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据10月中旬全国农技中心在山西省临汾市召开的全国果茶生产形势分析会消息,今年全国水果产量恢复性增长,预计总产量比上年增长约6%;苹果、桃、梨等大宗水果因受去年减产影响,今年销售价格前期高、后期低,伦晚脐橙价格同比上涨40%~80%,杨梅、枇杷、“阳光玫瑰”葡萄等特色优质水果价格走高。
本次会议分析了中国水果产销形势、问题及对策,同时指出,我国果(茶)生产向高质量绿色发展仍然面临四大难题。一是规模持续增长,市场竞争加剧。一些非优势区扩大种植,使大宗水果大批量集中上市,呈季节性过剩,荔枝、龙眼等特色水果“大小年”现象严重。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防灾减灾能力弱。大量果(茶)园立地条件不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配套,难以实施机械化生产,缺乏冷库、冷链运输等设施装备,防灾减灾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三是栽培管理模式落后,老化低效果(茶)园面积仍然较大。果树现代栽培模式应用率低,老化低效果(茶)园占全国果(茶)园面积比例较大,因品种落后、土肥水和树体管理失当,导致园郁闭、树势弱,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和效益。四是苗木生产体系不完善,生产调运需加强监管。果树脱毒苗木生产体系不完善,出圃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品种纯度难以保证;苗木调运监管环节薄弱,出现柑桔黄龙病、香蕉枯萎病等病害随苗木传播问题。对此,会议要求,我国各果(茶)产区要坚持种植业“质量兴农”“绿色发展”两个重点,推进合理布局,夯实生产基础,强化苗木管理,加强技术推广,全面提升我国果(茶)生产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