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条件下猪圆环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2019-01-06 13:56:52周文茂陈海军高军攀
中国猪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圆环断奶母猪

周文茂 陈海军 高军攀

(1河北省石家庄市畜牧兽医技术开发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石家庄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石家庄050000;3河北省石家庄市兽用制品供应站,河北石家庄050000)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一种猪免疫抑制性疾病,可以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仔猪先天性震颤(CT)等一系列多种不同临床症状的疾病[1]。PCV2一旦在猪群中流行传播,将很难清除,感染的猪群可能表现为亚临床症状,但其引起的免疫抑制使猪群易遭受其他病原的并发或继发感染[2],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PCV2的准确诊断和有效防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流行病学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感染脊椎动物最小的一种病毒[2]。猪圆环病毒有PCV1、PCV2和PCV3 3个血清型,其中PCV1无致病性,PCV3由2016年Phan等[3]在美国从有相似临床症状的育肥猪中检出,其致病性尚未明确;由PCV2引起的一系列相关综合征称为猪圆环病毒病。2000年,郎洪武等[4]首次报道我国存在PCV2,如今PCV2已呈世界性流行,在我国猪群中也普遍存在。

猪是PCV2的易感动物,患病猪和隐性带毒猪是猪圆环病毒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猪的鼻液、唾液、泪液、粪便、尿液中都含有病毒,会污染周围的环境,通过呼吸道或者消化道感染健康猪群。妊娠母猪感染后,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猪,导致妊娠后期出现死胎、僵尸胎等流产现象。感染公猪的精液中也会带毒,可以通过输精的方式感染母猪[5]。

猪圆环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不论大小、公母,不同品种的猪均可以感染PCV2,但1~4月龄仔猪较多发,尤其是断奶后1~2周的仔猪,逐渐失去了母源抗体的保护,但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而发病,因此推断该病的发生与断奶应激有很大的关系。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2.1 致病机理

PCV2的致病机理一直是学界、业界关注的热点。研究发现PCV2侵袭的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而不存在于淋巴细胞中,但会导致猪的淋巴组织、肺脏、肝脏等器官出现炎症反应,破坏猪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功能紊乱,使机体易感染其他病原[6]。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CV2单一病原感染发病少见,或者是因为单一感染时没有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而被忽视,常见的是与其他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如与PRRSV、CSFV、PPV、PRV等。

2.2 临床症状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的总称,每种综合征之间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2.2.1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主要危害断奶后仔猪,表现为呼吸困难、被毛粗乱、逐渐消瘦、生长发育受阻、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腹泻、精神不振,部分猪还出现贫血症状,皮肤苍白。剖检可见患病猪全身淋巴结肿大,肺肿胀、间质增宽、质地坚硬如橡皮样、呈间质性肺炎,肺表面分布大小不等的红色至褐色的斑点。脾脏与肝脏肿大。肾脏肿大,有时可见白色散在斑点。

2.2.2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

主要发生于8~18周龄猪和育肥猪,多呈散发。临床上表现为患病猪皮肤突然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呈红色或紫红色病变,病变部位中央呈黑色,随着病情加重,病变区融合成较大的黑色坏死斑块,结痂脱落后留下明显疤痕。皮肤病变常见于病猪的后肢、腹部、会阴部,也可扩散至体侧及耳部。感染严重时会表现出四肢跛行、发热、厌食、皮下水肿、逐渐消瘦。剖检可见肾脏肿胀、苍白,皮质部有大面积出血或瘀血点,淋巴结肿大、出血。

2.2.3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妊娠母猪感染PCV2后可出现繁殖障碍,主要表现为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等。怀孕母猪在妊娠早期感染PCV2可以导致胚胎死亡,妊娠中后期感染则导致母猪产死胎、木乃伊胎,剖检死胎可见非化脓性心肌炎[2]。一般初产母猪感染PCV2后流产率较高,经产母猪流产率较少,但产死胎和弱仔数量增加。公猪感染PCV2后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下降、配种率降低,导致繁殖障碍。

2.2.4 仔猪先天性震颤(CT)

初生仔猪感染PCV2可引起头部、四肢和尾巴连续或间歇性震颤,严重者可见全身肌肉抖动,震颤为双侧性,外界刺激可引发或加重震颤,当病猪趴卧或睡觉时震颤可暂时性消失。病情严重时,震颤对骨骼和肌肉的影响使仔猪行走困难、无法正常吮奶,最终饥饿致死,若及时采取人工喂奶措施,有的仔猪1周后可逐渐恢复健康并存活。

3 实验室检测

由于猪圆环病毒病常并发或继发多种病原感染,单纯从临床症状诊断难度较大,因此借助于实验室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快速诊断PCV2感染。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2大类。

