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创新路
——记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冀北唐山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副主任李征

2019-01-06 03:20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郁茹剑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19年3期
关键词:驱鸟唐山激光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郁茹剑

40岁,一个“不上不下”的年纪,有人用“释怀”来挥别白雾横江般迷茫的过往,有人用“淡定”来拥抱云卷云舒般从容的余生。然而对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简称唐山供电)变电运维室副主任李征而言,如果要选择两个字给他的40岁加上标签,那一定非“创新”莫属。

在唐山供电,提起李征,大家很自然地便将他与“创新”划上等号。1978年出生的他,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见证人、受益人,更是技术创新的代言人、践行人、助推人。他是同事眼中的“金点子王”,也是青年员工心目中的“创客男神”。

他确实挺“神”的。

一个仅拥有本科学历的普通电力工人,却是一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一人拥有国家专利105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36篇;参加工作19年,算上在创新工作室的加班时间,折合下来却有22年“工龄”。

况且,他还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金牌工人、美丽河北最美工匠、国家电网工匠、唐山市最美工匠、国家电网优秀专家人才,同时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以变应变——“做行动的巨人”

童年的李征便与创新结缘。据他回忆,自己小时候观看的第一部科幻电影是好莱坞大片《铁血战士》。20多年前搬着小板凳去邻居家“蹭”电视的经历,至今让他记忆犹新。然而,当年黑白荧幕上深深吸引李征的,不是跌宕刺激的故事情节和打斗场面,而是片中“施瓦辛格”的那把“激光武器”。

“当时我想,如果现实中能发明出这样一把激光装置,一定有很多用处。”虽是科幻虚构,但那是李征第一次感受到高科技的魅力。为此,他还翻遍了家中所有“能发光的东西”,寻找“激光的影子”,结果当然一无所获,但正是从那时起,一颗天马行空的“创新种子”在他心里扎根、萌芽。

2001年,李征踏上工作岗位。那时中小学里开始流行一种玩具——“激光笔”。出于兴趣,李征用他的第一份薪水买了一只“激光笔”。工作之余,他便拿出来解剖研究,查找其工作原理。然而对于李征的这一“小孩子爱好”,当时很多同事不理解,甚至认为他“异想天开”“不着调”。

时光荏苒,一切都在悄然变化。

李征说,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我国创新思维逐渐普及、活力竞相迸发的40年,虽过程缓慢,但步伐坚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鼓励自主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更是点燃了全社会的创新火焰,各类创新“孵化器”、众创空间、工作室等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创新也越来越得到公众的认可。

2013年2月,在唐山供电的大力支持下,以李征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他多年的坚持得到回报,心中埋藏的创新火种也顺势燎原。李征想制造一把“激光装置”的夙愿终于付诸实践,他主持研发的变电站激光自动驱鸟装置极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运维效率,并一举摘得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一等奖、河北省优秀科技质量成果奖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创赛铜奖。“李征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5年来,累计完成科技创新成果158项,获得国家专利163项,发表科技论文182篇,累计创造经济效益和避免经济损失达8700多万元。

在李征看来,创新存在于每个人的脑海中,关键在于用实践去检验。如今,国家和企业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创新平台和支撑资源,所谓以变应变,就是要“做行动的巨人”,以“想法化行动”之“蝶变”,适应时代发展进步、需求日新月异之“多变”。

据李征透露,当年那支被他“大卸八块”的激光笔,至今仍然被珍藏着。“也许,那就是初心和梦想开始的地方吧!”

以不变应变——“留住泥土芬芳”

“你们搞的东西很新颖,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少用到。”这是2012年一次停电检修时,现场一位老师傅对李征说的一番话。那时,李征研发的几项创新成果已经落地应用,而老师傅“一盆冷水”般的反馈却让他有些错愕。但李征并未气馁,反被一语点醒。

李征说,如今电网飞速发展,许多技术空白的填补与饱和不断压缩着创新空间,给创新工作的选题、立项造成一定困扰。于是,很多“创客”便像当年的自己一样,开始绞尽脑汁地闭门造车,殊不知,“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做法充其量只是空中楼阁,不仅脱离了正轨,更偏离了初衷。

“最近,我重读了《梁家河》一书,对创新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李征说,上世纪60、70年代,习总书记在梁家河那样的艰苦环境中,想事、谋事破困局,干事、成事解难题,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带头钻什么——打造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代销社等一系列创新做法极大提高了生产力,赢得了广泛赞誉。如今,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梁家河精神中所蕴含的那种芬芳“泥土味”历久弥新。这在李征的最新创新成果——“变电站智能端子箱”上得到充分体现,设备研制历时一年,集自动开闭晾晒、防小动物入侵、漏雨及焦化检测、智能光温湿控制、巡检机器人对接等功能于一身,解决了长期困扰变电运维人员的一系列问题,在冀北地区27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推广应用后,共减少停电损失161.8万元,节省运维费用35.8万元。“一线师傅们干活时想的、盼的,就是我们要努力研究的、实现的。”李征说。

2018年,李征有了一个更加沉甸甸的身份——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上投下神圣一票的那一刻,李征感受更多的是社会责任。“不管我们多么平凡,这一生都要为他人、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履职归来,李征第一时间和工作室成员分享了将创新工作向公益领域拓展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决定发挥工作室的技术人才优势,去帮助更多的人。

一年来,李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团队主动对接当地农业、市政等部门,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志愿团体等走进大街小巷,深入田间地头,在电气自动化、控制工程、计算机编程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支持。

一次调研中,李征偶然听到丰润沙流河镇果农对于鸟害导致果树减产的抱怨。“这个不难!”李征立刻想到了自己研制的激光驱鸟器,他和团队立即行动,在已有的“变电站激光驱鸟器”的基础上精心改造,制作出一款经济实用的“农作物、果树驱鸟器”,应用后为果农挽回大量经济损失。

随后,李征和团队又先后研制了能够有效减轻农民劳作负担的“温室大棚温湿度自动及远程控制装置”以及能够保障公众出行安全的“地道桥积水智能监测及报警装置”“路灯漏电报警装置”,应用后均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今年的全国两会,李征再次进京履职,让他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与新责任。“征”途阔步,“征”程激昂,李征将继续在对“变”的追求和对“不变”的传承中将创新进行到底,精益求精,臻于至善。

猜你喜欢
驱鸟唐山激光
“绣球”来驱鸟
河北唐山:燕山深处荒山变“药谷”
Er:YAG激光联合Nd:YAG激光在口腔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绣球驱鸟器
激光诞生60周年
唐山香酥饹馇圈
第二十一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开幕
用于机场驱鸟的扑翼无人机
驱鸟兵的故事(小品)
王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