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盛夏时节的重庆市彭水自治县双龙乡龟池村1组生机盎然,站在山头放眼望去,稻田绿油油一片,让人心旷神怡。
一亩稻田,能产出多少效益?如果你问一位村民,他可能会告诉你,1000元至2000元不等;可在龟池村稻田综合种养区域,这里的村民报出的数字令人吃惊:4000多元。
同样的稻田,为何收入会有这么大的差异?秘诀就在稻田下面。
连日来,龟池村综合专干、彭水耀春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黄中银几乎天天都到稻田里,仔细查看鲫鱼的长势如何。
稻田里养鲫鱼?原来是村里注册成立的公司向村民流转了150亩稻田,并在稻田里养鲫鱼,除了正常收150亩稻谷,还能多收150亩鲫鱼。“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鱼共赢”,这是他对这片稻田的期待,也是村民们的期待。
双龙乡境内水资源丰富,稻田分布多,特别是龟池村稻谷的种植历史长,龟池大米曾经畅销县内外。近几年来,由于村民们的不合理种植方式影响了稻谷的质量,村民的收入也有减少。
双龙乡针对问题开动脑筋,怎样提高稻谷质量?怎样改良土壤?怎样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把相关部门、专家“请进来”考察论证,同时让村民“走出去”到湖南娄底进行实地考察后,决定先在龟池村推行稻田综合种养基地试点。
一开始,还是有些村民对这样的做法表示怀疑,不愿流转自家土地。贫困户陈洪当时就有顾虑,通过乡政府组织贫困户和部分村民前往湖南娄底学习养鱼技术,6月份去长寿区考察了鱼苗,回来后县农业农村委的技术人员和县职教中心的老师多次对村民们进行技术培训,陈洪决定把自家的8亩稻田流转给村里的公司,每亩300元,平时在基地务工每天也有100元的工资。
龟池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刘斌介绍,今年来,双龙乡在龟池村推广稻田综合种养试点,在传统的稻田里养上鱼,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稻田的水面给鲫鱼提供了良好生长的环境;而鲫鱼可以吃掉害虫,排泄物还可为水稻提供天然的有机肥,不用施化肥,也不用打农药,这样对改良土壤有很大作用。在这里,鱼虾和水稻形成了一个无公害的生物微循环,不仅实现了一亩田两份收入,还实现了“1+1=4”,即“水稻+水产=粮食提质+水产增收+生态安全+农民增收”的效果。
黄中银算了两笔“账”,就拿一亩稻田的面积来说,以前单传统单一的种植水稻,1亩稻田最多能产350kg大米,按照市场价格5~6元/kg算,1亩稻田收入2000元左右;现在稻田养鱼,1亩稻田能产150kg大米,虽然产量有所减少,但是大米的品质提高了,像这样的有机大米在市场上能卖20元/kg,同时这1亩稻田可以养殖200条鲫鱼,到年底每条鲫鱼长到0.5kg左右就可以出售,也能卖到20元/kg,除去损耗,1亩稻田的鲫鱼收入在1200元左右;这两笔“账”加起来1亩稻田就有了4000多元的效益。
贫困户马世才也认为这两笔“账”划算,于是也把自家的10亩稻田流转给村里的公司。目前,龟池村稻田综合种养的面积有150亩,在今年年底,可见初步收益。
水产高级工程师胡崇江表示,龟池村稻渔综合种养优势非常明显,因为水源比较充足,稻田也是连片的,充分利用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安全的功能优势,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少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改良了土壤,使稻田更加生态,更加有机化,生产出更多质量安全的水稻和水产品,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