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吴妍妍 李益涛 王标 齐亚银*
(1,省部共建绵羊遗传改良与健康养殖国家重点实验室 832000;2,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832000;3,新疆天山军垦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832000)
口蹄疫是危害偶蹄类动物健康的重要疫病之一,全球大部分地区都时有发生,具有致死率低,感染率高的特点,对牛、羊等家畜的规模化饲养带来了严重阻碍[1]。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目前发现其有7 种血清型,即 O 型、A 型、C 型、SAT1 型、SAT2 型、SAT3 型及亚洲1 型,每个型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不同的亚型。由于病毒不断发生抗原的漂移,对于亚型的具体区分还存在很多困难。主要危害偶蹄类动物,如牛、羊、猪、鹿、骆驼等。本病在世界各国都被列为发现就必须申报的疾病。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发病最多,尤其是每年的11 月份到来年的4 月份最容易流行,其传播方式较多,除了家畜之间相互接触传播外,消化道、呼吸道、交配、污染器具等都能传播本病[2]。发病的牛羊和处于潜伏期的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饲料或饮水被污染后也能导致健康牛群暴发疫情。各种日龄、品种和性别的牛羊都能感染,但幼龄动物感染后发病更为严重,死亡率更高,成年动物感染后大多仅表现黏膜的破溃,无继发感染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死亡。本病在新疫区传播非常快,家畜感染率可达90%以上,老疫区由于很多既往感染的家畜体内有抗体存在,感染率较低,在40%~50%之间。
牛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3d 左右,最长可达一周,主要和感染病毒的数量和感染途径有关,感染牛前期表现精神萎靡,体温升高达40℃以上,口腔不断流涎。再经过约2d 左右时间,感染牛的唇部、齿龈、舌头以及口腔黏膜开始出现水疱,无色透明,突起于黏膜表面,水疱很容易破裂,之后转变为红色的烂斑,此后感染牛的蹄部皮肤也开始表现红、肿、热、痛等反应,机能出现障碍,牛走路姿势改变,出现跛行,再过24~48h,蹄部也出现水疱和烂斑,随着水疱的破裂,病牛体温恢复正常,病灶部位也逐渐修复,全身症状开始好转。除了口腔和蹄部外,乳房、外阴等部位黏膜也会有类似表现,犊牛感染可引发心肌炎而死亡,病死率15%~40%,成年牛大部分都能自行康复。
根据病畜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征可以进行初步诊断,但确诊还需借助实验室检查[3]。由于本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 类烈性传染病,故检查本病的实验室必须为有资质的官方实验室。无菌采取可疑家畜病灶部位的水疱液或组织,置于50%浓度甘油生理盐水中,以最快速度送至实验室进行补体结合试验鉴定,也可送检康复期的病畜血清,进行豚鼠中和试验或病毒中和试验,如果结果为阳性即可确诊。
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疫情的监管,从海关到地方出入境管理部门,必须把好检验检疫关,防止国外疫病的流入。地方畜牧兽医部门对所管辖的地区也要定期检查,尤其养殖场、屠宰场、农牧市场等敏感场所,发现疫情第一时间向上级机关通报。每一个养殖场都有疫病申报的义务,发现疑似病例及时请求有关部门诊断,如若确诊必须对养殖场进行封锁、隔离和消毒,感染的家畜现场扑灭,尸体集中销毁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疫苗免疫是预防本病的最好方法,由于寒冷季节是本病的高发期,养殖场可在每年的10~11 月份进行全群免疫。免疫之后的家畜可在2~3 周之内产生有效滴度的抗体,且能维持1 年以上,可以有效抵御野毒的感染。值得提醒的是,由于病原血清型众多,有的地方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有变动,故疫苗采购前可咨询当地畜牧部门,查询当季的主要流行毒株,从而采购相对应的血清型疫苗。
口蹄疫病毒对酸碱类消毒剂非常敏感,兽医临床常用的消毒剂如火碱、生石灰、草木灰、过氧乙酸、石炭酸等都能将环境中的病原杀灭,可用于环境消毒。曾发生过本病的地区养殖场建议每周消毒不低于3 次,从未发生过本病的养殖场建议每周至少1 次的环境消毒。放牧牛群或羊群尽量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不要到有本病报道的地区放牧,更不要和其他牛群或羊群混群。
目前对于该病没有对应的治疗方法,虽然临床对症治疗能加速病畜的康复,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定感染的家畜必须予以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尸体焚烧和深埋是最佳的无害化处理方法,焚烧时高温可直接杀灭病毒,深埋时可在坑中洒入生石灰,以加速病毒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