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永
(河北省承德县农业农村局 067400)
鸡球虫病是由肠道内寄生性原虫引起的,此病是一种或多种球虫寄生于鸡肠黏膜上皮细胞引起的流行性疾病,这种疾病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尤其是4~6 周龄的雏鸡。该病常发生于雨水较多、湿度较大、温度较高的夏季,具有典型的季节性。此病分布广泛,影响严重,鸡一旦患此病很容易诱发其他疾病。即使病鸡最后痊愈,也会造成后期生长缓慢,影响产蛋率,给广大养鸡养殖户带来很大不便,一定程度上影响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鸡幼虫病的宿主是鸡,鸡幼虫的发育主要分为3 个阶段,首先是在寄生部位进行无性繁殖,接着在宿主上皮细胞以有性生殖的方式进行雌雄配体,雌雄配体后形成合子;最后,合子在24~48h 内发育成卵囊,卵囊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且感染性较强,可以分布在土壤、水、饲料、空气等中,成为鸡球虫的传播者。鸡幼虫病又分为急性的和慢性的。
急性鸡虫病主要发生在幼鸡身上,发病初期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闭目不动、生长缓慢及羽毛凌乱等症状,开始拉褐色稀便,后期为完全便血。同时幼鸡的泄殖腔周围被粪便粘连,若病情继续恶化,会出现鸡冠和可视黏膜苍白、翅膀下垂等情况,同时还会伴随两腿抽搐、贫血、幼鸡粪便中含血等症状,饮食上饮水量增大,甚至还回出现血痢,直至病鸡死亡,死亡率高达50%~80%。发病周期短则几天,长则15~20d。
慢性鸡虫病常发生在成年鸡或5 个月龄左右的鸡身上。患病鸡不会出现死亡情况,但会出现下痢、消瘦,甚至便血的情况,鸡的足和翅膀轻瘫,成年鸡产蛋率下降,且患慢性幼虫病的鸡会间歇性腹泻。相比急性鸡虫病,慢性鸡虫病的发病周期长一些,短则几周,长则数月之久。
对患此病死亡的鸡进行解剖,可以看到嗉囊中充满积液,小肠明显肿大,呈深棕色或暗红色,盲肠黏膜出血性坏死,浆膜层有出血点间染,紫色的,针尖大小,肠内充满血样内容物。其他病变在病死鸡解剖过程中未发现。
实验室检查可以作出初步诊断,具体确诊可以进行实验室检测。
第一步:采集患病鸡的肠道黏液做成图片,经生理盐水调匀后,盖上载玻片进行镜检,镜检可看到大量球星裂殖体的存在。
第二步:采集患病鸡的少量血便,用10 倍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并搅拌均匀,使用60 目的铜筛进行过滤,放置水平处静置15min 后,用金属纹圈蘸取上层液膜,使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发现大量球虫卵囊。
2.1.1 加强对饲料、饮水的管理
保证幼鸡食用饲料的质量,营养要丰富,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一定要达到标准,由于青绿色饲料中的麸皮和碳酸钙有利于球虫生长,因此,还要保证幼鸡食用的青绿饲料用量,在球虫病发病期,应禁止食用麸皮和碳酸钙。同时要保证饲料、饲料盛放器皿及饮用水的卫生,清除饲养环境中蝇类、鼠类等细菌传播比较严重的传播媒介。另外,还要保证鸡舍卫生,对鸡舍要定期做消毒处理,鸡舍中的垃圾、粪便等要及时清理干净。消毒时采用火焰消毒法比较有效,对鸡的饲料盛放器皿进行消毒时可以使用热碱水或开水。
2.1.2 加强引种防疫管理,保持鸡舍环境卫生
在进行鸡的引种时,需要加强防疫方面的检验,防止引入病原体,同时鸡舍还要保证定期通风,保证鸡舍干燥、卫生清洁,减少鸡群因应激因素而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在易感染阶段,尤其是幼鸡易感染龄阶段,以及在夏季高温高湿度此病流程阶段,在鸡饮水中药加入抗球虫药物,预防此疾病发生。另外,在养鸡过程中,要加强球虫疫苗接种,活球虫卵囊制成的疫苗预防本病效果较好。一般在雏鸡5日龄时进行第一次免疫,在7~8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免疫期间不能使用含有抗幼虫病的水和药物。
当前,能治疗鸡球虫病的药物主要有3 类,分别为化学合成药物、中草药制剂及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等。
2.2.1 化学合成药物
常用的主要有百球消、球痢灵、喹啉类及呋喃唑酮等。
2.2.2 中草药制剂
常见的有五草汤、驱球净及青蒿等。这类药物大多由中草药提取、浓缩及精制而得,具有杀虫、止血及驱虫等功效。
2.2.3 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
常见的主要有盐霉素、莫能菌素、海南霉素及拉沙里菌素等。
由于幼鸡体弱、抵抗力较差,极易患各种疾病,且有很多疾病的症状与鸡球虫病的症状非常相似,所以要对鸡是否患有球虫病进行进一步的确定,常见诊断方法主要有实验室诊断法、解剖诊断法等,诊断后要对诊断结果认真分析,若确定幼鸡患有球虫病,一定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以防此疾病传染至其他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