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2019-01-06 08:18:41刘芳生罗昭海张冬初陈万峰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狂犬病毒疱疹病毒狂犬病

刘芳生 罗昭海 张冬初 陈万峰

(湖南省浏阳市关口街道办事处 410300)

猪伪狂犬病毒的主要宿主是猪,猪也是猪伪狂犬病毒感染后可以存活的唯一物种。目前猪伪狂犬病在全球广泛分布,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疾病本身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为防止猪伪狂犬病毒的扩散而限制流通及其对贸易的影响。下面笔者就近年来猪伪狂犬病的研究情况和大家作一下介绍,希望能增强养猪户对猪伪狂犬病的认识。

1 病原学

猪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甲疱疹病毒亚科,其中猪伪狂犬病毒的蛋白质序列与牛疱疹病毒、马疱疹病毒和水痘病毒的同源性很高,因此,将其归属于疱疹病毒科甲疱疹病毒亚科。猪伪狂犬病毒具有疱疹病毒的典型结构,呈球形或椭球形,全病毒的直径介于150~180nm,由含基因组的核蛋白核心、二十面体核衣壳(其中包括162 个壳粒)、蛋白壳皮和来源于含病毒编码糖蛋白细胞膜的脂质双层膜组成。

毒力决定性蛋白可以分为病毒膜糖蛋白、病毒编码酶和非必需衣壳蛋白。病毒编码酶参与核酸代谢,是病毒毒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其活性的减弱会导致病毒致弱。除非必需衣壳蛋白gE 也会导致猪伪狂犬病毒株毒力的显著下降。糖蛋白gE 在猪伪狂犬病毒对神经系统(包括三叉神经和嗅觉通路) 的侵入中起关键作用,去除糖蛋白gE,猪伪狂犬病毒就不能侵入神经系统。

2 流行情况

目前猪伪狂犬病遍布世界各养猪国家,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猪伪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是猪,但猪伪狂犬病毒也可以感染牛、绵羊、犬、猫、狐狸、大鼠和野鼠。对于非猪类的其他物种,感染猪伪狂犬病毒是致死性的,无恢复的可能性。野猪和家猪一样易受猪伪狂犬病毒的攻击,猪伪狂犬病毒在野猪群中的循环传播不依赖于家猪。因此,可以认为野猪是猪伪狂犬病毒潜在的贮存宿主和家猪的传染源。

猪伪狂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取决于猪的年龄,仔猪和青年猪的危险性最高。猪伪狂犬病毒主要通过鼻与鼻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传染性不是太强,猪场内的猪只感染后,并不是猪场内的所有猪只都会感染,猪只的感染率一般为10%~50%。同一群体的感染率决定于猪只之间接触的概率,在同一猪舍内的感染率很高,但不同猪舍之间的感染率比较低。感染猪伪狂犬病毒8~17d 后,能从鼻拭子分离到病毒,最大病毒滴度为每个拭子105.8~108.3DCID50。感染猪伪狂犬病毒18~25d后能从口咽腔拭子分离到病毒,最大病毒滴度为每个拭子106DCID50。在病毒排毒的高峰期每只猪24h 内向空气中排出105.3DCID50。感染猪伪狂犬病毒12d 后,可以从阴道和包皮分泌物中检测到病毒,而感染2~3d 后可出奶中检测出。病毒有时也可以出猪尿液中检出,但在猪粪便中检测不出。

3 病理变化

猪伪狂犬病的病理变化为病猪的器官组织均呈灶性坏死。肺部病变有坏死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泡炎,支气管周黏液腺上皮坏死。肺脏病变常波及结缔组织和内皮,因而常见有出血和纤维蛋白渗出。气道的病变一般呈斑疤状,急性病变邻近区域纤维化后愈合。核内包涵体常见于呼吸道的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以及脱落至肺泡内的细胞。肝脏和脾脏一般有散在百色小坏死灶。

这类病变最常见于缺乏被动免疫的幼龄猪,新流产的母猪可见子宫内膜炎,子宫壁增厚及水肿。流产或分娩时可见坏疽性胎盘炎,胎儿流产。同窝内的仔猪可能会出现部分仔猪正常,另一部分虚弱或出生时死亡。感染胎儿或新生猪的肝脏和脾脏一般有坏死灶,肺脏和扁桃体有出血性坏死灶。

4 临床表现

猪伪狂犬病毒的潜伏期为1~11d,一般为2~6d,仔猪的潜伏期比成年猪短。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猪只的年龄、感染途径、感染毒株的毒力和猪只的免疫情况。仔猪属于高度易感,初生仔猪感染猪伪狂犬病毒表现为发热,体温可升高到41℃。精神倦怠,采食下降。有些仔猪表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震颤,唾液分泌增多,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逐渐再发展为角弓反张,有时会突然发作癫痫。有的病猪因呼吸困难而呈犬坐式,有的转圈或侧卧做划水运动,病仔猪一般在出现症状24~36h 后死亡。