3.1 病原学方法

3.1.1 病毒分离培养

取感染PCV2猪病变组织处理后,接种原代肾细胞或PK-15细胞培养,由于PCV2病毒不会引起细胞病变,不能直接判断病毒分离情况,需要借助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PCR或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进行确认。病毒分离培养费时费力,操作繁琐,不适用于猪圆环病毒病的快速诊断。

3.1.2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取病变组织以盖玻片在PK-15细胞中培养,丙酮固定,用兔抗PCV高免血清与细胞培养物中的PCV反应,可对PCV进行检测和分型[7]。IFA用时少、操作简便,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病毒分离效果的鉴定及病变组织PCV感染的检测。

3.1.3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ISH)

ISH敏感性高,可以精确地定位PCV病毒在组织细胞内的位置,有助于深入研究PCV的致病机理。Choi等[8]用地高辛标记的探针做原位杂交可检测PCV。Nawagitgul等[9]根据PCV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一组探针可以区分PCV1和PCV2。Sirinarumitr等[10]利用荧光标记RNA探针,与细胞中病毒核酸,福尔马林固定或石蜡包埋的组织中的PCV病毒核酸进行杂交,建立了快速检测PCV的原位杂交技术。该方法应用快速加强杂交缓冲液(rate enhancement hybridization,REH),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PCV2的诊断效率。接着Siri-narumitr等[11]又建立了双杂交方法,可同时检测2种病毒的感染。

3.1.4 PCR方法

PCR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疫病的检测。国内外已经建立多种PCR方法用于PCV检测,包括常规PCR、复合PCR、竞争PCR和巢式PCR等[12],可以特异性地区分PCV的不同血清型。当前国内对于PCV2的流行病学调查,最常用的就是PCR方法,已经出现猪圆环病毒PCR检测试剂盒,但是PCR方法敏感性高,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因此需要结合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3.1.5 免疫组化(IHC)

IHC与IFA一样,都属于免疫染色方法。IHC技术是将抗原抗体反应的专一性和显微形态学相结合,用以研究组织或细胞中抗原定位的一种方法。使用该方法检测PCV病毒时,可以结合病毒形态变化,进行快速、特异的诊断。此外,IHC可以对携带病原的细胞及组织的大体形态进行评价,而且只需要借助于普通显微镜在日光下即可进行观察。与IFA相比,该方法的样本颜色更稳定、更易于保存。

3.2 免疫学方法

3.2.1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即可用于抗原检测,也可用于抗体检测,国外已有检测PCV的标准化试剂盒。可以通过检测猪血清中的抗体,确定PCV的感染情况。该方法快速简单,应用广泛,但是洗涤不干净,易出现非特异性结果。此外,该方法不能有效区分抗体对应的PCV血清型。

3.2.2 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

该方法可以用于检测PCV或血清中的PCV抗体,但是不能区分PCV血清型,应用局限,国外多用于研究,国内应用较少。

3.2.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方法因为检测速度快、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疫病临床诊断中,也是检测PCV2抗体的常用检测方法。国内外的科研人员已经建立多种ELISA方法,为进行PC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撑。Walker等[13]首次建立竞争ELISA方法用于检测PCV2抗体,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可以用于PCV2抗体的大规模检测。2002年,Nawagitgul等[14]建立了2种ELISA方法,分别用于检测针对PCV全病毒和病毒核衣壳蛋白的抗体,均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敏感性。但是ELISA方法与IFA存在同样的缺陷,不能特异性区分PCV的不同血清型对应的抗体,且病毒获得困难时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4 综合防治

PCV2感染已经成为影响养猪业的重大问题,但是目前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该病的防治仍然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

4.1 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是目前预防PCV2的重要手段。2010年PCV2疫苗开始在我国使用,经过临床验证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圆环病毒最快捷、最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生产性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已经有多种PCV2疫苗投入市场,主要有全病毒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嵌合病毒疫苗,其中全病毒灭活疫苗使用较为广泛。

4.2 加强饲养管理

把好饲料关,避免霉菌毒素的危害,饲喂优质全价的饲料,提高猪群的免疫力;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条件,可以有效降低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不同日龄、不同来源的猪避免混群饲养,做到每栏全进全出;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适时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温工作,尽量减少仔猪断奶后的应激反应。

4.3 完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实行封闭式生产管理,建立合理的猪场准入制度,对外来的人员、车辆、设备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猪场内禁止饲养犬、猫和其他畜禽,并防止野禽进入;做好场区内的灭鼠、杀虫工作;对场内粪尿和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4.4 药物预防

目前还没有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对于发病早期的疑似感染猪要及时隔离检查治疗,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控制病原的传播。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提前预防,以控制细菌继发感染;已发病的猪进行隔离治疗,主要以治疗继发感染为主,及时扑杀失去治疗价值的病猪,并作无害化处理。

猜你喜欢
圆环断奶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 19:42:02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加权全能量最小的圆环形变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一例鸭圆环病毒病的诊断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6:10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圆环上的覆盖曲面不等式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