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兴军
(贵州省林业学校,贵州 贵阳 5502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发生转变,从一开始的物质需求转变为健康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高质量需求,并且现代人由于身处城市很少直接接触自然,大部分人产生了“自然缺失症”,致使人们在生存环境方面出现了更高需求。通过园林设计,能够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使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其中,植物造景与植物配置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阶段,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人们对健康产生了较强的意识,利用植物可以改善自然环境与净化空气。由于植物具有光合作用,能吸收有害物质,从而提高空气质量。植物不仅能改善人们居住环境,还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园林设计中,合理配置不同的园林植物,注重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要点,能够起到防震、防火、防止水土流失与其它防护作用,因此,湿地公园也能在城市中生存,并为生态系统的改善贡献力量。
植物在现代人生活中,具有较强的社会精神慰藉功能。由于人们大多处于现代城市,存在自然缺失症的问题,因此,园林景观设计成为人们慰藉自身精神的重要手段。园林设计视域中,植物配置与造景弥补人们的自然缺失,主要表现在,园林设计中错落有致的植物布局与设计,能够使人们感受形态美的千姿百态,并在交错时空中,体会景观的层次美,从而给予人们充分的视觉享受。在园林设计中,注重植物配置与造景,在向人们提供具有可观赏性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还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与心理需求。
目前,园林设计视域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过程中,存在植物种类不够丰富,比较单一的问题,设计者盲目选择树种,致使在实际园林设计中容易忽视本地树种,大量引进外来或名贵树种。除此之外,部分园林设计者欠缺对植物群落,如稳定性等的正确认识,不仅造成引进的名贵或外来树种成活率低下,而且还会对本地生态环境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现有部分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不能与本地实际情况有效结合,而是盲目追求现今流行的园林设计风格,并且对园林设计相关环境场地等因素缺乏重视。部分园林设计侧重观赏性,忽视实际情况,以开敞式园林设计风格为例,大片草地作为底色,几棵高大乔木作为主景,中间点缀灌木,营造出华丽与大气的氛围。但这种设计风格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相吻合,也无法发挥出景观园林设计的生态效益。
在植物配置与造景过程中,缺乏设计创新方面的意识,造成园林设计模式传统陈旧,不能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实际需求,影响了设计最终效果。在设计植物造景过程中,受自身与创作要求时间的限制,不能有效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考量工作的系统性,致使植物造景设计与相关市场发展趋势产生差距与偏离。部分设计人员存在审美能力不足、自身品味较差的问题,使园林规划与植物景观设计产生差异,从而对植物景观设计的真实性产生影响。
园林绿化的相关设计理念体现在实现观赏性与实用性的共存。因此,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需要保证设计相关工作完成后,能够使园林绿化景观在不同的时节产生不同的景象。基于这种目标,需要合理配置园林植物,严格依据园林设计因地制宜原则,针对地理位置的不同,合理选择不同的植被。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特性,实现设计的层次性,体现园林设计的多样性。还需要重视植物配置在整个园林景观中产生的效果功能,优秀的园林设计,会在设计过程中,考量当地人文信息,从而在整个设计中,保证人性化特点与可观赏性。
在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按照艺术性原则,结合不同植物特征,如平衡、艺术、协调与统一等;另一方面需要熟练掌握不同植物的造景功能与观赏特性,使植物配置与造景具备多样性与差异性,从整体角度调整植物配置效果,从而体现园林景观设计的协调性,使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能够实现天人合一的效果。现阶段城市绿化过程中,园林绿化的首要构成元素就是植物。在设计植物配置与造景过程中,需要坚持文化性原则,延续并保持历史文脉,根据植物文化内涵对整个地区文化内涵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重视植物配置造景的内涵性,能够促使植物配置反映当地文化,从而对地方文化特点与地域时代特征进行充分体现。
在园林植物配置造景设计过程中,使模式能够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实现自身发展。首先,需要充分了解社会发展需求,合理分析调查园林设计相关建筑的周边人文特征与环境,从而制定出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其次,在植物造景设计环节,需要考量设计的综合性与全方位,结合人们审美特点与实际需求,将园林植物配置造景设计完美融合进城市发展建设中。最后,细化园林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设计,掌握了解植物习性与生长状态,并与园林整体功能充分结合,起到良好的修饰效果,使人们身处其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自然,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环保意识的提升,现代人更加重视园林绿化,并借助园林绿化工程,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与极佳的休闲场所。园林绿化设计者需要认识到园林设计视域中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的重要性,面对现有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问题,重视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凸显造景内涵、完善创新设计模式的设计要点,从而实现园林设计视域的植物配置造景设计与现代社会发展下人们需求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