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新
(衡水学院外语系 河北 衡水 053000)
著名学者王守仁曾指出:“中国本土文化需要通过英语来实现‘全球化’,如果中国学者不能用英语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本土文化,文化对话可能成为自话自说,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听不到来自中国的声音。”在国外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其中不乏与中国文化相近的内容。因此,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是我们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农村有着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传统,如过大年贴对联、闲暇时间扭秧歌、踩高跷、唱戏等,这都是很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应该大力弘扬。毕业回乡的学生还可以创建读书社,把自己在学校里读到的书籍分享给广大农民,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同时还能在发展农村旅游产业时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来旅游交流,增进外国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建立友谊,推进世界和平。
但是研究表明,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够重视,课下的阅读量很少。这就需要英语专业教师对教学进行更新和创新,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上。的确,学生大都没有阅读的习惯,他们对手机更感兴趣,还有就是课余时间用于游戏、逛街的时间也很多。其实,他们正值大好青春年华,正是学习和大量阅读的好时节,无论是读英文原著,还是读中国名著,对他们都是百益而无一害。由此可以看到,提高学生英语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中国优秀文化素质,是当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要提高他们的文化鉴赏能力,进而去影响并带领更多的人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事物,这能更有效地提高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怎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真正的文化素质培养是教师应当考虑的首要问题。可以从修订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入手,选择合适的教材,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改革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已经颁布,教指委主任委员钟美荪指出,《国标》中已经明确规定:外语专业学科应以语言、文学为主体,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练外语语言技能、厚实外国语言文学知识和中国语言文学知识的人才。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当设立中外名著、中国典籍、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欣赏课程,使师生更多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用英语向世界更多展示中国独特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制定相应的督促和检查措施,比如计入学分、设立奖励制度等,同时要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课下有与他人交流阅读体会的机会,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使更多的学生热爱读书,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底蕴,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
教师不仅承担着英语专业教学的任务,同时担任着向学生传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教师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精通,就无法用恰当的英语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给学生。所以首先要在教研活动中开展读中外名著、交流阅读体会等活动,丰富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读书感受与交流。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注重学生心理的成长,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从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目的。做人要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这也是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作品的创作主线。在网络信息化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学生面临许许多多的心理压力,来自家长的,来自社会的,尤其是来自于就业的压力。教师需要耐心诱导学生不急不躁,积极面对现实,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好高骛远。农村也是大学生发挥自己才干的广阔天地,现代农村建设更需要优秀大学生。所以学生在学校要静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修养,多读圣贤书,以“养天地之正气”,这样才能真正为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更要多读书,用丰富的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并把这些文化中的精髓思想分享给学生,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相结合,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教学相长,以更好的提升自身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目前英语专业的学生只对外显的、易于量化的课业成绩十分重视,忽略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学习与欣赏。同时,大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苦难和挫折教育。让学生广泛阅读中外名著,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与书中的人物在心理上产生共鸣,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智慧和思维能力,这对学生心灵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提高学生的品味和文化素养。使学生在掌握英语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更具备中国文化的底蕴。通过让学生感受文字所表达的特定环境下的思想与观念,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应该兼容并举。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中国名著和英文名著,当然教师首先要自己阅读并掌握里面的精华,然后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推荐、介绍与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课下阅读。课下利用辅导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中英文化教学实践活动,给学生多补充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素材,同时指导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汉语经典名著,汲取中国文化中的精髓,渗透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有关做人做事的传统价值观,如“仁者爱人”、“与人为善”、“扶贫济困”等。这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化精神,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总之,英语教学要重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把他们培养成为热爱祖国、崇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通中外文化的一代新人。要让他们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他人积极合作,能脚踏实地做人做事,继承并把优秀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最终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