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省“五水共治”举措的持续推进,以及畜牧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生猪存栏200至300头的小规模生猪养殖场必需进行转型升级,但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转型升级困难。笔者选取玉环市一家生猪存栏200头的小规模养殖场作为实例,探索小规模生猪养殖场美丽牧场改造提升要点。
玉环市保友果蔬种植农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玉城街道西溪社区,是以畜牧业与种植业相结合综合经营的农业企业。养殖场所在区域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养殖场始建于2009年,总占地面积150亩,实际养殖面积仅3亩,种植面积147亩,总建筑面积630 m2,其中猪舍430 m2,生活区、办公住宿及加工房建筑面积200 m2。生猪存栏200余头。
2.1合理布局
2.1.1区域设置 对该养殖场生产区、办公区混合的现状进行改造。用围墙隔离,设立生产区、办公室、消毒室、兽医室、隔离室、粪污处理场所等,并贴上示意牌。
2.1.2道路硬化 对该场区内的主要道路实现硬化,使其无坑洼积水,生产区净道与污道分开。场内采用排污管外接,每2间猪舍设立一个小型沉淀池并加盖,方便清理淤堵。
2.1.3封闭饲养 养殖场四周建立围墙,门口设立消毒池,采用双边斜坡模式,最大深度在30 cm。
2.2绿化美化
2.2.1围墙粉刷 采用绿色涂料,对全场围墙粉刷,使其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绿色循环理念。
2.2.2绿植选取 该场四周采取种植“夹竹桃”使其形成绿色隔离带。“夹竹桃”有抗灰尘、抗毒物和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能力,且比较经济实惠。办公区入口,适量摆放景观绿植,使养殖场整体呈现绿色协调。
2.2.3场区清洁 确保场区清洁卫生,粪尿及时清理,不见暴露的粪便、病死动物,可视范围内无长期堆放的杂物、废弃包装物,配足垃圾箱。
2.3技术措施
2.3.1全场采用节水式饮水设备,采用农场种植的蔬菜及饲料混合饲养,提高猪肉品质。
2.3.2污水处理 猪粪采用干湿分离、堆肥发酵,污水则采用雨污分流,三格式化粪池处理,用于农场果蔬种植。
2.3.3无害化处理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由第三方统一收集,运送至温岭绿能公司无害化处理。
2.3.4在线监控 在养殖场大门、生产区、粪污处理场所设置监控,接入市环保局、市畜牧兽医局监控平台。
2.3.5制度完善 要求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安全生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置、粪污处理等管理制度上墙,并建立台账资料备查。
玉环保友果蔬种植农场“美丽牧场”改造项目整体投入资金在18万元左右,通过合理规划、改造,控制投入成本,达到省级美丽牧场标准要求,为玉环市小规模生猪养殖场的转型升级树立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