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林及用材林病害防治技术

2019-01-06 04:37:39李秀平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枝病叶丛枝

李秀平

(天津市宁河区森林植物检疫站 天津 宁河 301500)

1 烂皮病

1.1 危害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和枝条上,表现出干腐和枯梢两种类型。发病初期,皮部出现不规则隆起,随后隆起斑块渐渐失水,随之干缩下陷,甚至产生龟裂,病斑有明显黑褐色边缘。当病斑包围树干一周时,其以上部分枯死。皮层腐烂,纤维分离如麻状,容易与木质部剥离。有时木质部边材也变色。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针状小突起,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如果遇到雨水或空气湿度过大,黑色顶端会挤出乳白色浆状物,并逐渐变为橘黄色,此为病菌的孢子角。孢子角变干后形成细长的卷须。

1.2 防治方法

1.2.1 栽植时应选择适宜的土壤,选择抗病、抗冻、抗虫、抗日灼的树种,保护根系,注意在运输过程中采取措施尽量少失水,最好能够做到随起随栽,提高造林质量。

1.2.2 栽植后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抵抗病菌的侵入。合理整枝,修枝应选择在冬季进行,尽量避免雨季修枝并不留残桩。

1.2.3 对于杨树烂皮病发病较重、树木已枯死或濒临死亡的树木,应该及时进行伐除销毁。

1.2.4 发病较轻的树木,可对病斑进行刮涂,即用小刀或钉板将病部树皮纵向划破,划刻间距3~5mm,范围稍超越病斑,深达木质部,然后用毛刷涂抹所选择的药剂(树乐、10%碱水、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福美胂、843抗腐剂、百菌清、百菌敌等杀菌剂)。涂药后,再涂50~100mg/kg赤霉素,以利于伤口的愈合。

2 破腹病

2.1 症状。破腐病多发生在主干基部与中部,树皮发生纵向裂缝。长度自数厘米至1 m不等,大的裂缝宽度可达3 cm,木质部暴露。裂缝刚形成时明显的表现为机械伤,树木萌动后逐渐产生愈合组织,生长旺盛可完全愈合,但多数不能愈合,树液活动时不断从伤口流出红褐色臭液,破腹后木质部变红。

2.2 发病原因。冬季(冬季前后)2月或早春3月,一定低温条件下由于日夜温差急剧变化,韧皮部冻缩而引起的。树干冻裂的方向大部分集中在树干中下部。树干冻裂的方向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及南面,受阳光照射的时间长,温度较高,一旦夜间寒流袭击骤然变冷,日夜温差加大,冻裂就容易产生。成行树与孤立木重,幼树轻、大树重。生长健壮的树虽发病,但也容易愈合。

2.3 防治方法。①造林时要求适地适树,适当密植。②初冬与早春树干涂白,对破腹病有预防作用。

3 泡桐丛枝病

3.1 危害程度及为害状。一般发病率在30%~50%,严重地区高达80%以上,影响植株生长。是威胁泡桐的重要病害。泡桐从枝病是全株传染性病害。在枝干、花、根部均可表现出病状。

3.2 类型。①丛枝型: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抽生很多小枝,节间变短,叶序紊乱,病叶黄化,小而薄,有明脉状和皱叶状,冬季小枝不脱落,呈扫帚状,发病当年或1~2年小枝枯死。②花瓣变成小叶状,花蕊形成小枝,小枝腋芽继续抽生形成丛枝,花叶明显变薄,色淡无毛,花托分裂,花蕾变形,有越季开花现象。

3.3 传染途径。主要是用感病植株的枝条育苗。

3.4 防治方法。①严格挑选无病的枝条育苗,或用种子育苗。②选育抗病品种,一般认为白花桐较紫花桐感病轻,可选作亲本培育抗病品种。③减少传病媒介,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④加强泡桐林的管理,改善水肥条件,提高泡桐抗病性。⑤病树治疗:修除丛枝;用1万单位的土霉素原液,于5~7月份用注射器向病株髓心注射药液,苗高0.5~1 m,注入10~20 ml,苗高1.5~2 m,注入40~60 ml。或扒开病枝方向的侧根,浸入瓶装药中,封土埋好。也可直接对病株叶面每天喷200单位的药液,连续5~6次,或每隔10 d喷1次,连续6次。半月之后疗效显著。

4 臭椿白粉病

4.1 为害树种。臭椿、香椿、桑、板栗、枫杨、白蜡、杨、梧桐、核桃等多种阔叶树的幼苗和大树均感染白粉病,严重受害者可引起树叶早期脱落,影响树木生长。

4.2 症状。初发病叶呈块状褪绿,在叶背显灰白色菌丝层及粉状分生孢子均呈白粉状,病叶可早落,通常叶背面白粉状物明显,有时正面也产生白粉。

4.3 发病条件及时间。病菌在落叶、病枝梢上越冬,次年春散出孢子,借气流传播。6月发病,以分生孢子重复多次侵染,病叶脱落病菌开始越冬。

4.4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叶、病枝,减少初次侵染来源。②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性。③春季于子囊孢子飞散期每隔10 d喷1次0.3度的石硫合剂。

猜你喜欢
小枝病叶丛枝
白鹭和大白鹭羽毛显微结构观察
北风的围巾
这个条件好
上海故事(2020年10期)2020-12-14 04:03:16
丛枝蓼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2018年3期)2018-05-07 13:34:24
大兴安岭被松栎柱锈菌侵染的蒙古栎叶上真菌种群的分布与多样性
林业科技(2017年6期)2017-12-06 03:08:19
柳树病叶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光散射学报(2016年1期)2016-04-19 07:03:08
腊叶
视野(2014年24期)2014-12-18 22:00:18
供硫和丛枝菌根真菌对洋葱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小斑病发生的影响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