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红
(任丘市农业农村局 河北 任丘 062550)
夏玉米一般指小麦收获后播种的玉米,且成熟收获后能及时播种小麦。在玉米品种选择上,应首先选用熟期相对较长的品种,其次选用耐密植、抗性强、适合机收的品种,如登海605、先玉335、纪元168、中科玉505等。选用新品种种植,必须经过审定,适合本地栽培。
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小麦收获后,应立即贴茬播种,播种期越早越好。以充分利用雨热同期和丰富的光温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特别是现在小麦机收,收后售粮,小麦一般晚收几天,抢时播种玉米,尤为重要,要尽量做到当天收麦当天播种玉米,墒情不足的地块可先播后再及时浇水,水量要小要匀,防止烂籽。
结合现在农业生产上省工、省时的要求,选择出芽率≥95%的包衣种子,用单粒播种机单粒播种,播种、施底肥一次性完成,种肥间隔8 cm上下,防止烧苗。要控制播种机速度,随播种亩施二铵12~15kg、尿素10~16 kg、钾肥15~20 kg,或复合肥25~30 kg。播种做到行距一致、深浅一致,实现一播全苗,苗齐、苗匀、苗壮,真正做到七分种三分管。
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又不增加投资、用工而实现高产的重要栽培措施。根据玉米品种特性及地力、肥水条件等,一般亩留苗3 500~4 500株,紧凑型耐密品种亩留苗4 500~5 200株。薄地宜稀,肥地宜密。种植方式:等行距种植,行距60 cm;大小行距种植,小行距40 cm,大行距80 cm。
4.1 苗期管理
4.1.1 化学除草。玉米播后苗前,在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可采用乙莠合剂或丁莠合剂等进行封闭土壤处理。也可在玉米苗后3~5叶期、杂草2~3叶时,选用硝磺草酮、莠去津、烟嘧磺隆复配剂型茎叶处理消除杂草。注意避免高温用药,要早晚喷药,不与有机磷农药混用,且间隔7~10 d,以防止产生药害,影响玉米苗期生长。
4.1.2 化控防倒。玉米7~11叶时,喷施金得乐玉米伴侣等生物调节剂进行化控,达到缩短基部1~3个节间,降低穗位,防止玉米倒伏的目的。
4.1.3 查苗、补苗和苗期追肥。对缺苗地块要及时查苗、补苗。未施底肥的地块,在玉米苗期要按指导底肥量补追化肥。
4.2 穗期管理
4.2.1 适时重施攻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25~30 kg,追后浇水或趁雨追施。
4.2.2 及时浇水排涝。在玉米穗期(抽雄前10 d到抽雄后20 d)为玉米需水临界期,此期应注意预防“卡脖旱”。此时遇高温、干旱及时浇水,防止授粉不良造成玉米穗秃尖、缺粒,影响产量。同期也正值雨季,地块积水应及时排水。
4.3 花粒期管理。①酌情追施攻粒肥。夏玉米灌浆期一般不追肥,以免造成贪青晚熟,如有缺肥现象,可追施尿素,用量控制在每亩5 kg以下。②旱浇涝排,玉米花粒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不能放松管理。
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应加强玉米的病虫测报工作,及时防除蓟马、二点委夜蛾、玉米螟、棉铃虫、粘虫、玉米蚜、大小斑病、瘤黑粉病、瑞典蝇等玉米病虫害。实行种子处理、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并与除草、化控相配合,减少用药次数和劳动强度。
根据成熟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晚收,以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夏玉米收获不早于9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