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嵩
(梨树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吉林梨树136500)
梨树镇黑土面积较大,具有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营养丰富的特点,是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梨树县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区和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保护好这块黑土地,不仅关系到梨树的自身发展,还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
一是土壤有机质逐年下降,在几次开展的大规模土壤普查中,每公斤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每年都在递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不断下降,直接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土壤板结、耕层变浅、犁底层变硬;二是土壤物理性状明显恶化。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土壤抗性减弱,作物苗期肥害、药害现象和作物后期脱肥现象每年都有发生,这也是作物生长旺季降水次数和降水量较少时,容易出现干旱现象的主要原因,而在短期内降水次数多和降雨量较大时,容易产生垄沟径流,造成水分和养分流失,是导致雨水和肥料利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三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主要在水沟旁的黑土地,每年在汛期中,尤其降急暴雨时,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据调查了解,种植玉米公顷平均用肥已突破了吨肥数量,而在10年前这个数字还是半吨左右,平均每公顷土地每年增加将近100斤。在调查刘家馆、靠山、沈洋等沙土地带时,绝大数农户还采用“底肥+追肥”的施肥方式。在多数农民看来,只有多施肥才能多产粮。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土壤结构恶化、板结,同时还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等。
利用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积造农家肥、依靠农家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种地养地,是传承了数千年的农业生态规律。但随着科技进步和土地分散经营的长久不变,这一规律开始逐渐淡出农民的视野。
近几年来,由于处理成本较高、缺乏正确引导、年龄的老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原因,不少农户采用焚烧的办法处理农田秸秆,对黑土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研究表明,农作物的秸秆不仅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脂肪、磷、钾营养成分和多种微量元素,在田间直接焚烧秸秆,仅能利用部分钾,大部分养分全部损失,同时焚烧秸秆能直接烧死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土壤的碱性也会提高,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还造成了环境及空气污染。
对保护黑土地缺少资金投入,缺少政策支撑,缺少补贴机制。实施有机质提升计划,农户施用农家肥按2~3方计,仅运输成本就需要70~100元,如没有财政资金的投入,根本难以调动农民种地养地的积极性。政府应制定基本农田地力分等定级办法,并建立档案等,根据土地不同等级,制定相应的黑土地保护办法,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据调查了解,黑土地应采取培肥、耕作方式、高标准粮田建设、严禁焚烧秸秆相结合的方式方法,通过增施有机肥和化肥平衡施用、秸秆还田、深松、深翻、大垄双行休耕轮作、少耕、免耕等方面综合保护性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质量。加快制定黑土地保护规划坚持控制数量与保护质量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合作社主体相结合,把保护黑土地纳入梨树县经济发展战略体系,根据土地退化等级,建立相应农田地力档案,根据相应地力建立保护黑土地的机制和方法,城边规划建设尽量避开黑土地农田保护区。
农家肥是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以及作物所需要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具有肥效持久而且稳定,提高玉米品质有效改良土壤等方面特点,是恢复和提高地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所以,要将积造农家肥纳入梨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去。
农业生产实践证明,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底肥和追肥结合施用才能培肥地力,才能增强土壤肥力,提高肥料经济效益,保证玉米稳产、高产且提高品质,防止土壤肥力减退,建议将科学平衡施肥作为保护黑土地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逐渐施用有机肥的同时,根据土壤性状、肥力等级、化肥性质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分不同土壤肥力、地力制定科学施肥技术要点,具体由基层农业站组织实施。
推广玉米高留茬和秸秆直接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玉米抗病、抗虫害、抗旱能力、提高单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入的根本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