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春
2018年9月,我参加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组织的井岗山高峰论坛,与会的专家学者和机构老总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精神大餐,会上受益匪浅,特整理会议观点并结合一些日常思考,写下此篇体会与大家分享。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中国产权市场成立三十周年,关于产权市场确立发展的权威解释是以1988年武汉市企业兼并市场事务所作为全国第一家交易机构设立为标志,至今整整三十年,我没有考证是何人、何时,以何种方式确定这一事件的意义,但全国产权交易机构对此事件形成了近乎统一的认识,即区域产权交易机构就是产权市场,但也对后来者形成了某种路径依赖,也就是说这种认识所形成的市场格局可能带着某种思维惯性:即区域产权交易机构就等于产权市场。这就给了我们这个行业一个战略性的既定前提,所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似乎不断在强化这一路径。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路径依赖带来的发展结果既可以是继往开来的成就,也可能是成为转型升级的障碍。
全国的产权交易机构三十年来为国有资产规范交易和保值增值所做的丰功伟绩有目共睹,特别是自2002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本着先立后破的原则在产权交易领域所做的一系列制度建设,以及通过分级授权指定的全国各省市产权交易机构所做的大量实践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正是这些成绩使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产权市场是资本市场”的新论断。当前在政策机遇出现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严峻的竞争局面,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正在蓬勃兴起并趋向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平台或大市场,多个大型电商平台正在攻城掠地不断蚕食产权交易的传统业务领域,各级政府的放管服改革更是威胁着产权交易机构的原有盈利模式,这些趋势让我们几乎可以断言产权交易机构是因政策而生,但如果不因市场而变必将失去未来。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必须要明确产权市场的发展目标,否则我们可能错失新的历史机遇。
其实,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的各级领导在不同场合都不约而同地对产权市场提出了相似的要求:要求产权市场牢牢把握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资本市场定位,立足国家战略不断拓展市场规模和领域;要求产权市场在坚持规范、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加强交易机构内部管理,提升发展质量;要求产权市场加强交易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打破区域分割,把握行业大局,树立产权资本市场行业整体的良好形象。不难理解,这看似期望的几点要求,实际上已经很明确地提出了产权市场向资本市场演进的目标方向和发展路径,同时也在清楚地提醒产权交易机构要勇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打破既有的路径依赖,找到整个产权市场转型升级的创新之路。作为业内人士,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否则我们仍然会或囿于机构既得利益,或陷于相对固化的发展困境,只能维持碎片化市场现状,能否担负起产权资本市场转型升级的历史责任存在很大的未知。
当前国内以常修泽等知名专家和学者以及产权交易业界一些老同志和机构负责人为核心的理论权威者对产权市场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产权交易机构行业内基本形成了以广义产权论为主导的产权市场理论体系,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这一论断,更强化了产权交易机构行业对于产权市场广阔前途的憧憬。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逐步转型,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资产结构调整等需求,面对企业去杠杆、降成本带来的直接融资等需求,面对国企改革优化股权结构带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需求等等,资本市场亟需建设包括股权、债权、物权和知识产权在内的各类非标资产的交易平台,而产权市场型升级的关键。当前业界的主流观点其实在前几年就已经被描述,总结一下就是:各地机构基于自身的比较优势或资源禀赋,选择符合各地经济特色的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非标准化、非连续性交易为特征的市场定位正是大有作为之时。
但专家告诉我们:按照资本市场的监管模式和发展规律,国家统一部门监管和统一市场平台才是未来的产权资本市场的发展目标,而我们当前由各省分别建设的碎片化市场现状,能否胜任这一改革重担就值得我们重视了,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有组织分散建设的非标场外市场的交易机构就成了整个市场转全国统一平台、多点支撑、差异化竞争、功能上互补的全国产权市场格局,并且各地机构都是跨区域的全国性交易机构。但是对于各地产权交易机构如何不约而同地实现这一目标却莫衷一是,可以说行业内对这个问题从操作层面进行深入探讨的不多。其实,无论怎么去实现这一目标都应当以“不谋一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的原则去思考,因为各地交易机构始终要面对市场竞争、政策、技术、人才、体制机制等条件的不断变化,而每个成功机构的经验并不一定能被其他机构复制,所以就应当不断尝试创新的解决方案。
理论界就产权市场的性质早有定论,“产权市场是从事涉及权益和权益未来收益交易的市场,本身就是金融资本市场”,党的十八大之后只是从官方正式承认而已。产权市场的政策属性决定了其必然始终服务于国家战略,而且要较其他市场更为紧密和直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产权市场表现出不同的市场建设目标和要求。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产权市场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交易规范的建设目标,在今后更多地要转向交易质量提升的新目标上,因为整个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也要求产权市场的质量要跟上时代。所以未来的产权交易机构要更多的考虑如何在降低交易成本、动员交易资源、管控交易风险、有效覆盖信息和提升增值服务等方面具有别人无法替代、全局性和系统性的竞争优势,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全国性战略任务,是整个国有资产布局和结构调整,是国有资本战略性重组等重大的要素配置,其核心竞争力就表现在效率、质量、创新等高难度的能力上面,而且是要用国家层面甚至全球层面的建设水平来衡量和评估产权交易机构的能力,不是可以自说自话的。
一家区域性产权交易机构的能力再强,相较于举全国之力建设的统一资本市场如证券市场和全国性各大型电商平台而言,竞争的结果也不难预测,更别说市场间的地位对等和实力匹配。此外,产权交易市场是具有非标、小众、个性化、区域性特点的长尾市场,而全国绝大多数产权交易机构都是依靠当地国资部门支撑的中小规模机构,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大平台、大数据,我们很难想像这些分布在各地的项目的成交率。所以,区域产权交易机构只有构建起互联互通的统一市场平台,才能真正重塑产权市场的供给端,让这些品种多样、差异巨大的众多个性化项目,在覆盖面足够大、能力足够强的在全国性产权市场平台中去找到合适的匹配方,这样各地中小产权交易机构也才有生存发展的机会,否则别说是一枝独秀,可能都难以独善其身。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排在第一位的,而创新往往要受到人的思维局限、所在组织的局限和既得利益的局限,所以要实施真正的创新就是要打破原有的局限。首先,要打破思维局限,突破产权交易机构独立发展、划疆而治的思维框框,立足行业、放眼全国,以更大的气魄和更广的胸怀来思考本机构的发展路径,要将本机构的发展放置于整个产权市场中来衡量,以满足市场进步的要求来定位交易机构的角色;其次,要打破组织局限,超越本区域交易机构就是产权市场的组织模式,将构建全国统一产权市场平台作为本机构的建设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以高超的智慧来处理好机构独立性与平台整合的关系,如何通过有原则的妥协来得到绝大部分机构的支持,是衡量统一市场的标尺;最后,要打破利益局限,在各地机构支持的前提下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关键要能够帮助各地机构顺利转型和能力提升,使全国统一平台在不损害各地机构核心利益的同时,还能给各地机构带来更多的增量业务流入、市场功能拓展和团队能力提升。
可喜的是,目前已有部分机构在以不同方式进行类似的实践,只是这种创新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前进的道路还充满着曲折,但我们相信产权行业统一市场平台的实践必将像当年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未来一定能够形成产权资本市场的燎原之势,那时产权市场才能真正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