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世彩
(甘肃省张掖市科学技术协会 734000)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现代手段管理农业,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集约化经营的持续发展农业[1,2]。科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将科技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和生产资料,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动性和劳动效率,才能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3,4]。因此,用科技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成为当前农村科技工作的首要问题。张掖市近年来对农业科技工作高度重视,将农业科技放在突出的位置,出台了《关于加快张掖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组织实施了“30万劳动技能培训”工程、“绿洲论坛”等活动,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促进张掖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围绕张掖市委、市政府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特色化,加快马铃薯产业、玉米基地、设施农业、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总体要求。通过谋划农业科技致富项目、建设高新技术创新集成的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园、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承包工程等措施整合科技资源,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示范,加强科技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支撑引领力度。
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引导农民主动调优结构、改良品种、扩大规模,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高效经济作物,使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向多元化、高效化和产业化转变。邀请国内外学科专家深入张掖市,共同研究推进玉米制种、马铃薯、奶肉牛养殖、现代设施农业等10大类高新技术和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2011年以来,建成了玉米杂交制种基地5.8万hm2,产量达4亿kg,占全国玉米杂交种子生产量的35%;马铃薯种植基地2.4万hm2,总产83万t,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之一;现代农业示范基地0.38万hm2,以反季节蔬菜和2.4万hm2高原夏菜为主的瓜菜总产量达145万t,成为全国重要的反季节蔬菜供应基地之一。建成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32家、1000万元以上的62家、上亿元的9家,年加工农产品178万t,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5%,农民来自特色产业的收入达17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
按照“资源梯级循环利用,学科交叉综合应用,技术集成组装配套”的技术路线,通过转变生产理念,改变栽培方式,打造精品农业科技示范和现代农业技术展示平台,在园区规划建设了休闲农业体验区、农业科技试验与农超对接产销区2个功能区,全方位彰显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特征的生态功能,以农业科技试验为核心的试验示范功能,以滴灌技术为基础的农业节水功能,以农业投入品监管为前提的质量安全控制功能,以都市农业触角延伸为突破的休闲观光功能,以产销模式探讨为着力的农超对接功能,以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引进为重点的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功能,以综合农业技术集成为主体的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功能,共8大功能,使之成为中国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的集散地,农业高新技术研发与组装集成的试验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辐射源,使农民生产观念发生跨越式的转变,增强了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的发挥了科技在现代农业中的引领作用。
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以乡(镇)为单位,农业科技人员实行劳动技能承包。同时,制定科技承包任务、考核奖惩标准和筹集科技承包专项经费,为科技承包人员在职务晋升、生活补助、差旅费报销、科研推广示范所需经费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增加科技承包人员的能动和主动性,较好地为推进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兴农工程。
1.3.1 加强教育培训,让农业科技人员干得好。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市、县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推行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围绕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设立培训项目,集中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各农口部门大力开展学习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采取“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育培训,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教授给专业技术人员授课,选派专业技术骨干赴外参加学习研修、学术交流等活动。同时,借助举办“百万头肉牛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马铃薯产业发展论坛”“绿洲论坛”等活动,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高端指导。组织实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培训项目,市里先后对全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集中轮训2遍,帮助他们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最新技术,提高他们培训农民、开展农技服务的能力。
1.3.2 采取多种措施,让农业科技人员沉下去。选派科技副乡镇长、科技特派员,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联乡包村挂项等措施,让市直及县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沉到乡镇、村社基层一线开展农技推广、技术服务。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到乡镇、村社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结合各乡镇村社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选派农业科技人员驻村包点对口开展科技服务,并实行技能培训服务联系卡制度,开展“保姆式”技术服务。同时,选聘农村“土专家”“田秀才”担当农民科技指导员,发挥他们就近便利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为群众开展技术服务,加快了现代农业技术向基层扩散辐射。
1.3.3 建立长效机制,让农业科技人员留得住。制定管理、考核办法,从工作职责、组织管理、考核奖惩等方面规范农业科技人员的选派、选聘程序。建立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村社服务制度,市直及县区单位新进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新聘中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在乡镇以下基层单位服务一定年限,不服务不聘任;规定市、县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在基层的服务时限,将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蹲点、服务基层情况列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晋级、荐优和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倾斜机制,提高基层事业单位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放宽评审的相应条件。大力表彰奖励基层一线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各种评优、项目申报,赴外培训等向基层一线人员倾斜,有效地激发了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扎根基层、服务生产一线的积极性。
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是新形势下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创造性搞好专家与农民、科研与农业的紧密结合,是实现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无缝对接、科技服务零距离指导的目标。通过农业科技合作共建,畅通了科技人员进入经济主战场的渠道,使科研和农业生产需求结合的更加紧密,真正拉近了科研单位与基层的距离,提高参与共建科研教学单位的重视度,使参与共建单位舍得拿出最好的专家、最好的技术、最新的成果;建起了科技与农民对接的直通车,实现了农民与专家零距离指导和面对面服务,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科技含量;激活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解决了由于体制机制原因,科技成果难以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问题,加快了成果推广转化速度;推动结构优化调整,在合作共建中,共建单位立足各县(市)农业产业特点,围绕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需要,发挥自身科研优势,投入较强科技力量,深入研究能够推动当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能够培育特色新兴产业的科技致富项目,出现“实施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一方农民”的局面,为科技支撑农业发展走出一条希望之路[5]。
现代农业科技是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和技术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效益则是更多地通过各种信息的及时掌握和合理决策来实现的。目前,张掖市的农业科技仍停留在“一张嘴、两条腿”的阶段,导致农民“耳聋”,不能更快、更多、更直接地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产品信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借助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变“一张嘴、两条腿”为“一只鼠标”,就能获取所需的信息[6,7]。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是加快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市场信息的扩散,让农民生产有目标、种养有技术、销售有出路,真正体现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
实施作物良种科技行动,加强品种选育,种子质量标准化,建立产业化种植基地。实施农产品加工科技行动,建立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大幅度提高农业品转化率和附加值。实施绿色食品科技行动,以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向导,开发各种绿色食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带动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实施科技致富示范行动,分区域搞好科技致富,坚持以科技开发为主,增强“造血”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要把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作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点,以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培训平台建设为基础,综合运用现场培训、远程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积极培育和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具有现代农技手段的经营主体。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滞后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农村发展中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物质基础仍然薄弱,农业竞争力不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发展现代农业应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和公益性科学研究,大力增加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