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正,陈 蕊,王雪娇,李隆伟,毛昭庆,李学林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5)
农业是一个与政策关联度极高的产业,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优化农村经济资源分配、经济结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1],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我国的农业政策更具有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维护农民长远利益、促进科技发展等多重作用,因此,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2]。目前,虽然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到57.5%[3],科技进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是农业政策对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依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为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农业的要求以及农业本身发展面临的形势变化,国家“三农”政策逐步演进的脉络非常清晰。就政策文本来看,从“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农村改革”“城乡发展”到“乡村振兴”,表明国家的农业政策从单一的经济目标指向逐步向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目标发展的转变[4]。云南是一个以农业为基本框架的省份,农业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农民就业和增收致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政策的研究、创新、制定和实施,推动全省农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重点产业培植都具有根本性的作用[5]。
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发展,在以稳定粮食的基础上,先后提出绿色经济强省、生物资源大省、特色农业大省等发展战略。近些年来,省委、省政府为顺应改革开放、市场化进程及农业农村经济新形势、新发展的客观需要,再次对云南农业自然、产业、功能、区位等特点进行科学认识,坚持优化结构、突出特色,着力发展高原特色多样性生态农业,打造有别于其他区域的高原特色产品和绿色食品,构建开放的外向型农业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探索符合云南实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工作实践中,坚持理念创新及政策创新引导和保障,先后提出了云南特色农业、高原农业、高原特色农业、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及绿色食品牌等理念。
改革开放之前,受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约束,在“以粮为纲”方针的指导下,与全国一样,自给自足型的“口粮农业”是云南农业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逐步调整,云南开始了依托自身资源、发展特色农业的探索。分析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致可以分作以下几个阶段。
1.1.1 第一阶段:20世纪80~90年代中期,从“以粮为纲”到“多种经营” 改革开放后,针对我国农业存在的生产结构、农林牧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1981年3月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由此确定了我国农业“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结合国家鼓励轻工业发展的政策,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依据自然禀赋资源的比较优势,重点建设烤烟、甘蔗、茶叶、橡胶四大轻工生产基地,成功培育“烟糖茶胶”四大特色农业产业,支撑云南以烟草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的发展,成为云南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表明,经过15年的培育和发展,云南烟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从1980年的6.16万hm2、11.05万t发展到1995年的45.57万hm2和76.83万t,15年间分别增长了6.4倍和6倍,占同期全国的比重分别从12%和11.5%提高到31%和33.2%(2017年进一步提高到37.6%和36%),全国第1的位置保持至今;云南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分别增长了2.84倍和4.72倍,占同期全国的比重分别从9.5%和8.1%增加到15.5%和16%以上,全国第2的地位保持至今;云南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占同期全国的比重分别从9%和5.9%提高到15%和10.9%(2017年进一步上升到15%和16%),面积第1、产量第2的优势保持至今;云南天然橡胶也从1982年的23450 t提高到1995年的123560 t,增长了4倍多,占同期全国的比重从15%左右提高到1995年的近30%(2014年以后超过50%),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1.1.2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前10年,从资源开发向依靠科技和机制创新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在党的十四大确定的“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决策部署指导下,为巩固云南“两烟”支柱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1995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对云南18类具有优势的生物资源进行产业化综合开发,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途径,以企业加农户为主要经营形式,以多渠道筹资为手段,培育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多”的优势产业群体和创汇支柱,并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6],云南农业经济再度迎来发展的另一个黄金阶段。“18生物资源开发工程”是继烟、糖、茶、胶后,云南省第2次立足资源优势,大规模、高起点的生物资源开发,也是云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次明确依靠科技进行资源开发的探索,建立了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新产业的机制和贸工农结合的产业开发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开发与保护并重逐步成为共识[6],一批生物资源开发新兴产业逐步成长起来,并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肯定。进入21世纪,为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云南省实际,提出了充分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加快经济结构大调整步伐,创新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构想,并将18生物资源开发工程改名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经过1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绿色食品、花卉、咖啡、天然药材、食用菌、林产、畜牧水产、生物化工等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进一步壮大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如云南医药产业的总产值从多年徘徊在20亿元左右,增加到2012年的270亿元(加上农业产值则共计达到470亿以上);2012年全省花卉及绿化苗木产业总产值达300多亿元,出口创汇近2亿美元,其中鲜切花面积0.67万hm2,产鲜切花72.5亿枝,鲜切花产销量连续19年保持全国第1(截止2018年连续25年保持全国第1),占据全国大中城市切花市场的5成(目前7成)以上份额;云南小粒咖啡发展到6.67多万hm2,澳洲坚果1万hm2以上[7];同时,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特色农业发展,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与知名品牌,有力地推进了特色农业的深层次发展。