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视野下武威市休闲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2019-01-06 06:16宁银苹
甘肃农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武威市武威民俗文化

宁银苹

中共武威市委党校,甘肃 武威 733000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建设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而休闲农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美丽乡村的建设。武威市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近年来深入挖掘山水生态、农耕文化、农事体验,着力打造田园观光、农家乐、民俗风情、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模式,突出“土气、老气、生气、朝气”的特点,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武威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农业基础条件分析

武威作为内陆地区的农业大市,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国内少有的无污染农业生态区,加之病虫危害小,被公认为是中国最佳酿酒葡萄产区之一,也被环境监测部门评定为“理想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近年来,武威市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农业正在向产业化、机械化、标准化和科技化迈进,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武威作为丝绸重镇,五凉文化、汉唐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俗地域文化交织灿烂。境内原始森林、雪山冰川、广阔草原应有尽有。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得武威具备资源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及产业特色,而这些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农村,使得武威具备了构建休闲农业的基础。

(三)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近年来,武威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明显的改善。从发展趋势来看,旅游业作为一种绿色消费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武威作为生态脆弱的农业大市,发展休闲农业,加强生态保护,更是对于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好实践。从发展环境来看,随着旅游投资逐年增长,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大环境正在形成。

(四)政策支持条件分析

2015年农业部联合财政部等11个部门印发《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2018年武威市编制了《武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制定了《武威市田园综合体建设基本要求》《武威市休闲农庄建设规范(试行)》《武威市旅游特色小镇实施与服务规范(试行)》等八项行业规范。随着国家和省市多个层面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政策体系框架的构建,武威市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的乡村经济发展大环境正在形成。

二、武威市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典型案例分析——天堂镇天堂村

素有“雪域明珠,魅力天堂”之美誉的天堂镇,位于丝绸古道、甘青两省交界处,因千年古刹——天堂寺而得名。天堂镇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着力将该地区生态民俗旅游作为特色主导产业,精心打造藏传佛教文化、丹霞地貌、峡谷景观、民俗风情四大旅游品牌,积极融入甘青两省大“旅游圈”,并将乡村旅游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推动公共服务向乡村旅游延伸,深入推进旅游精准扶贫,加快开发民俗文化体验、乡村土特产品、农家特色餐饮、农牧业观光等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旅游业已提升为多元富民的扶贫产业。目前,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在天堂镇蓬勃发展,其中以天堂村为主的农家乐早已树立为全镇乃至全县乡村旅游的样板和标杆。天堂镇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等称号。

(一)特色产业富民

天堂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产业,重点以红提葡萄、蔬菜和食用菌等为主。同时着力加大小黑麦、甜燕麦等优质牧草推广种植力度。先后建成油菜杂交制种基地、果蔬日光温室生产基地、马铃薯全膜垄作栽培和中药材种植为主的旱作农业生产基地、以优质牧草为主的万亩饲草料生产基地。养殖结构实现了由分散向规模转变,使得农业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

(二)民俗文化惠民

天堂镇依托藏族、土族文化为重点,利用甘、青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民俗文化展览馆,集中展览水磨、酒坊等天祝藏、土、蒙等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品以及民族服饰、佛教刺绣、唐卡等。同时组织本土的民间艺人,为游客表演当地的藏歌、藏舞、酒曲、花儿、则柔等充满华锐地域特色的民族文艺节目,使游客能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在政府的主导下,民俗文化的亲和力与佛教文化的神秘感是天堂镇旅游的重要特色,这既为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也让农民群众走上致富路。

(三)提升乡风村貌

天堂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重点从传承民族文化,培育特色产业,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发力,通过太阳能安装、改水改厕、巷道硬化等改善,提高农家乐接待条件。同时,以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为契机,推进了村寨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厕所、垃圾集中处理等设施建设。

三、美丽乡村视野下武威市休闲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践行生态文明

绿色是乡村的底色,生态是乡村的优势。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建设总体布局,要注重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协调,特别是要保护其文化资源,保持武威乡村文化本色,在提升居民居住环境水平的同时,保护其文化生态本色。

(二)突出地域特色

差异化和特色化经营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当中,要着力打造五凉文化、西夏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峡谷景观、民俗风情等板块;在田园农业、民俗风情、农家乐、休闲度假等模式当中,鼓励经营主体挖掘传承当地特色民间民俗文化、乡土风情、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等,并通过旅游景观或项目体现出来,使之实现在挖掘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

(三)加大政策联动

国家金融部门要联合银行机构与企业构建互惠互助的平台,鼓励担保机构投入更多的资金进一步地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对经营的后续提供保障。在品牌创建上,面上继续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线上重点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推介,点上继续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打造集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实现高度聚集。

(四)提升服务质量

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厕所、住宿、餐饮、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入手,结合武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开发和打造特色品牌。在引进人才的方面要更侧重于懂得将农业发展与经济实际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当地的有经验的干部也要多任用多提拔。同时,加强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培训,规范服务礼仪与服务流程,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塑造规范专业、热情主动的旅游服务形象。让游客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文明乡愁。

猜你喜欢
武威市武威民俗文化
武威市成功创办首家肉牛种畜禽场
重任在肩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小刺猬的秘密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莫道武威是边城,文物前贤启后生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三套车”:武威人的骄傲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