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贺
(中共伊通满族自治县委党校,吉林四平1307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之一,并对该战略做出了相应的部署,其中详细指出了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通过乡村文化的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的精神面貌,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动力,从而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带动乡村的发展。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促使乡村建设进程加快,乡村的发展速度也得到了提高,但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有的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没有被充分利用,有些甚至遭到破坏,导致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遗失。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政府对乡村文化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并且也在大力建设乡村文化,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开展大型文化演出活动、播放电影等方式。虽然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给乡村营造良好的公共文化氛围,但这并不能真正起到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反而引发了一些不良的消费倾向,如大摆宴席、随份子攀比等现象,导致乡村文化的建设还处在低水平发展状态[1]。
随着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政策的不断提出,很多乡村逐渐意识到乡村特色文化的建设,推出了农家乐、乡村旅游等项目。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成长阶段,很多乡村的特色文化建设并不是很成熟,对自身的特色文化认知不够全面,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市场竞争力低。
旅游文化产业的同质化是目前乡村振兴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很多乡村希望通过建设特色乡村文化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并不能正确分析其自身文化特色,缺乏创新。
由于很多基层干部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理解不到位,认为乡村振兴就是改变乡村的风貌和发展乡村的经济,导致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所以,基层干部应该意识到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乡村文化的建设,可以说文化是乡村发展的灵魂[2]。
虽说我国是农业大国,一直重视农业发展问题,但是很多乡村的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农民收入较低,农村里很多青年人都选择去城市发展,导致乡村的继承和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加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力度,让基层干部和农民真正懂得乡村振兴的内涵和机制,并且意识到乡村文化建设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世界,促进乡村的发展。
不管是乡村振兴还是乡村文化建设,如果仅依靠政府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所以,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和基层干部应该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可以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从而更有效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3]。
我国很多乡村都有着丰富且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只是缺乏对自身特色的正确认识和相应的创新设计。所以,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根据自身文化和资源特点发展自身的文化产业,因地制宜地将创意元素融入自己的文化产业中,形成自己的品牌。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也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世界[4]。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而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点。但是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对相关政策的理解不到位、文化继承弘扬发展的主体缺失等原因,让乡村文化的建设面临着传统村落遭到破坏、乡村文化的建设还处在低水平的状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旅游文化产业的同质化等这些问题,致使乡村振兴的发展受到阻碍。所以,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应该积极地探究应对措施,如加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力度、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