云南高原红葡萄酒、迪庆“冰葡萄酒”、程海绿A螺旋藻、外销蔬菜等产业和品牌也逐渐在市场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1.1.3 第三阶段:2012~2017年,从生产导向转向的市场导向的特色农业模式探索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日益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央做出了我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的判断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部署,并向全世界发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同时,随着“黄箱政策”逐步到期和国门的打开,我国农业面临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等,农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因此,拓展农业功能、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等被写入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2014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等进一步提出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要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系列政策和措施随后几年陆续出台,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逐渐清晰,理论逐步完善。从云南来看,进入21世纪后,全省国民经济长期主要依托农业、烟草业和资源产业加快发展的结构变化不明显,经济瓶颈期迅速到来。针对云南农业发展基础薄弱、环境脆弱、方式落后、特色不足、产业化水平低等实际,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于2011年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做出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大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等系列文件,提出充分利用全省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特色产业扎实等条件,依靠“丰富多样”彰显特色、依靠“生态环保”提升效益、依靠“安全优质”提供保障、依靠“四季飘香”增强竞争,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思路[8],努力将云烟、云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云薯、云果、云药、云畜、云鱼、云林“12大云品”打造为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云系”“滇牌”绿色战略品牌。经过多年努力,云南已初步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体系,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产业并已初具规模,走出了一条高原农业发展的特色之路,形成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全省农业经济效益增长明显,农民收入快速增加,特色经济作物量效齐增,区域布局基本形成,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和肯定。
1.1.4 第四阶段:2018年~至今,从特色农业全面发展向聚焦重点、突出品牌的探索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日益临近,党的十九大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号召,国家的大政方针从城乡协调发展转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农业现代化转向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进一步挖掘云南省有优势、有发展潜力、有价值提升空间的优质农产品,促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在总结之前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于2018年在全省两会上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进一步聚焦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八大重点产业,围绕省政府提出的“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重点,通过高层推动,从政策、组织领导等方面入手,全力推进“绿色食品牌”的打造工作。2018年4月,省政府成立了省长任组长的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省农业农村厅,由省内各产业领域的顶级专家组建了8个重点产业专家组,研究制定了八大重点产业发展报告和三年行动计划;省委、省政府、省财政厅、工信委等部门先后印发了系列文件,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仅省农业农村厅就先后组织开展了“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10大名品”评选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不断扩大云南农产品中高端市场销路。统计数据表明,2018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52.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其中农业增加值增长6.7%、牧业增加值增长4%、林业增加值增长9.9%、渔业增加值增长9.3%。
从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特色农业探索发展历程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烟、糖、茶、胶,90年代中后期的18类生物资源开发,到21世纪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以及最新提出的打造“绿色食品牌”战略,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推动了云南农业由传统的追随型、赶超型逐步向自主型发展转变,促进了云南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依托当地优势农业资源开发特色农产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的思路逐渐明晰。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了超过60项的各种规划、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极大地创新了云南农业发展路劲和发展模式。一是形成了有别于平原农业、都市农业及精细农业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为我国广大高原地区农业走特色化、绿色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范式;二是升华了理论基础,彰显比较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培植竞争优势,推进区域农业现代化,促进了落后地区农业跨越式发展;三是奠定了思想基础,汇集了正能量,加快了实践行动;四是取得了系列新成效,促进了特色农业的高效发展。
