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娟
甘肃省水利厅水利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000
纵观甘肃省农田水利发展史,既是一部人类兴水治水的奋斗史,也是人类发展文明的传承史。
原始社会的先民们以狩猎和采集经济为主,简单的依靠自然农业。经历了逐水草栖息、砍樵伐木置地、学播靠天吃饭。对水的认识是“洪水猛兽”,以避害为主。《甘肃水利志》记载,周人先祖后稷教人稼穑,公刘在泾河一带开创灌溉,这是甘肃农田水利的雏形。这一段时间大约持续到春秋战国时期。
滚滚历史车轮将人类推向前进,井田制、封国土、建诸侯,激发了生产力,帝王将相开疆拓土,铮铮铁骑踏平陇原。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大破匈奴,平定河西,移民屯田,引水灌溉。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相辉映,张掖千金渠、疏勒河昌马、酒泉讨赖河等古老灌区遍布河西。唐代,河、泉、溪是主要灌溉水源,以水丰涸判别是良田还是弃壤。明代段续仿造水车,开创了兰州一带沿河提水灌溉。至建国初期,全省保灌面积仅250万亩。
建国后,面对百废待兴、千疮百孔的陇原大地,党和政府带领陇原儿女,大搞农田水利建设高潮迭起。50年代挖渠道、修水库,60年代合渠并坝,70年代打机井,80年代建泵站、衬渠道。1990年,甘肃水利部门已建成水库290座,库容21亿m3,提灌工程7 489处,机电井3.1万眼,灌溉面积达到1 497万亩,农田水利的基本格局形成。近20年,又在原有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上,不断改造升级,陆续开展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梯田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水利迈向新台阶。目前,全省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148亿m3。共建成万亩以上灌区238处,梯田2 914万亩,全省灌溉面积已发展到2 250万亩,四分之一的耕地告别“望天田”。
从望水兴叹、引水灌溉、和渠并坝、田间配套、高效节水一路走来,农田水利发展翻天覆地。一是输水灌溉的大动脉和毛细血管打通。水源联合调度,每年将90多亿m3水输送到2 250万亩田间,灌溉面积是解放初期的9倍,曾经的望天田变成沃土。二是用水效率显著提高。通过合理规划、渠线优化、渠道衬砌、高效节水,灌溉用水效率也由解放初的0.3提高到0.54,有效缓解了水少水缺的束缚。
甘肃历史上曾多次因干旱绝收而“人相食”,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粮食短缺始终是困扰陇原儿女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夯实了农业生产基础,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90年代初,全省生产粮食687万t,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基本满足的历史性转变。目前,灌区和梯田成为稳产增产的有力支撑,保障了粮食产量1 100万t。
甘肃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0%左右,农田水利建设筑牢了“三农”工作基础。一是农田水利保障了口粮、稳定了民心、促进了社会发展,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赢得了空间。二是促进了农民增收。农田灌溉条件显著改善,群众已从传统的种粮向经济作物转变,特别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发展设施农业、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据统计,农民人均收入已由解放前的55元增长到2015年的5 736元。三是保护了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流域综合治理,给东部沟壑万千、濯濯童山披上绿装;电力提灌输水上山,给中部黄土地注入勃勃生机;高效节水灌溉减少了河西走廊地下水超采,构建起生态屏障。
甘肃农田水利工程多数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依靠农民投工投劳,存在着因陋就简、配套不全、标准低、设备及技术落后等问题。一是水源工程部分“心衰竭”。中小泵站大部分工程都到了“服役”年限,设备完好率不足30%,部分运行难以为继,效率异常低下。二是输配水系统存在“肠梗阻”。全省还有近8万km渠道还是土渠输水,跑、渗、漏严重,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三是计量设施不完善。大中型灌区基本实现了斗口计量,地下水部分井口计量,农业用水还不能按需供水、精准计量。
目前,全省75%的耕地灌溉沿用几千年的传统大水漫灌,高耗水与低效益并存。一是从用水结构看,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77%左右,高于全球70%和全国60%的水平。二是从用水效率看,农田灌溉水利用率只有54%,有近一半的水损失,低于先进国家70-80%的水平;单方水产出粮食1.2kg,是以色列等国家的一半。
从近年政府投入资金来看是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从全社会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绝对数看是大幅度递减的。改革开放以来,农田水利投入经历了此消(群众投入)彼长(政府投入),走过群众投劳政府奖补、限定投劳(1986年群众投劳减至20个工日,取消“两工”,一事一议)到今天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过程。政府大包大揽难以为继、传统组织投工投劳失效,农田水利需求旺盛,投入机制面临挑战。
一是管理体制不活。农田水利工程的骨干工程由水管单位专业管理,末级渠系由用水者协会或村组等群众管理。水管单位定性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吃水费吃财政并存的差额管理。二是农业水价只有成本的60%,仍有30%按亩收费。低水价既不反映水的稀缺性,也不反映供水成本,水管单位供水越多亏本越多。三是水权滞后。水权在理论到实践的推进中,纸上谈兵多,水权把总量的机制还未建立,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差距大。四是产权不明晰。多数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没有明确产权,造成建而不用、用而不管、管用脱节,管护水平不高,工程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农田水利是事关长远、打基础、惠子孙的公益性工程。受水土资源硬约束,全省走大规模开垦荒地发展灌溉面积的外延式之路不现实,现有的重建轻管、固步自封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自我满足、裹足不前吃老本的做法不能支撑现代农业发展重任,亟需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措施尽快补齐短板,支撑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导,以发展的眼光、改革的举措,统筹谋划,多点发力,夯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积极探索建立起与省情、水情、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相适应的现代农田水利体系。
一是优化布局。着眼小康社会建设,着眼现代农业发展,着眼精准扶贫,着眼于水土资源,着眼群众需求,以县为单位,科学编制《农田水利发展规划》,“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河西地区以生态保护为主,加快建立高效节水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地区以保水治土为主,加快梯田建设和特色农业发展,打造山川秀美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东南部加快水源保障工程建设,以“五小水利”加高效节水灌溉为重点,保障脱贫致富。
二是工程配套。以灌区为单元,加快实施从水源到田间的渠系配套,打通肠梗阻和最后一公里,提高输配水能力。配套完善计量设施,井灌区全部实现井口计量,自流灌区实现斗口计量。结合高效节水灌溉,推进输水管道化,建设符合农业结构调整需求的管、喷、微多功能田间灌溉工程,推进集墒情监测、水肥耦合、自动灌溉系统,打造现代化灌区。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0以上。
三是深化改革。深化投融资改革,坚持政府、市场两手发力。骨干工程国家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支持独资、合资、PPP方式投入建设。实施农业水价改革,推行保基本、促节水、调结构的差别化水价。节奖超罚,分档计价,超用累进、少用递减,限制类上浮水价,鼓励类下浮水价,加快建立符合甘肃省情、水情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农业水权改革,政府负责初始水权分配,市场负责水权流转。建立水权交易市场,自由买卖。按照省委省政府农村“三变”改革工作部署,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水权、水利工程产权入股,盘活水利资产,有效激活农村发展要素。深化运行管理改革,以县为单位,以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为依托,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分离,以优质资产为股本,以水费收入作为现金流,组建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法人。政企分开,事企分离,企业化管水,建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的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