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辉
(河北省三河市农业农村局 065200)
近几年来,国内养猪集约化水平有所提升,但其猪病渐渐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在当前养殖行业中,猪疫病是影响最终品质、产量、效益与环保等方面的重要因素。在整个养猪行业中,猪病的不断发生使猪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有所降低,整体损失增加,因此,疫病防治迫在眉睫。
当前猪病中,最为常见的是混合感染性型,并且有增加的趋势。该类疾病指的是,不同猪病以混合形式出现,如猪肺疫混合气喘混合细菌病害等。这种类型的疾病在增多的同时也会使病原变得多样化,最终其疾病症状会越来越复杂。
当前疫苗与抗生素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治疫病,但只要使用不按照规定进行,必将使抗原特征等方面出现变化。病原的变异可能会使病毒的威力变弱,但也有可能会让病原的威力增强,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变异,或出现隐性感染等。
在猪的整个免疫系统中有很多病原作用在其免疫器官之上,如蓝耳病或者是支原体肺炎等细菌性的病原体或者是黄曲霉素等。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猪的免疫功能,使猪抵抗力变得越来越弱,由此极易感染各种猪病。
由于免疫程度的降低使得细菌性感染不断增加,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等,使防疫工作困难重重。除此之外,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也会使耐药菌株增多,耐药性增强使猪病诊治变得越来越困难。另外,养猪场的环境卫生状况一旦变差,各项饲养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使猪病发病率增加,提升猪的死亡率,这样也就无法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在经营养猪场的时候必须要明确当前猪病流行特点,充分认识到其形势的严峻性,再以实际情况作为基础,依照动物防疫与兽药管理的法律规范制定出可行性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经营各管理环节的重视,如猪种选择、疫病防治、病猪隔离措施与药品使用等。始终实施严格的防疫与控制制度,适量合理用药。
在进行养猪经营过程中,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坚持先进的饲养理念,积极改善猪场环境卫生,提升卫生条件,确保饲料营养程度。在整个饲养环节都要坚持致病因子的预防,让整个猪场始终保持基本的通风和温度,以保证猪群健康,由此提升猪免疫力[1]。最后还需要制定科学的饲养制度和疾病预防机制,以此对其具体管理工作加强指导。
整个猪场还需要构建科学的疾病监测机制,尤其是对种猪来说,需要积极开展检疫工作,坚决不能将带有病毒和隐性细菌的种猪引进来;另外最好每一个季度都能实施一次体验,半年实施一次疫病监测。在这整个过程中需要对一些流行性疾病加强监测[2],如蓝耳病、猪瘟或流感等。科学监测,及时将一些带有病毒和隐性细菌的猪进行隔离消毒。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以此降低损失,确保猪的健康。
在实施综合防治时应将预防作为重点,防范重于治疗。除此之外,还要及时依照养猪场的实际情况和疫病防治接种规范选择合适的疫苗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必须依照实际操作规范保证接种程序化和规范化。要适当使用抗生素,最大程度上预防细菌性疾病。对于一些寄生虫疾病的防治还需要提前制定出合理地驱虫措施,并合理应用药物,注意定期更换药物,防止猪群对其产生抗药性。
要严格遵守规定的消毒流程,尤其是当一批猪出栏之后,要及时对其圈舍进行清理,注意对粪便实施发酵处理,并消灭病原体。损坏的设施设备要及时进行修理和更换。等圈舍干净干燥之后,还需要使用消毒液对其实施交叉性消毒,再空置7d以上才能引进下一批猪群。
猪病的防疫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系统性工程,在这之中要始终坚持科学的经营和管理,彼此之间相互配合,以此实现有效防治,以保证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