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成军
(抚顺县国有林场总场,辽宁 抚顺 113006)
部分有害生物种群对森林的破坏,使得人类辛辛苦苦保护的森林资源受损失,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抚顺县林业局下面有8 个乡镇林业站和5 个国有林场(温道林场、五龙林场、三块石林场、马圈子林场和前甸林场),针对有害生物防治方面采用新技术,一定程度上通过对有害生物的打杀,减少它们繁殖速度,另一方面通过人为的干预,维护生物链系统的均衡性,有利于生物种群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减少有害生物破坏森林,维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遥感技术主要是以传感器为根本,通过传感器发出电磁波,对目标物进行捕捉、锁定、分析,进而成像反馈回来,以供人类进行研究。森林的分布一般都是偏远的无人区,面积广阔且比较分散化,使用遥感技术监控森林,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受灾害区域的范围,并针对性开展有效防治。
雷达技术运用到林业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时期,通过一些试点地方的反馈,取得了满意的成效。利用雷达技术收集并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的信息,能够轻而易举地了解具体生物的物种及数量情况,对相应区域物种的研究、生物链物种的均衡研究、森林有害物种情况的研究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目前由于雷达技术本身存在短板,还急需依靠科技的进步推动它的发展,以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并造福人类。
地理信息技术是结合计算机与遥感技术合二为一的技术,具体操作则是通过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双重作用下,收集、整理、分析地球表层的地理信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此项技术的应用,使人类对森林物种的统计与监控更加精准化。
转基因技术即结合抗虫性植物的基因与其他动物的抗虫基因,两者合理配比,运用后培养新的转基因树苗。而此技术的推出,作为人类一项对抗有害生物的长期有效且最直接的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林木的抗虫害能力,为林木的茁壮成长树立一道厚实的保护伞。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而将它应用到森林监控方面,使得管理人员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树木的生长情况,而且可以实时监控病虫害情况。加之通信技术与GPS 技术的应用,使得林区的管理更上新台阶,人类对于森林的管控方面更加细致化,采用科学化、系统化的种植,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管控,森林的覆盖面积也能够实现持续性地增长化、扩大化,而不至于还停留于过去模式中,对森林的管理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遇到灾害发生也是无能为力。
营林的目的是科学性地进行造林,而要实现营林防治的目的要做到以下3 个方面:(1)从选种开始,尽量选择抗虫害较强的林木,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从根本上让有害生物无处生根。(2)根据不同地形的实情,选择适合所在地土壤要求的苗木种植,且建议造混交林,以进一步实现林木优势互补,在预防有害生物方面竖起一道坚强的防御墙。(3)增加人为方面的管理,不仅是对林木的修剪管理,更是对生长过程的病虫害防治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防止病害的蔓延、传播,以至于扩大后,治理更加困难。
化学农药的使用包括5 个方面:(1)对于林木的保护,使用化学农药的目的是防虫害或杀虫,但切不可乱用药,农药的使用需对林木无污染、无损伤。(2)农药的配比、喷药的时间段等,都是需要合理、科学的计划,依照相应的自然规律,制定合理、合适、详细的一整套防治计划。(3)农药的喷洒,一定要注重确保喷药的全面性,特别是针对藏在树叶背后的病虫或根茎处的病虫,需要喷洒的过程中抓重点部位,以重点部位为中心再去分散化。(4)喷药后注意隔1~2d 后检查喷药效果,如效果不理想,则要即刻去查找原因,避免盲目地治理,找到原因后,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减少病虫害的扩大,达到阻止病虫害增长的目的。(5)喷药区域需竖立警告标识,严防人畜等发生中毒事件[2]。
生物防治的方法是利用有害生物的克星——其他生物对有害生物进行捕食,以达到消灭有害生物的目的,此种方法的应用,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其他物种有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能够促进此类生物群体在此区域的繁衍壮大,另一方面对于其他生物的引入,一般都会全面性考量此区域的生物链情况,能够人为地促使生态均衡发展。另在此方面,不仅仅是控制住有害生物,还需要防止克星壮大后又演变成另类性的有害生物,因此,尽量选择多生物物种引进,以促进此区域生态平衡[3]。
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例如,在一些幼苗上涂抹杀虫剂,或对出现病虫害的树枝、树木,采取修剪或直接挖掉的方式,以隔离病虫害,让病虫无处藏身,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尤其部分有害生物,会在树枝内部钻洞,一头扎进树枝里面,或树根深处,清理比较困难。
运用热烘、辐照、微波处理的方式,就是更深层地消灭有害生物,使得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在人为的强制干预下遭受破坏,直接将有害生物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传统方面人们采用焚烧或掩埋的方式,一方面有害生物可能藏身在土壤中,再次出现,另一方面焚烧存在不彻底性,且一定程度上造成环境污染[4]。
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有害生物的抗消杀能力也在进一步加强,加之部分新物种的诞生,这些都是对有害生物工作的挑战,所以,有害生物的处理方式也需去创新,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既能够达到杀虫灭菌的作用,又使得有害生物不再反复发作。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合理有效运用新技术势在必行,自然环境的不停变更,害虫的衍变方式也突出了新奇性,作为森林管理人员,不仅要消灭有害物种,更重要的工作在于预防有害物种的产生。所以,需要结合当地实情,做详细的预防计划,有效实施防治有害物种工作,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促进林业长久性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