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国网鹰潭电公司 徐 可
穿过流光溢彩的中心广场,漫步华灯初上的信江河畔,璀璨的灯火将鹰潭的夜空照如白昼。
在一代代电力人的共同努力下,鹰潭电网从昔日小网发展到今天的智能电网,见证了鹰潭城市发展的时代变迁。
今年70余岁的张自京,是一名老调度所长。上世纪70年代初,张自京招工到鹰潭调度所工作,鹰潭电网的变迁发展,张自京历历在目。
1974年12月,第一条35千伏输电线路艾东线建成投运。
“那是我参加工作第一次亲身经历的电网改造,那时候的线路架设和现在不同,都是木电杆,完全靠我们肩扛手抬。”忆起当年的经历,张自京记忆犹新。
之后,他又接连参与架设了鹰上线等多条35千伏线路。1979年,鹰东、雄石2座35千伏变电站先后建成投运,构成了鹰潭电网35千伏输电网络,初步形成鹰潭电网,鹰潭电网自此进入起步阶段。
1993年是一个重要年份,2月18日,鹰潭供电局正式成立。5月,鹰潭电网成功并入江西省网直调。鹰潭市从此结束了多家管电、杂乱无章的供用电秩序,鹰潭电网逐步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1998年12月,220千伏月湖变的投运结束了鹰潭电网没有220千伏变电站的历史;1999至2002年,公司投入资金1.0936亿元,对鹰潭市城市和农村电网进行大规模改造,电网建设进入快速建设发展期,电能质量、供电可靠率显著提高。
2006年11月26日,随着最后一户无电户的通电,鹰潭全市实现了户户通电,曾经的乡村炊烟成为记忆。12月,500千伏锦江开关站投入运行,鹰潭迈开了超高压电网的发展步伐。
40年,电网发展日新月异,鹰潭主电网由1979年35千伏电压等级提高至以500千伏为支撑点,220千伏环网运行,并与上饶、抚州、乐平等地通过500千伏及220千伏线路联网,110千伏变电站全部实现备用电源自动接入,主干电网结构更加坚强。
虽然鹰潭电网经过“十五”、“十一五”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高中低压网络结构已经得到改观,供电质量和可靠率明显提升,但随着鹰潭用电需求持续走高、供电负荷不断攀升,电网的许多问题日益突出。
大发展对电网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开展配网带电作业,提高供电可靠性。2014年,公司成立了市县一体化的带电作业班,在贵溪、余江、月湖通过推广应用带电作业。仅2018年1-6月,公司便组织开展带电作业116次,减少10千伏线路停电2841小时。
——创新输电线路巡检模式,提升巡检效率。2017年,公司引入“无人机+人”这种新型的巡检模式代替传统的人工巡检模式,常态化开展复合翼电力巡检作业,逐渐建立形成了“人工+复合翼+多旋翼”的立体巡视管控体系,大大提升了输电线路巡视效率。
——变被动抢修为主动运维,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体系。2017年初,公司成立了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依托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加强对停电信息进行过滤研判,将异常信息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实时传送到班组、供电所,将配网抢修班、供电所连成快速服务的响应节点,实现了“工单直派”和服务指令的精准传达,打造了供电服务“十分钟”响应圈,使服务更主动、更精准、更快速。
——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2018年,公司投资4亿元进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支持光伏扶贫工作,让更多农村客户能享受高品质供电服务。
从“电官”到“电商”,从“用户”到“客户”,从“以权管电”到“用心服务”,从让老百姓“用上电”到让全社会“用好电”,这一系列的转变折射出鹰供人服务理念的升华。
为解决用户缴费难题,公司多举措拓宽缴费渠道,为用户提供更便利的缴费服务。2010年3月16日,公司第一家24小时自助服务营业厅——鹰潭时代广场自助服务营业厅率先在全省投入运行。
2015年底,公司全面启动“多表合一”信息采集建设。在鹰潭市委市政府、省公司、水、气公司等多家单位的鼎力协助、支持与配合下,经过两年多试点建设,全国首个地级市主城区全部实现“多表合一”智能抄表和一单式缴费。
“过去办理一个增容手续要几个月,自从精简业扩报装流程后,一份用电申请资料就可以了。”提起刚办完的增容手续,鹰潭瑞鑫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成林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得益于鹰潭营商环境的优化,装表接电的大幅提速,原先需要数月办成的事项,现在不到30日就能办好。
2018年8月,公司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三大四聚’”新闻发布会,公开向社会发布了《国网鹰潭供电公司优化营商环境十六项举措》。为方便园区企业办理业务,公司还在每个园区设立了供电服务站,由就近的供电所所长兼任站长,并派营销、生产技术专家驻站,推出精简业扩报装手续、完善服务机制、app在线办理业务、送技术上门等一系列服务举措,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使园区企业做到不出园区就可以办理好用电业务。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电力的引擎让鹰潭这座智慧新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更为城市发展插上了一双翅膀,助力城市经济建设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