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精准扶贫

2019-01-06 01:49:15董新成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对虾养殖户

董新成

江苏省射阳县长荡镇东厦村是对虾养殖的重要地区,养殖条件适宜、规模大,在对虾养殖领域占有相当重的地位,有大量的养殖从业者参与对虾的养殖,是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托于东厦村对虾养殖调研,对养殖业的部分状况进行分析、阐述,为当地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

1.养殖规模大、技术成熟

东厦村对虾养殖面积甚大、养殖从业者甚多,对于如此规模的对虾养殖,每个养殖环节非常重要,一个微细的差异都可能产生严重的“蝴蝶效应”。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对虾养殖技术在当地是较为领先的,30多年的对虾培育经验,使得从亲虾的培育、虾卵孵化以及养成等都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流程,所培育出的虾品质较高,很少暴发疾病,正常年份年均亩产可至2500kg。也就是说,在对虾的培育及养成过程中,养殖技术臻于成熟,所剩的提升空间已然很小,且提升难度较大,所以对于对虾养殖的注意力应适当地转向推广、销售等方面。

2.养殖从业者的“战略转移”

调研发现,对虾养殖者以本地人为主,部分从浙江、福建等地过来,年成好的时候,大家蜂拥而上,年景不好的时候,就开始“战略转移”,甚至把养殖塘遗弃。这无形地催化着对虾养殖业的动荡,不养的话,虾塘租金照交,养的话,饵料的费用都收不回。水产养殖行业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随大流”抗风险能力低,很容易亏损甚至血本无归,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养殖行业秩序紊乱,甚至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3.科研、企业、养殖户的联系

在十几年前,就有人提出加强科研单位、企业、养殖户的联动效应,充分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的降低养殖风险,使得养殖产业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从理论上来说,这个想法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在实际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却并不是那么回事。从事科研的基本上是很少深入养殖企业,一般是养殖户发现问题,然后去向科研机构咨询,养殖企业与科研单位的联系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紧密,与养殖户之间更多的是在利益问题上绕弯。科研单位对养殖状况了如指掌,却等出现问题才去解决。一线从事生产的养殖户的科学理论、逻辑思维有待于完善,只是被动的预防,不去主动的寻求改变,那如何在养殖上的创新?企业受限于养殖户、科研单位,如何发挥其市场经济作用?养殖户年成好,盲目的干,年景不好,一哄而散,如何实现对虾养殖的健康化?

4.养殖思维僵化

在调研中了解到,从事养殖的基本上都是一群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养殖户,吃苦耐劳是优势,但是对于养殖来说并非好现象,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误区:成虾的养殖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只需要每天估摸好饵料投喂量,观测水质、虾的情况就可以。其实这是不对的,养殖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理论上的盲区,一般的非职业技术人员很少会有这个意识去关注这些盲点,但恰恰有许多这样的盲点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或者质的改变。养殖户整日思考的是在目前的基础上,如何更好的养成虾。现在有许多现象是,养殖户勤勤恳恳地干,个别企业顶着一些名誉固步自封,科研人员忙着去跑项目,偶尔去生产基地进行“十几分钟的技术指导”。

二、建议和策略

1.加大推广力度

一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依赖于人的投入,一旦更多的人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个领域,那么许多隐藏的问题就会被挖掘出来,随之被解决。培训较多的推广型高层次人才,让其驻扎一线,作为政府部门的一个眼睛,负责掌控该地区养殖的事项,包括养殖户技术辅导、该地区养殖情况汇报等,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养的是什么,从养殖对象的出生到死亡都是怎么回事。推广员是养殖户、企业、科研单位、政府的纽带,既有一线经验,又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将推广人员规模扩大,很有意义。

2.将文化融入对虾养殖,提高附加值

有许多人认为,水产养殖的产量越高越好,其实不然。水产养殖需要的是一个利润,而不是一个产量,产量高不等于利润高。有时候会发现对虾产量是别人的好几倍,但是最后赚的纯利润反而不如人家。目前一般的饮食文化价值包括口感、生态、绿色、健康等,为何人工养殖的始终没有野生的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问题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改变过去片面追求高产量的观念,将产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投入少了,风险小了,质量反而好了,当地良好的养殖环境养出的虾,趋于原生态,营养价值又高,价格肯定会上升一个档次。

3.对本地的养殖业进行适当整顿、管理

当一个行业自治化程度较高的时候,会出现繁荣的景象,同时也意味着危机。塘口的随意租赁,饵料、苗种等原料的竞争,多少会造成紊乱的现象,在适当的时候需要政府出来引导,对塘口的转让进行登记、回访,一定程度上避免土地垄断以及荒废;对养殖原料等生产资料情况进行透明化,信息综合化,规避恶意竞争和蒙骗现象。

4.扩大人才发展空间

一个地区想要高速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建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要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去建设,想不发展都难。问题的关键来了,当人才引进后,如何让他们更好地去为长荡贡献自己的智慧?我想,很多来长荡发展的高层次知识分子,除了基本人才政策外,更多的是在意长荡有比其他地方更广泛的平台供其发挥。如果只是物质条件的话,更多的人会选择北上广等大城市。长荡镇的地理位置优越,毗邻盐城市区,有良好的水源、交通,发展前景优越。思维开阔的年轻人来到长荡,首先得花时间精力适应这里的文化,然后熟悉这里的舞台,一旦在某些方面受到过多约束,或者磨合太慢,这样很容易会使人感到沮丧、甚至离开长荡去其他地方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需要花费精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5.打破传统理念、引进新型理念

一个理念是一个时期、一个背景下的产物,旧的理念代表着过去式,如果一味坚持着,会使得发展滞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养殖环境在恶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按照目前模式发展下去,或许短时间没什么影响,但是对于以后肯定会造成深入骨髓的“创伤”,所以要在养殖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地去引进一些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或者本地政府选择一批科技人员去国外交流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样发挥的效果是远大于同外国先进企业签订的合作项目。

6.发挥本土优势、对具体政策详细化

针对本地养殖,长荡的养殖户经过多年积累,已经有丰富的经验。由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前方带路,一批毕业生来投入养殖,但一般毕业生除了满腔抱负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外,启动资金以及养殖风险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来到长荡的脚步。依赖于盐城市的政策是远远不够的,盐城市的一些政策更多的是立足于整个市的发展,而每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一,长荡镇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详细的鼓励政策,并及时在政府官方网站上发布、更新,政策不在于条条框框,而在于如何让想来长荡发展的人可以更好地发现、更好地理解长荡的理念,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选好一条带领当地百姓致富的路。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对虾养殖户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当代水产(2022年8期)2022-09-20 06:46:22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当代水产(2022年7期)2022-09-20 06:21:42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46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当代水产(2021年10期)2022-01-12 06:20:38
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9:04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当代水产(2021年4期)2021-07-20 08:10:54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当代水产(2021年4期)2021-07-20 08:10:38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38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当代水产(2021年1期)2021-03-19 05: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