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19-01-06 06:16李华芸
甘肃农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天祝绿色生态

李华芸

中共天祝县委党校,甘肃 天祝 733299

一、天祝县生态建设现状

(一)实施易地搬迁,推动生态好转

2011年以来,天祝县积极响应武威市委实施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的决定,先后搬迁群众1.57万户6.6万人,生态移民工程使6万多移民彻底告别了恶劣的生存环境,减轻了人为活动对祁连山保护区的影响。迁出区累计退出土地76.6万亩,增加恢复生态用地面积达69.27万亩,有效恢复水源涵养林5.2万亩,并在移民迁出区完成人工造林8 404亩,封山育林12 000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1 082亩,通道(道路)绿化23.3km,迁出区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人地矛盾、草畜矛盾得到有效缓解,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二)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原绿色有机蔬菜,规范发展现代舍饲养殖,拓展提升中药材、藜麦、食用菌、白牦牛等特色种养业,绿色有机蔬菜收入占农牧民群众人均收入的45.7%,养殖业收入占27.6%,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发展生态旅游,启动建设乌鞘岭大景区、天堂大景区、松山古城大景区、华藏大景区,抢抓天梯山大景区建设机遇,推动周边乡镇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以县城华藏寺和凉州区为出发点的五条旅游精品线路,构建了全域旅游发展基本框架。三是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14.84:46.14:39.02调整为19.25:26.67:54.08,第一产业比重提高4.4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9.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5.0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主体作用越来越明显,与过去相比,一二三产业的比值分配更趋于合理。

(三)坚持生态优先,全面推进全域生态建设

一是扎实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制定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奖励、督查考评等办法,完善工作机制,高质量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基本实现了县域内无陈年垃圾堆放。二是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日常经费纳入县级财政予以保障,全县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投入从2015年底6.9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4.03亿元。完成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659户,营造安置区、迁出区防护林网造林2.4万亩,绿化移民安置点1万m2,完成矿山恢复治理84处,复绿废旧宅基地1.5万亩,完成水流域水土保持治理面积210.28km2,保护水源地55处。三是实施国土绿化倍增行动。推进城镇绿化、农村社区绿化、景区(点)绿化、通道绿化等八大行动,2019年完成造林4.6万亩、封山育林6.7万亩、义务植树100万株,建成2 000m2以上的森林小游园28个,森林覆盖率34.26%;县城建成区绿化面积累计达98.44万m2,绿地率达到19.18%。四是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拆临危、治脏乱、抓四化、提形象”为内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累计拆除临违建筑98.95万m2、残垣断壁70.12万m、复垦废旧宅基地1.13万亩,改善了村庄面貌,扩大了公共空间,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三、天祝县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面临的困境

天祝县是甘肃省1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气候冷凉,自然灾害多发,群众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种养品种较为单一,经营方式比较粗放,在基础设施、村庄面貌、人均收入、生活水平等方面与川原区乡村的差距明显,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面临诸多困境。

(一)县域经济转型压力大

天祝县境内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 390km2,占国土面积的61.4%;连城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543km2,占国土面积的7.6%;松山军事训练用地70km2,占国土面积的0.97%,全县近70%的土地属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域。按照国家和省上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天祝县整体为限制开发区,其中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全部划为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脆弱,可利用土地少,供需矛盾突出,历史遗留问题多,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对祁连山区域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变生态压力为生态优势,倒逼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任务紧迫繁重,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压力很大。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天祝县基础设施欠账多,尤其是生态保护建设比较滞后,保护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路网结构不完善,没有形成互联互通格局;水资源利用率低,现有水利工程调蓄功能弱;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生态监测研究等设施设备缺乏,监管手段落后;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尚不完备;现有的科技设备和基础设施不足以支撑县域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比如:由于缺乏系统的排水设施,更谈不上雨污分流,导致生活污水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农村以煤和柴作为家庭能源的比例还很大,电子污染成为新的污染源,所有这些都制约着全县绿色发展的进程。