生长猪、育肥猪感染猪伪狂犬病毒的临床表现为呼吸症状,但无继细菌感染时,死亡率较低,为1%~2%。一般感染3~6d 后出现临床症状,体温可升高到41~42℃,精神沉郁,厌食,轻度至重度呼吸症状,伴有打喷嚏和鼻分泌物的鼻炎可发展为肺炎。猪伪狂犬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导致胎儿死亡。妊娠母猪流产是感染猪伪狂犬病毒的早期症状,表现为流产、死胎和或虚弱仔猪。

5 诊断措施

猪伪狂犬病诊断需要综合病猪群的临床症状和解剖病理特征变化,先做疾病的初步诊断。一般猪伪狂犬病的特征会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下降。此外,通过实验室诊断来确诊猪伪狂犬病毒是必要的,从病猪口咽腔、鼻液或扁桃体组织中检测猪伪狂犬病毒来进行确诊,可以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验证分泌液和组织样品中是否存在猪伪狂犬病毒基因组。

杨清荣 [1]等报道过一例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分析,云南某猪场1月份时发现怀孕母猪流产数量增多,且多产木乃伊胎儿。通过采集流产胎儿脾脏、肺脏、肾脏、淋巴结等组织器官进行猪伪狂犬病毒核酸检测,采集母猪血清、全血进行猪伪狂犬野毒感染gI 抗体检测。诊断结果是木乃伊胎儿病原核酸检测为猪伪狂犬病毒核酸阳性,母猪血清伪狂犬野毒感染感染gI 抗体阳性,最终确诊引起该场母猪流产和产木乃伊胎增多的病因是猪伪狂犬病毒感染所致。

6 防治措施

6.1 疫苗防治

对发病猪群可以采取紧急免疫接种。建议对成年猪肌注免疫伪狂犬病活疫苗,所有10日龄内仔猪喷鼻免疫一头份,10日龄以上哺乳仔猪及保育猪全部肌注免疫一头份。林鸷等[2]报道过猪伪狂犬病的治疗措施,发病后应立即对猪舍进行封锁,将病猪隔离。受威胁的猪群要紧急接种伪狂犬病疫苗,发病猪群除了紧急接种疫苗,还要使用转移因子和免疫球蛋白进行辅助治疗。此外,为防止潜伏感染,疫情得到控制后仍需加强免疫,尤其是妊娠母猪,每隔6个月免疫1 次,产前3个月需加强免疫1 次。

6.2 药物防治

猪场可使用中兽药来增强病猪的抗病毒能力,目前猪场抗病毒的中兽药有黄芪多糖、板蓝根、扶正解毒散。建议发病母猪肌注头孢噻呋钠和黄芪多糖注射液,以增强病猪的抗病毒能力和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张亚兵 [3]建议患病断奶仔猪可以腹腔注射猪伪狂犬病病毒高免血清进行治疗,1 次注射约30ml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高烧不退的患猪可以肌注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一次使用剂量为0.04ml/kg,每天使用1 次,连续使用2~3d。

6.3 生物安全

鼠类是猪伪狂犬病的重要传染源之一,所以猪场必须做好灭鼠相关工作。对发病母猪立即与假定健康母猪分开隔离,对无治疗价值的仔猪应立即淘汰。对猪伪狂犬病毒有效的消毒剂包括石炭酸、5%苯酚、2%氢氧化钠、碘化磷酸钠和氯苯双胍己烷溶液。季铵盐复合物、次氯酸盐及其他各种类种消毒剂在有机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杀毒效果会明显降低。猪场进行大规模消毒时可以采用比较便宜的消毒剂,如氯化钙乳液、氯化铵、1%甲醛、2%氢氧化钠。修雪玲 [4]建议猪场要定期使用2%氢氧化钠溶液对饲养用具、圈舍及四周环境进行消毒,清出的粪便必须采取发酵处理。

猜你喜欢
狂犬病毒疱疹病毒狂犬病
打败狂犬病
荔枝草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研究
中成药(2018年4期)2018-04-26 07:13:03
Kedrion公司和Kamada公司研发的Kedrab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溶瘤单纯疱疹病毒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癌症进展(2016年8期)2016-08-22 11:22:04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藏犬狂犬病的防治体会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5
狂犬病毒河南分离株G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13
狂犬病毒糖蛋白重组的新城疫病毒诱导人胃癌SGC细胞自噬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野鸡冠花子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