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华
(云南省昌宁县耈街彝族苗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78113)
畜牧业作为耈街乡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强乡奔小康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已成为当今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畜牧产业化发展,既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也受到突出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畜牧产业化发展为主线,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结合地理、区位特点,调结构、转方式,以猪禽提质、牛羊增量、做大龙头、做强特色、做优品牌为重点,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和谐并举,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注重研究、探索和发展循环利用型、立体开发型畜牧业,保护生态环境,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永续发展。夯实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基础,实现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助推乡村振兴。
2018 年末,全乡牛存栏13900 头,出栏3811 头,生猪存栏51800 头,出栏85461 头;羊存栏27500 只,出栏18477只,家禽存栏93301 只,出栏128984 只,肉类总产8566t,产值25671 万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7328.48 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66 元。
耈街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为畜牧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气候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之畜牧业通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持续发展,基础逐步壮大,自身发展优势也十分明显。同时,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各级对畜牧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畜牧业在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作用日益凸显,为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一是中央文件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继续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大对生猪、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 建设支持力度,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增强畜牧业竞争力。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政策。二是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山地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明确下步畜牧业发展方向:山地型、设施型、节粮型、环保型、安全型畜牧业。三是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提高了广大农户发展畜牧产业的积极性。
2.2.1 气候资源优势
全乡呈立体气候,境内最高海拔2857.6m,最低海拔1100m,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降水量1611.3mm。干湿季节分明,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为动物生长繁育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为大力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条件。
2.2.2 区位优势
耈街乡位于昌宁县东北部,地处东经99°39′15″~99°51′40″,北纬24°52′00″~25°07′28″,东与珠街乡相连,南与临沧市凤庆县诗礼乡毗邻,西至澜沧江与漭水镇隔江而望,北和大理州永平县水泄乡以四季利河为界,具备发展外向型畜牧业的优势和条件。
2.2.3 饲草料资源优势
耇街乡国土面积358km2,耕地总资源119661.91 亩,其中水田4416 亩。全乡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大麦、小麦、豆类等,可利用草山草坡面积23606.9 亩,现有多年生人工草山1200 亩。粮食作物产量4.9 万t,可提供谷物性饲料1.2 万t,薯类产量0.02 万t,农产品加工副产物0.66 万t,农作物秸秆5 万多t。全乡推广农田种草1250 亩,推广青贮饲料5050t,为发展畜牧产业提供了坚实的饲料基础。
2.2.4 畜禽品种资源优势
耈街乡有优良的地方品种保山猪,云南黄牛、德宏水牛,云岭山羊,本地土鸡。这些畜禽品种具有耐粗饲,抗逆性、抗病能力强的特点,是开展杂交改良的优良品种。
2.2.5 技术支撑体系的优势
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有专业技术人员13 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 人,初级职称6 人;全乡11 个村均建有兽医室,初步形成了乡、村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体系和畜牧兽医执法体系。建设乡、村牛冻精改良站(网)点2 个,猪人工授精站(网)点1 个,初步形成了乡、村品种改良服务体系。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坚定信念、平凡坚守,真情服务、创新进取的精神,弘扬了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业队伍形象,为畜牧产业化发展保驾护航。
2.2.6 养殖龙头带动的优势
耈街乡依托畜牧兽医局挂钩打平村优势,凭着优越的发展条件和高效的引资政策措施,2018 年引进了昌宁县昌宏农牧有限公司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公司新建猪圈3900m2,仓库220m2,生活区260m2,其他附属设施360m2,引进优质的种猪300 头,现存栏肥猪290 头,仔猪307 头,各项生产已步入正轨。养殖场投入运营后,公司将招聘附近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养殖场就近就便务工,指导贫困户学习养殖技术,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学习养殖技术,实现上岗就业,跟着公司一起发展养殖业,辐射周边52 户贫困户182 人共同发展生猪养殖业,保证每年每户分红2000 元,持续5 年,助力脱贫摘帽,共同致富奔小康。同时成立生猪养殖合作社,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7 政策导向优势