(三)产业发展乏力

近年来天祝县认真规划并大力发展牛、羊、菜、菌、药、藜六大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了以高原绿色有机蔬菜、食用菌、藜麦、中药材和舍饲养殖为重点的产业格局,县内也涌现了一批骨干企业,但受长期以来短缺经济和重复建设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鲜明个性,产品、产业结构趋同,农畜产品加工水平低,市场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都十分有限,支柱产业对县域经济的拉动力不强,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传统动能转型升级缓慢,新兴产业培育不力,发展后劲不足。

(四)财政支撑能力薄弱

天祝县经济总量小,扶贫任务重,财政压力大,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撑能力十分薄弱。从2018年统计数据看,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大部分都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小康综合实现程度低,仅为79.26%,而且不平衡,发展仍然依靠投资拉动;科研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仅占GDP的1.06%,与全省2%的要求差距还很大。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低,影响了县域经济质和量的提升。

(五)生态文明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还不强,一些部门、乡镇和企业仍然存在重经济、轻环保的思想,习惯于依靠资源消耗追求快速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尚未形成自觉,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干部和群众对环保知识普遍缺乏,生态保护的参与度、践行度差,只要不影响到自身利益,即使周边出现了生态问题也消极对待,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持不主动、不热衷的态度,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工作完全依靠政府行政命令来推进。生活中存在大量舌尖上的浪费、手头上的浪费、习惯上的浪费等不良现象,自觉抵制一次性塑料用具,使用环保制品的意识还很欠缺,“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尚未形成。

三、对推进天祝县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思考

(一)加快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在整改整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问题,高标准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基础上,争取项目投资,积极开展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推进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尤其要利用好视频监管系统建设和道路新建、养护、改造、亮化工程,加快道路、通信设施建设,配备足够的监测设备,改变目前人工徒步或摩托车巡逻为主的监管现状,以适应生态保护和管理的需要。继续争取垃圾处理、旱厕改造、污水处理等环保项目,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

结合该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和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减少传统农牧业对自然资源的压力,适度发展民族文化、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产业,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绿色产品,建设一批特色产业示范村、示范户,促进县域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均衡可持续发展。比如在打造生态畜牧业方面可考虑建牦牛养殖基地、牦牛肉深加工厂、牦皮产品深加工厂,借力开发天祝白牦牛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组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进一步集中成片改良牦牛品质,扩大改良牛群,使得天祝白牦牛产业链向纵深方向延长,提升地方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科技效益,全力打造生态畜牧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在高原特色生物产业方面,可考虑结合该县菌类和中药材种植,加大技术引进和研发力度,延长产业链,开发中藏药材深加工试点,通过高原特色生物产业的发展促进农牧业由粗放、分散、低附加的传统发展方式,向绿色循环、集约经营方面转变。在生态旅游业方面,可考虑推进生态体验旅游,打造一批旅游特色小镇,构建几条精品旅游路线,开发多种生态旅游产品,对促进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三)探索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生态问题,更涉及到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因此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综合性立体化的体制机制。可探索建立社区共管和参与机制,根据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定位,明确保护区周边居民的生活生产边界,并在征求保护区管理机构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特许经营管理、生态旅游管理、社会参与等相关管理办法和标准,通过签订合作保护协议等方式,共同保护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自然资源。健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机制,充分分析山水林田湖草所构成的景观格局特征和形成机制,比较生态要素不同配置格局下的生态服务价值和环境成本效益,不断优化格局,提升服务功能。打破各自为战、要素分割、局地效果较好但整体效应弱的困境。健全资源开发管控和有序退出机制,充分挖掘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和生态文化特色,在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有序退出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设计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方案,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实现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双提升。

(四)促进全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基础性和底线性任务,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的做法,强化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优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真正把绿色发展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把生态环境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引导、鼓励广大干部和群众充分意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意识到天祝县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从而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科学理念,营造全社会关心生态、支持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天祝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生态养生”娱晚年
天祝藏族服饰特征和保护
民族地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路径——以天祝县为例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简论天祝方言亲属称谓词
生态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