结构落后业态[4]。

3 “互联网+”时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突围策略

3.1 培优知识结构,深化大学生综合素能培养

各高校要因应“互联网+”时代需要,树正产业导向、市场导向,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加大各专业实践教学;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大力开拓与新能源、生物工程、大数据、AI技术等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课程,以适应产业升级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要聚合在学期间社会实践实效,通过鼓励大学生在学创业、支教、专业实习、暑期实践等形式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大学毕业生也要对自身综合素能有较早的清醒认知,做优职业规划,坚持职业适应导向,注重锤炼学生社交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学习新技术新技能的能力,及时的对标整改提升自身素能。

3.2 树正效果导向,履行学校促进就业主体责任

各类高校应清醒认识到高职院校在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借力“互联网+”信息数据共享优势特别是大数据分析应用技术,通过搭建就业信息指导平台、校↔企供需交流平台、校招宣讲平台、就业服务指导平台等,进一步优化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职前服务,为毕业生第一时间了解市场及产业对应的岗位需求、企事业和相关单位招聘的诉求、就业择业相关手续政策提供细致贴心指导[5]。

3.3 加强教育引导,培植健康理性就业观念

要聚合各高校、学生家长、党委政府教育引导动能,通过出台“老、少、边、穷”地区及个私企业就业扶持政策、设置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心理辅导课程等方式帮助在校及毕业生树正择业观、就业观。大学毕业生要转变择业就业旧观念,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打破非公务员事业单位、非国企百强企业不去的思维藩篱,投身广阔农村、基层一线,施展自身才智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要适应“互联网+”时代各类产业飞速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强劲发展趋势,栖身创新力、创造力磅礴的民营企业筑巢栖凤。

3.4 健全扶持政策,铺设就业创业孵化平台

要以党委政府为主导进一步优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顶层设计,给足大学生创业就业以项目支撑、资金支持、政策帮扶。特别是要就现代服务业、网络电商、APP软件研发等大学生涉足较多的领域出台细化的创业就业扶持政策。要在人事档案管理、社保户籍政策、用地用工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在创业补贴、失业救济、创业就业低息贴息贷款、创业税收费用减免等方面给足资助鼓励。要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电商产业园、创客中心、大学生创业基地、智能物流园等媒介搭建适合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平台以吸引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双创大潮中。

猜你喜欢
毕业生互联网+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