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园林水景设计

2019-01-06 10:39吴晓廷
现代园艺 2019年16期
关键词:山石水景园林设计

吴晓廷

(广州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水景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园林中最具魅力的元素,正所谓“园以水活”,水景的存在,为园林注入了活力。水的流动性与山石的静止性,会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自然景观。因此,在园林规划中设计水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园林水景设计概述

无论是什么风格的园林,都离不开水景设计,水在园林中的作用无法被取代。水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符号和元素,纵观国内外知名园林,如苏州园林、北京园林,这些园林都存在一个显著的特点,充分发挥了水的作用,将水景的作用彰显得淋漓尽致[1]。目前,有部分园林设计师,将水景比作了一颗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和水艺术特色的参天大树,这足以证明水景在园林中的地位。

水景在我国园林设计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古语有云: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正所谓点睛成龙,水景就是点睛之笔。只有包含水景的园林才是一个完整的园林。但伴随着水资源日益枯竭,人们对于水景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设计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水景,已经成为了设计师亟待解决的难题。

2 园林水景设计方法

2.1 造型设计和选择喷头

水景设计需要将园林整体氛围作为依据,应尊重园林的整体性,在保护园林整体性的基础上,设计各种造型的水景。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水景的点睛作用。首先,在设计水景前,需要考虑环境氛围和水景形式,并制定不同的方案,然后利用科学技术,呈现设计效果图,根据设计效果,选择优秀的水景设计方案,一个优秀的水景设计方案必须具备以下4 种形态的变化形式:一是静水形态;二是落水形态;三是喷水形态;四是流水形态。这些形态彼此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并能衍生出全新的形态,尤其是喷头技术的发展,更是赋予了喷水形态多样化的特点。在掌握这些条件后,再专业化设计水景,将会大大提高园林水景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此外,不同的水景形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如音乐喷泉就比较适用于市中心的园林,究其原因,主要是市中心人流量较大,且地处闹市区,在水景设计中增加现代技术,有利于实现园林与周边建筑的融合,从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可以舒缓人的心情,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快感。

在设计水景造型和形式的同时,也要注重水体的动静设计。我国古人认为水具有刚柔并济、动静结合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提高了水的可塑性,为此,在设计园林水景时,可以在满足园林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水的特点,在园林空间内设置不同形式的水体,如动水、静水,从而赋予园林以动静结合的美感。对于面积较小的水体,可以选择以下3 种设计形式:一是小池塘;二是小水潭;三是水亭,如颐和园、静心斋的水景就采取了这些水体设计形式。而对于大型水体设计而言,则可以在水面上设置一些岛屿,以凸显出水景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动态水景,则会为园林注入活力[2]。如涓涓流动的小溪、气势磅礴的瀑布、肆意挥洒水花的喷泉,都会冲击人们的审美感官。动水的设计形式有以下3种:一是流水;二是喷水;三是落水,这些形式各自有其特点,如蜿蜒曲折呈线状的小溪,会将人们的目光引至远方;自高处落下的水流,则会让人们见识到大自然的神奇;而自下而上的喷水,则会放松人们的精神,并能净化周边的环境。

2.2 注重水体与建筑的结合

在水面上建设亭阁和拱桥以提高水景的美感,如苏州园林在水景设计时,就十分重视亭阁和拱桥的搭配,为水景点缀了别样的色彩。为确保景观效果,在设计小水面亭阁时,应调整亭阁的高度,促使其稍低于相邻水面,以便于人们观察水流激起的涟漪。在设计大水面亭阁时,临水高台是建设亭阁的最佳位置,人们可以在亭阁中观赏远处的风景,抒发自身的胸怀。临水建设亭阁具有以下形式:一是一边临水;二是多边临水;三是完全位于水中。需要结合园林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建亭和临水的方式。

2.3 山石设计

山石是构成水景的重要元素,也是建立动静结合的组成部分[3]。上述提到过,水可以在动态和静态之间转换,而山石却是静态的,如何将二者融为一体,达成山水之间的平衡状态,对于提高水景设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应根据园林的实际情况,选择巧妙的设计方式,赋予水景以山水结合的特色。如在缺少山石的地方,则可以扩大水体的面积,在园林中融入远方的山石,如济南大明湖就是园林借山的典型,人们站在湖中就可以看到远处山石的倒影。但在大部分园林中,人工山石十分常见,需在水景周围合理布置这些山石,这样一来,就会构成一幅山水结合的自然风景。

2.4 结合水景与动植物

利用水景完美地结合动物和植物。首先,需要合理搭配植物,并控制水体和植物间距。可在水体沿岸种植植物,且保证植物与水体间距的可控性。其次,在水面上设计植物时,应控制植物的大小比例,尽量保持植物与水体之间比例的协调。如在水面种植荷花时,尽量要扩大植物间距,究其原因,主要是荷花生长较快,会产生大量的倒影,如果不控制其距离,很容易导致大量荷花连接到一起,影响人们的观赏体验。此外,在安排动物时,应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设置动物栖息地,并安放一些对自然环境破坏较小的动物,如各类观赏鱼、鱼鹰、松鼠等,这样就会构成一个完整的水体生态系统,在增加水景灵性的同时,保证园林的生态平衡。

2.5 控制水源和水质

现阶段,自来水是水景水的主要来源,自然水和地下水相对较少,而我国作为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大多数城市用水都非常紧张,尤其是一些西北内陆城市,更是陷入了无水可用的尴尬局面,如何在缺水的情况下,保持水景的水质,已经成为制约水景设计发展的难题。在业内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部分研究者认为将处理过后的中水作为水源,即可有效缓解缺水的难题。水景对于水质的要求十分严格,水景中的水必须保持清澈无异味。因为水质关系到水景的美感。因此,内陆的园林水景应每隔半个月换水1 次,在换水的同时,清理水景,内陆城市多沙尘,不及时换水和清理,容易导致水体浑浊,不利于发挥水景观赏功能。

3 结论

综上所述,水景景观是园林景观的重要内容,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园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增添园林的色彩,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水景设计至关重要。要赋予水景别样的色彩和特定内涵,需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设计手法和景观表现形式,以充分彰显出水景的魅力。

猜你喜欢
山石水景园林设计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天音水景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全山石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