一是经济总量及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据云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全省农业总产值连续跨越了2000亿元、3000亿元和逼近4000亿元3个大台阶。2017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3872.93亿元和2388.55亿元,比2011年分别增长67.91%和68.28%。与此同时,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增幅连年高于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增长6%以上,居于全国前几位,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二是高原粮仓基础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再上台阶。2010年以来,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33.33万hm2以上,粮食总产量连年保持稳定增产,2017年达1843.4万t,年均增长1.60%,粮食单产年均增幅达1.96%,粮食结构日趋合理,优质口粮和优质饲料粮比重进一步加大,有效供给明显增强。三是特色产业快速稳健发展,产业基础日益增强。根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提供的数据,2017年,蔬菜、花卉、茶叶、水果、甘蔗、油料、咖啡、马铃薯、橡胶、蚕桑10大类特色经作种植面积400万hm2以上。其中,茶叶、蔬菜、花卉3个产业的产值过500亿元,分别为743亿元、548.1亿元和503亿元,水果产值超过100亿元,甘蔗、马铃薯产业产值均接近百亿元。畜牧业产值1031亿元(生猪910亿元、牛341亿元)、渔业总产值152.8亿元,水产养殖面积15.17万hm2,产量103.2万t,居西部省区第3。林业总产值385.13亿元。四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显著改善。截至201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5.8万hm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45%、55%和44.5%,良种覆盖率超过95%,仓储物流设施配套率达25%,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40%[9]。现代设施条件和技术支撑农业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五是外向型农业经济体系日臻完善,新型主体逐步壮大。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79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3372个,经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数量达6782个,多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20%以上。品牌效应及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全省累计有效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850个,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70个,“云南名牌农产品”达80个。累计制订、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500项,生产技术规程和技术要求5000个。2018年云南省农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99.6%,位居全国前列。据昆明海关统计,2017年全省农业利用外资接近3000万美元,农产品出口到11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40.55亿美元,水果、蔬菜成为第一和第二大宗出口农产品。农产品竞争力、市场化程度、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这些成效的取得,为云南农业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进了全省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
回顾改革开放近40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对云南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特色农业发展和高原特色农业现代产业发展等政策实施效果的分析表明,政策实施的结果与预期的政策目标存在一致性,但是与预期效果还有一定差距。一方面随着全省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存在一定的协调性或适应性差距;另一方面,农业发展新趋势、国内外新一轮产业分工调整及市场需求变化给云南农业产业培植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挑战。总体来看,较为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自改革开放解放农业生产力和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以来,云南农业与全国农业发展支持政策一样,动能主要来源于制度创新、增加投入、技术进步、市场化牵引和人口红利释放,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本质上是依靠政策、投入、物质资源消耗和廉价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高速度增长。尤其是在云南,由于农业科技创新滞后、劳动者文化程度偏低及客观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农业科技贡献率长期比全国低3%以上,目前仍然低1.5%,综合机械化水平比全国低20.0%左右,农业生产主要靠大量要素投入的政策导向没有从根本上转变。
根据云南农业统计年鉴数据,2004~2017年间云南农业产业内部结构总体特征是:种植业比重仍然在小幅增长;畜牧业、林业比重呈现曲折增长和波动变化;渔业比重逐步增长,但增长速度较慢,服务业比重变化幅度不大。种植业在农业内部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比重高达55%;畜牧业比重约占30%,林业产值的比重为9.3%,渔业产值多年在2.5%以下,服务业仅为3%左右,仍然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农牧结合仍然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并且,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集聚度不高,农产品多为初级原料,精深加工增值率只为1∶0.6。2017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为2.28∶1[10],云南仅为1.6∶1。纵向上产业链的延伸增值不够,横向上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差距更大。
长期以来,由于农产品处于总量短缺或紧平衡状态,农业政策及经营目标单一。当前,随着农业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政策导向和市场要求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要加快政策支持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转变,加快建立完善的合作共享机制,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端农产品开发引领云南特色农业结构调整,以绿色清洁生产方式支撑农业产业化,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以农业多功能性拓展、加快农业与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推动科技研发、农业补贴、项目投资等主要投向绿色发展、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等方面[11],努力提高农业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由于长期受国内需求和市场导向影响,产品和生产水平、技术标准更多局限在国内市场,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为重点的外向型经济体系构建滞后。应对国际标准与政策需求,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支持农业区域和国际合作交流,拓展农业生产和市场空间,营造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环境建设滞后。搭建农业招商引资国际平台,打造外向型农业新载体,培养外向型农业人才,以及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思维方式,形成生产、市场、投融资、服务一体化网络体系的政策与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有待加强。