畜牧业发展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十二五”以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加快畜牧产业发展作为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并逐年强化了扶持政策。省委、省政府提出我省由畜牧业大省向强省跨越,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山地畜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决定》。县委政府也提出了做大做强畜牧产业的决定,并树立了“加快建设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真正把畜牧产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乡党委政府对畜牧业的高度重视,给畜牧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一是坚持发展山地型畜牧业。发挥耈街乡山地面积广、草料资源丰富、畜禽品种资源富集的优势,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和闲置林地,推进畜牧养殖上山,保护坝区农田,突出山区畜禽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草牧业,促进草畜配套、林草结合、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二是坚持发展设施型畜牧业。加强畜牧机械装备和饲草地水利设施建设,逐步推进传统生产设备的改造、升级和换代,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水、电、路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行标准化圈舍和先进生产配套设施设备,不断提升畜牧业物质装备水平。三是坚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强化农牧林结合,加快发展草牧业,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人工种草、粮草轮作和间作套种,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非粮饲料资源。大力推广节粮型畜禽品种和饲养技术,积极推进适度规模养殖,不断提高综合节粮效果。四是坚持发展环保型畜牧业。大力推广种养结合、沼气配套、循环发展的生态养殖模式,积极推进种养业副产品的资源的资源优化利用和畜牧业清洁生产,减少畜禽养殖面源污染,实现畜牧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五是坚持发展安全型畜牧业。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的使用,强化对畜产品的检验检疫,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机制,实行养殖全过程质量监管,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以“良种、良舍、良法、良料、动物防疫规范”为示范内容,创建科学养畜示范村、科学养畜示范场、科学养畜示范户等。
依托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扩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扶持、创建、引进一批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地域品牌。二是提升全县畜产品的档次和知名度,加快推进畜产品直销店建设,打造外向型畜牧业延伸产业链,以“企业+基地+农户”形式发展带动养殖。三是加快畜牧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依托信息化平台及时地向农民、经纪人、养殖企业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及市场预测分析,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功能。
一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强化乡、村委会主体责任,按照“分类指导,各自负责,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财务会计人员和农村能人大户的培训。二是大力培养政策水平高、业务本领强、热心合作社事业的辅导员队伍和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管理人才队伍,为农民合作社的规范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三是建立健全“合作社动态监测考核”机制,对于无实际运作、无发展潜力、无创收能力、无带动作用的“空壳社”,相关部门依法取缔、注销;对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养殖合作社给予政策倾斜,进一步完善组织章程、财务管理、民主管理、盈余分配、产品质量管理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运作方式,做到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处理好数量与质量、发展与规范的关系,最终形成“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发展格局。
一是全面推行“异地输精”配种服务,冷配服务向贫困村和改良落后村延伸覆盖,承诺服务,随叫随到,提高牛冷配受胎率,完善各项机制,提高服务质量。二是积极推行使用性控冻精,为养牛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完善基层冷配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完善“三级”繁育体系建设,采取“引、育、繁、推”相结合的方式,以项目资金投入和多种经营机制建设“三级”繁育场,优化畜群结构,提高基础母畜比重。
一是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优化饲草种植品种,科学合理加工利用饲草,增加养殖收入,继续引导种植大户退耕种草,大力开展粮食作物和优质(紫花)苜蓿,(红单10 号)高效青贮玉米种植,落实泡核桃林下间作套种鸭毛等优质牧草。二是紧紧抓住退耕种草的时机,努力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加快饲草料交易市场、饲草流通经纪人队伍建设,搞活饲草流通,加大外地饲草的购置调运力度,增加饲草供应量。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加工、转化和高效利用。三是全面推广“良种、良法”饲喂技术和TMR 全混合日粮和颗粒饲料生产技术,加大农作物秸秆加工、调制,提高秸秆利用率。
耈街乡按照“三区”划定方案:禁养区内,养殖场一律关停,禁止新建畜禽养殖场;限养区内,一律不再审批新建养殖场,已有的养殖场必须全部配套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适养区内,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支持生态循环养殖,实现达标排放。同时,严格控制审批程序,从治污角度对养殖项目严格把关,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予登记备案。病死畜禽在农业相关部门指导下进行无害化处理。
按照“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运作市场化”的总体要求,以安全为前提,从源头上把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关,确保饲料、兽药产品质量。做好动物的防疫管理工作,加强以非洲猪瘟综合防控为重点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分为灭、查、限、禁。灭,即快速消灭疫源。抓好封锁、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拔除疫点,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查,即全面加强排查监测;限,即限制生猪及其产品移动。地切实加强生猪调运监管,同时从严从重处罚违法调运行为;禁,即禁止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
通过以上举措,将全面推动耈街彝族苗族乡畜牧产业化发展,早日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