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对策

2019-01-06 10:32:49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校园院校

唐 锋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1 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现状

1.1 网络飞速发展为学生安全埋下隐患。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之智能手机、电脑等工具设备的普及与发展,自媒体已经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力军,在推动自媒体发展的同时,更是深受自媒体的影响,网络上的各类信息都可以快速传递给大学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

1.2 学校重视不足,制度不健全,安全教育流于表面。现在的高职院校,监控摄像、消防等硬件系统都得到了质的提升,但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执行不彻底,缺乏有效、长远的管理制度。在学校层面上,由于高职院校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同行竞争压力,学校更愿意将精力投入到学生的教育教学、各类技能大赛中,对于安全管理,更多的是认为有了设施,就有了保障,使得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虽然高职院校有自己的安全教育制度,每年也都会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但很多活动只是管理部门为了完成任务,而且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年年相似,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1.3 校园外环境复杂。学校周边环境复杂,一些餐饮、网吧、娱乐等场所在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吸引来了各类复杂人员,这些都是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着校园安全。

2 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2.1 学生个人因素

2.1.1 生源的复杂性。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其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地域性的生活习惯和发展差异,影响着学生间的交往,使其很容易产生矛盾。

2.1.2 个人心理素质差。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重视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个人心理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关注,而且中国式家长的溺爱也更容易让学生养成自我为主的性格,独立性和抗压性较差,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很容易成为受害者。

2.1.3 自我松懈。在我国,社会的普遍认为是读到大学就完成了这辈子的学业,可以开始享受人生,加之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更是让学生身心放松。学生在放松自己的同时,也忽视了对社会不良诱惑的抵制,纵容自己,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2 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对于充满朝气而又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因素已经成为危害大学生安全的重要因素。

2.2.1 网络高速发展,国家监管滞后。最近一款名为“抖音”的视频软件风靡全国,在为人们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抖音”上的部分注册玩家为了吸引关注度,上传黄、赌、暴力等违背法律和道德底线的视频,而管理平台为了网站的点击量,松懈了监管力度,罚而不彻底,使得不良视频屡禁不止。国家监管部门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由此造成了安全隐患。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

2.2.2 新事物,新威胁。当前社会,科技、思想迅猛发展,每年都有各色各样的新事物产生。这些新事物在为我们提供便捷服务、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网约车、共享汽车(单车)、网络贷款等。作为新事物,它们普遍的特点是投入使用快、配套政策模糊、政府监管薄弱,这些漏洞往往给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他们为了谋取私利,甚至不惜采用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与安全。

2.2.3 反动势力的诱导。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但部分国家不希望中国富强,支持反华思想和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明辨是非的能力,而成为这些反华势力诱导的主要对象之一。

2.3 学校因素

2.3.1 专门制度欠缺。一些学校针对学生管理的法规制度严重欠缺,有些学校虽然拥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但很多制度缺乏法律的支撑,经不起反复推敲、社会质问和实践检验。

2.3.2 安保人员不足。 《江苏省高等学校安全管理规定》明确指出:“高校应当按照不少于师生员工数的1‰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学校能做到这项规定,个别高职院校的保卫处甚至只有两至三名专职保卫干事。

2.3.3 管理权力的下放。现在多数高职院校模仿普通高等院校,施行二级学院管理制,各二级学院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决策权。部分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在学生管理问题上,存在瞒报、误报等现象。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对本校学生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分析,不利于有效管理机制的形成与建立。

3 加强高职院校学校安全管理对策

3.1 加强制度化建设,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积极编制《学生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手册》,分析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概况,系统的罗列出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学生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建设有效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测量体系。在编写安全管理手册时,一定要注意依托国家的法律法规,使得编写的安全管理制度富有生命力、权威性。通过 《质量手册》,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部门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各项学生安全工作的开展,夯实平安校园的建设基础。

3.2 依托“大数据”,推动校园安全管理改革。当今社会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正在逐步融入到校园的日常管理中。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被动的安全管理模式必须得到改革。尤其是高职院校,必须充分面对大数据应用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主动掌握学生的安全管理规律,对安全事故进行预测预报,实现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

3.3 充分发挥校园安全管理各方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

3.3.1 提高校园安全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校园安全管理者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头人物,直接影响整个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树立安全意识,同时要与时俱进,转变思想,改变传统安全管理工作自上而下的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推动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转变,将安全管理部门改革成为学生服务的部门,主动探寻学生需求,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

3.3.2 打造一支高效的安全管理队伍。首先,按照有关规定,完善人员配备,保证有充足的人员开展各项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其次,强化队伍建设。无论是专职安全管理员,还是校园保安队伍,必须做好岗位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打造出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安全管理队伍。

3.3.3 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联合各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收学生参与到校园安全管理中。

3.4 开展多样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顺应时代的步伐,改变单一的讲座、横幅等传统安全宣传方式。例如,联合学工处、团委等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引进“PU口袋校园”平台,深化校园第二课堂的改革,将安全教育宣传工作融合到这个互联网平台,刺激学生的敏感神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法制讲座模式,联合检察院、法院,将有关大学生的案件庭审搬进校园,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法庭,通过现场案件中对法律的运用与解析,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法律常识。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校园院校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开心校园
爆笑校园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