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袁丽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山东临沂 276100)
下肢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当前多手术治疗,虽然能缓解患者症状,但是术后易诱发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增加心理负担,影响手术效果[1]。因此,找寻安全、高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早日康复意义重大。基于此,该文对该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108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了循证护理的应临床作用,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08例,数表法分成2组:54例试验组中,女 24例,男 30例,年龄 26~67岁,平均年龄(42.6±2.5)岁;骨折类型:股骨骨折 20例,胫骨骨折16例,胫腓骨骨折10例,髌骨骨折8例。54例对照组中,女25例,男29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2.7±2.6)岁;骨折类型:股骨骨折 21例,胫骨骨折17例,胫腓骨骨折9例,髌骨骨折7例。2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纳入标准[2]:经 CT、X 线检查确诊,均手术治疗,签订同意书;(2)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患者;手术禁忌患者;重要器官病变患者。
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如指导饮食和训练,健康教育,按摩肢体;试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包括如下几方面。
1.3.1 组建循证小组 由护士、护师、护士长等共同组建循证小组,讲解和循证护理相关的知识。同时,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相关文献,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3.2 措施实施 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和止血带、下肢肌肉松弛、下肢牵拉、肢体活动减少等因素相关,为有效该病症的发生,可从以下几点进行:(1)术前全面评估患者情况,讲解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知识及下肢静脉血栓的病发原因、预防措施,消除心理负担,提高依从性。(2)术后根据患者情况提高肢体,更换体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的出现。(3)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强化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密切观察下肢温度、肿胀、颜色、运动改变等情况,异常后即刻上报医生并帮助处理。(4)对于肢体肿胀或既往静脉血栓史患者,于术后第二天热敷或按摩足部排肠肌。需注意的是,该操作应该尽量避开切口,预防切口感染。(5)于术前、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用药期间观察切口是否出血,引流管引流的颜色和总量。另外,监测患者体征变化,异常后通知医生针对性处理。手术结束后,用双下肢气压按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6)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促进静脉血流。患者麻醉消退后,护士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双侧背伸、踝关节踝泵、背曲等运动,同时训练股四头肌的收缩功能。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尽早下床活动。对于需要卧床治疗的患者,每2 h翻身1次,尽量开展股四头肌、腓肠肌等关节的收缩训练,2~4组/d,30次/组,并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适当增加活动量,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尽早康复。
(1)观察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下肢静脉血栓、便秘、压疮、泌尿系统感染为代表;(2)用SF-36量表评估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以社会、心理、生理、健康状况为代表,分数越高表明质量越好;(3)观察2组护理满意率,用自制问卷判定,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满意率=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选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并发症、护理满意率属于计数资料,生活质量属于计量资料,分别用[n(%)]、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分别实施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和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生理功能 健康状况试验组(n=54) 护理前护理后t值 P值对照组(n=54) 护理前护理后t值P值59.62±6.25(85.60±10.05)*16.131 0.001 59.70±6.18 72.33±9.65 8.099 0.001 41.50±6.41(88.03±12.59)*24.202 0.001 41.56±6.39 73.36±9.21 20.846 0.001 46.69±4.35(88.69±11.48)*25.140 0.001 46.72±4.41 75.52±9.85 19.610 0.001 56.63±4.80(88.02±10.69)*19.685 0.001 56.70±4.88 76.03±10.05 12.714 0.001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和对照组的20.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护理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且试验组优于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6.3%,和对照组的8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n(%)]
下肢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是由下肢静脉回流压力降低,导致静脉血流凝固。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不但会延长住院时间,还会影响肢体功能。既往研究证实,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和高龄、止血药使用、长时间卧床、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3-4]。因此,结合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性措施,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在护理学中,循证护理是一种新的领域,来源于临床,又高于临床,要求护理人员更好地展现理性思考,并找寻更多依据支持护理。一般情况下,循证护理是结合患者意愿、个人知识、临床研究等方面,对临床护理措施进行综合、全面的考量,以此满足现代化的护理要求[5]。而且,在循证护理的实施中,多将护理问题作为出发点,结合以往经验、患者需求,使护理人员能在实际工作中使用间接或直接经验,预防盲目工作,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该研究中,将104例下肢骨折患者分组对照,其中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从组建循证小组、措施实施两个方面着手,不但保证着护理方案的可行性,还规范着护理流程,消除着不良情绪,提高着活动能力[6]。同时,循证护理措施的实施,还能改善护患关系,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服务质量。结果显示,2组患者术后均出现压疮、下肢静脉血栓、便秘等并发症,其中试验组发生率为5.6%,比对照组的20.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结合以往经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护理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得以变化,其中试验组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2组的护理满意率也有差异,说明循证护理能充分体现患者愿望,使得护理人员更加贴近患者,从而提高护理满意率,促进术后康复[7]。
综上所示,于下肢骨折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