3.1.1 长期形成的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是农业产业升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基础产业,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础较好 新形势下,云南农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一方面应强化对基础产业的持续支持,促进农业农村稳步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结构大力向保障谷物类粮食作物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饲料饲草作物等全面发展的种植业结构方向转变,积极引导资源要素向林、畜、渔及农村服务业产业发展,特别要加大对畜牧业、林业和农业服务业的政策倾斜,促进整个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体系的优化调整。
3.1.2 大力支持特色农业的发展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立足云南省的资源禀赋条件和特色优势,以云烟、云菜、云花、云果、云茶等12个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为区域性主导产业,重点培植“八大产业”,强化支持政策保障,促进对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提升主导产业农业生产率。就目前情况看,云南特色农业要进一步强化产业化发展路径,一方面要在纵向产业化上加强特色产业加工、市场销售等后续产业环节上下足功夫,加大对新产品开发、产品或区域品牌打造、物流仓储、市场拓展与营销以及线上线下消费方式等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在现有较好产业资源基础上,在横向产业化上加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强化农业与二产、三产的融合发展,尤其要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及观光旅游上有新拓展和新提高。
3.1.3 促进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聚集发展 紧紧围绕云南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规划布局,促进生产向最适宜区集中,引导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产业化发展,培育和建立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合理流动和重新组合的机制,对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在空间上进行分化,向具有集聚效应环境的经济区域集中,建立既分工明确、又协同合作,区域规模效应显著的农业及相关产业布局体系[12]。构建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经营体系,实现市场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互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3.2.1 实施绿色化生产,构建绿色化生产体系 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及健康的需要,发展高端、优质、安全、高效农产品,全面实施绿色生产、绿色加工和绿色物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耕地轮休制度,研发推广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技术,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绿色生产体系构建,打造“放心云南”“健康云南”“品质云南”。
3.2.2 实施标准化生产,推进规模化基地建设 以绿色、生态、有机、安全农产品为核心竞争力,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大“三品一标”认证,保障产品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着力加强和健全检验检测、认证与标准、进出口农产品监管、市场监管、质量追溯、生产环境监测等体系、平台和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全省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3.2.3 强化现代经营体系建设,构建农业品牌化政策体系 构建政府、合作组织、农户和企业共同推进农业品牌化的机制,各级政府及农民合作组织、企业等要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在农户中加强宣传商标和品牌的知识,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品牌意识。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则、支持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形成云南地方名牌和驰名商标,保护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进一步完善农业品牌化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工商、税收、质检等部门应强化品牌保护意识,加大对名牌农产品生产、流通、税收等的支持力度。
3.3.1 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制定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政策,搭建交流平台,完善工作机制,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鼓励和引导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采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转让的方式向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流转,发展多种层次的适度规模经营。
3.3.2 坚持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发展道路 鼓励企业经营、合作经营、农户经营、混合所有等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特色农业庄园、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农业“小巨人”,以龙头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壮大小农户应对大市场的能力;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培育,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整体效率,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质增效提供主体支撑。
3.3.3 大力支持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 积极支持发展农业基层专家工作站、专业协会、研究会、讲习所等科技型组织,用好转业军人、返乡农民工、创业学生及离退休还乡老同志,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政策倾斜,如土地流转、增加信贷、减免税收、提供科技指导等,打造农业产业化增长新动力。支持培育农业合作社、农工商经济联合体、市场经纪人和经纪人联合体、农产品购销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等各类经济服务组织,尤其要发挥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在市场营销中的媒介作用,帮助农民进入市场,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化服务。
