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对《内经》三虚理论的继承与发挥*

2019-01-06 03:19冯丹丹朱杭溢傅晓骏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贼风丹溪朱丹溪

冯丹丹 朱杭溢 傅晓骏

1 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永康 321300

2 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 浙江 永康 321300

3 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 浙江 金华 321017

4 浙江省金华市中医药文化研究所 浙江 金华 321017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是自然界的产物。《内经》三虚理论指出“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时间因素。朱丹溪据此认为顺应四时应避“一年之虚”“一月之虚”“一日之虚”,现论述如下。

1 三虚理论的由来

“三虚”的概念最早见于《内经》,多篇均有提及。《灵枢·岁露论》对其定义:“黄帝曰:愿闻三虚。少师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根据《内经》相关理论,“乘年之衰”指岁气不及、司天在泉之气失守、生命流年气运不足以及一年的冬至日和夏至日。“逢月之空”指下弦月到次月上弦月(农历二十九到次月农历初七)。“失时之和”指一年四季气候失常和违背四时规律的作息方式。同时认为“三虚”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此时人体处于虚弱状态,受虚邪贼风侵袭则易发重病,甚至发病暴疾。

2 乘年之衰与一年之虚

朱丹溪主张天地四时五行更迭与人体五脏六腑衰旺相应。并依据运气学说进行推论:“四月属巳,五月属午,为火大旺……六月属未,为土大旺……古人于夏必独宿而淡味,兢兢业业于爱护也。保养金水二脏,正嫌火土之旺尔……十月属亥,十一月属子,正火气潜伏闭藏,以养其本然之真,而为来春发生升动之本。若于此时恣嗜欲以戕贼,至春升之际,下无根本,阳气轻浮,必有温热之病。夫夏月火土之旺,冬月火气之伏,此论一年之虚耳。”认为一年内四、五、六月,十、十一月为“一年之虚”,需“独宿而淡味”,需节欲养性,防止相火妄动,保养阴精。其立论所指夏月的“火土之旺”,冬月的“火气之伏”,是对《内经》“乘年之衰”中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扩展。四、五、六月为春末夏初,东南地区临床多见湿热相火为患,常有“患头痛脚软,食少体热,仲景谓春夏剧秋冬瘥,而脉弦大者,正世俗所谓注夏病。”(《阳有余阴不足论》)可见临床实践亦是丹溪一年之虚理论形成的重要因素。

3 逢月之空与一月之虚

《阳有余阴不足论》云:“若上弦前下弦后,月廓月空亦为一月之虚。”这与《内经》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灵枢·岁露论》云:“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腠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朱丹溪由此认识到人体气血充实的重要性,并在其临床用药中有所体现。丹溪私淑弟子王纶据此得出:“丹溪先生治病,不出乎气血痰,故用药之要有三: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

4 失时之和与一日之虚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谨侯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侯,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认为失时之和即气候不能应时而至或违背四时规律。丹溪继承《内经》思想,提出:“大风大雾,虹霓飞电,暴寒暴热,日月薄蚀,忧愁忿怒,惊恐悲哀,醉饱劳倦,谋虑勤动,又皆为一日之虚。”认为恶劣气候和作息摄养失宜是一日之虚的主要原因。此外,朱丹溪还提出:“若病患初退,疮痍正作,尤不止于一日之虚。”将病后和患病之虚与三虚并列,合为四虚,认为此时“若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阴血难于保全,则人体正气不足,难于抗邪。提出节欲宁心,去欲主静,“暂远惟幕,各自珍重,保全天和”等调养摄生之法,并在治疗疾病时注重补气养血以扶助正气,对《黄帝内经》的“三虚”理论,调养摄生等有所补充与发挥。

猜你喜欢
贼风丹溪朱丹溪
基于“丹溪学派”学术传承的中医住院医师规培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地方猪养殖场秋冬季贼风的防范
朱丹溪拜师
鸡年生人初之气运气养生
背心帮老人防住“贼风”
八三感怀
朱丹溪治病惩恶两不误
孝顺成就一代名医
古代名医朱丹溪的治病故事
“贼”伴左右,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