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志銮 陆守权
作者单位:510300 广州新海医院眼科
眼科疾病中的高度近视是一种常见疾病, 可引起各种并发症, 白内障和青光眼、弱视、视网膜脱离等非常常见,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出现率高, 多发于老年人, 会增加治疗难度,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目前相关研究显示,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需要及早进行有效治疗。本研究分析了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 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观察组患者男16例, 女14例;年龄32~79岁, 平均年龄(46.78±12.41)岁。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31~79岁, 平均年龄(46.41±12.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超声乳化手术, 实施常规超声乳化手术, 在患眼角膜或者巩膜部位作切口, 将超声乳化探头置入, 将混浊晶状体、皮质击碎, 直至乳糜部位, 乳糜物体采用抽吸灌注系统抽吸, 保持前房充盈, 植入人工晶状体。
观察组进行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在患眼11点处取3 mm透明角膜切口, 在3点钟方向作取角膜缘辅助切口, 给予环形撕囊后调整超声乳化机 , 能量区域设置为30%左右, 流量<26 ml/min, 最大阻塞负压在40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 超声乳化机将硬核劈碎和取出, 前房给予适量粘弹剂注入。根据硬核残留的情况将主切口适当扩张, 残留硬核用齿镊取出, 将皮质吸出, 植入人工晶状体。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7、30、90 d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798.11±411.65)个/mm2,术后7 d为(2632.21±448.51)个/mm2, 术后30 d为(2025.51±513.51)个 /mm2, 术后 90 d 为 (2135.21±468.11)个 /mm2;观察组患者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798.36±411.36)个/mm2,术后7 d为(2797.25±411.12)个/mm2, 术后30 d为(2698.36±411.11)个 /mm2, 术后 90 d 为 (2697.21±411.27)个 /mm2。组内比较:对照组术后7 d与本组术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3, P>0.05) ;术后30、90 d与术前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30、5.825, P<0.05)。观察组术后7、30、90 d与本组术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0、0.942、0.952,P>0.05)。组间比较:术前、术后7 d, 两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2、1.486, P>0.05);术后30、90 d, 两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03、4.940, 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眼睫状沟固定人工晶体1例, 部分晶体核脱落1例, 角膜水肿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眼睫状沟固定人工晶体3例, 部分晶体核脱落4例, 角膜水肿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 P<0.05)。
成人近视度数超过600度, 儿童近视度数高于400度是指高度近视, 近视会有严重的病理变化, 高度近视患者的白内障发病率相对较快, 在老年人中发病率相对较高[1,2]。当使用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和白内障患者时, 传统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难度较大, 所需的能量较高, 超声时间较长, 可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导致角膜内皮细胞不稳定, 而增加相关风险, 引起黄斑水肿、角膜水肿等并发症。
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是考虑患者的晶体核心硬度、悬韧带和囊袋等情况, 并通过超声乳化技术打破细胞核, 分离晶核为小块, 借助相关器械取出, 从而最大程度减少角膜内皮对患者的损伤程度, 手术的风险明显降低[3,4]。对于大型硬性白内障患者, 改良性超声乳化术不需要更多能量, 可避免损伤角膜内皮, 有效缩短手术的时间, 减少并发症, 减轻操作者的疲劳, 避免意外伤害, 但当实施改良性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和白内障患者时, 需要保持前房稳定, 避免不必要创伤[5]。
本研究中, 对照组进行传统, 超声乳化手术, 观察组进行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结果显示, 对照组术后7 d与本组术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90 d与术前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30、90 d与本组术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7 d, 两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90 d, 两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疗效非常理想, 可有效维持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的稳定,并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