3.4.1 创新投入机制,确保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 按照农业科技工作的“三性”定位要求,依据相关法律和制度规定,建立政府稳定投入增长机制,设立农业科技创新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稳定支持。同时,建立农业科技投入的统筹与管理机制,解决重复投入、多头管理等问题[13]。调整投入结构,把资金重点投向基础性、公益性和长期性的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农业高新技术、综合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领域。同时,增加对农产品安全、贮运保鲜、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等急需技术的投入。着力建立主次分明、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金融资金投入,完善金融支持与社会保险机制。在农业项目、税收、金融方面给予中小型科技企业倾斜[14]。
3.4.2 建立健全新形势下符合云南省实际的新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 支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整合省内优势力量,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及重点产业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耕地质量提升、环境保护、修复及绿色化,特色种质资源创新及主要农产品现代育种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逐步建立健全种质资源、现代生物育繁种与种养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特色经济作物产业转型升级及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农业机械化协同创新体系,国内外交流合作协同创新体系,科技人才培引和服务协同创新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创新体系以及特殊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3.4.3 创新体制机制,释放动力活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农业科技管理机制改革,强化合作攻关,促进资源共享,统筹和优化全省农业学科发展与区域布局,切实增强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参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做法,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联合全省16个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农业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主要聚焦于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承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工作任务,进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加强云南特色农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三是加强云南省不同生态区重大科技工程技术研发,促进区域农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四是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发展成果转化。组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从省财政中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或基金支持,有望通过5年左右的运行,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分散、农业推广应用体系不健全、成果“碎片化”现象严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突出问题,建立起全省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大兵团”协同“攻坚”创新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人员“单打独斗”的现象[5]。
3.4.4 落实成果转化相关政策,释放动力活力 一要营造创新氛围。二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农业是要发展的,发展是要人才和技术的,人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是需要激励的。虽然国家以种业为知识产权改革试点以及修改后的成果转化法等加大了新时期成果转化激励体制机制的构建,但目前总体上没有配套的操作方案,仍在击鼓传花式游戏或多在打擦边球,要按照国家成果转化法等相关政策,提高收入分配和待遇。三是人才政策创新。建议在省级科研单位或大专院校,55岁以上高级人员,根据单位或社会需要,适当放宽考核标准和要求,让这些老专家重点做好传帮带或社会服务工作,职称不占单位指标。
3.5.1 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加强农业辐射中心建设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的精神,立足云南高原丰富多样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好国内外2种资源、2个市场,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重点区域的农业合作,开展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深度合作,打造区域性国际农业交易平台。
3.5.2 加大对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和金融保障力度 以南亚、东南亚国家为主导,加强贸易与投资的融合,建立和完善分国别农业投资导向目录,指导企业开展农业对外投资[15]。建立完善农业企业“走出去”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境外投资企业的监管,规范“走出去”经营秩序;鼓励企业参加境外中资企业商会,完善信用担保、海外农业直接投资、保险及法律援助等制度。
3.5.3 充分发挥云南的区位和生态资源优势 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打造花卉、蔬菜、水果、咖啡、茶叶、核桃、食用菌、生物医药等绿色生态农产品出口基地,积极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形成外向型经济体系。
3.5.4 支持搭建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平台 建设外向型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区域性农产品进出口加工基地等农业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种质资源、技术及人才。搭建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平台,参与国际农业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3.6.1 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通过制定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
3.6.2 建立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制度 加大对农业生产区域内废气、废水、废渣、乡村生活污水灌溉以及农药化肥对农业生产环境影响的监测力度,确保农业生产环境不受污染,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
3.6.3 积极开展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加强农村垃圾系统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和秸秆综合利用,加强生物质资源有机肥利用、栽培基质化利用、饲料化利用,引导与示范相结合,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3.6.4 大力支持发展循环农业 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能和循环农业技术,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等新型生产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