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三黄汤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体会*

2019-01-05 23:46袁荣金周天梅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鼻唇口角僵蚕

袁荣金 周天梅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7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贝尔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以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为主要表现,如额纹消失,眼裂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贝尔征等[1]。目前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嗜神经病毒感染有关,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劳累后起病。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抗病毒、护眼为主[2]。大部分患者及时治疗后可逐步恢复,但不完全性面瘫一般需要治疗1~2个月,完全性面瘫则需6个月甚至1年,治疗周期较长,且常遗留后遗症[3]。中医治疗本病多针药并用[4],而笔者导师周天梅老师通过辨病与辨证结合,抓住其“脉络空虚,贼邪不泄”的发病特点,以《千金》三黄汤为主方,不仅可以缩短本病治疗时间,而且能有利于改善患者体质。

1 方证分析

《千金》三黄汤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附方《千金》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麻黄五分,独活四分,细辛二分,黄芪三分,黄芩三分。”

方中麻黄驱邪外出,《神农本草经》言其“发表出汗,去邪热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兴奋神经的作用[5];黄仕沛先生擅用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认为麻黄可“振奋沉阳”,是神经功能受损不可多得的一味良药[6]。黄芪固表扶正,《神农本草经》言其“主大风,补虚,排脓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7]。麻黄与黄芪相伍,一泄一补,符合《金匮要略》所言“脉络空虚,贼邪不泄”,乌头汤中用麻黄与黄芪同用,亦是如此。黄芩泻火除烦,且可预防邪气郁而化热。独活、细辛祛风散寒。全方以固表祛邪为主,兼散寒除热之功,符合面瘫病发病特点。故可作为面瘫病之基础方。

2 临床体会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方中麻黄用法用量最为关键,笔者导师经验,依据患者体质虚实不同,麻黄初始用量为10~15g,每次递增3g,另外,用仲景方须遵仲景法,麻黄须先煎,去上沫,则可减轻麻黄不良反应。

“细辛不过钱”之说源于陈承《本草别说》“若单用末,不可过钱,多则气闷塞不通则死”,成为了目前临床中的法定剂量[8]。有研究发现,细辛的毒性主要是其挥发油成份中所含黄樟醚所致[9],故在汤剂使用中无须受限于此。根据患者寒热偏重不同,常用细辛剂量为5~10g,临床使用中未发现有细辛中毒者。

黄芪大剂量使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10],若患者平素易感,或出现乏力、自汗、皮肉松弛等症,可用至60g,甚至更大,如无上述表现,常规剂量为15g左右。黄芩、独活则多在6~15g之间。

此外,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还需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重要性,在以《千金》三黄汤为基础方的同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辨证加减。属风寒者,加用桂枝汤;风热者,加用僵蚕、葛根,或加大黄芩用量;风痰者,加用白附、僵蚕等祛痰通络之品;气虚血瘀者,可加大黄芪用量,或加用党参、白术、川芎等益气活血。

3 验案举隅

案1 吴某,男,36岁。初诊日期:2017年12月8日初诊。迎面受风后出现口角歪斜2天,伴左耳后胀闷不适,头痛,平素易感,易汗,受风后易头痛。刻诊:左侧额纹及鼻唇沟变浅,左侧闭目不能,口角右歪,手心潮,纳差,寐可,二便无殊,舌淡、苔薄腻,脉浮细软。中医诊断:面瘫病;辨证:表虚风寒袭络;治法:固表祛邪,散寒通络。处方:麻黄(先煎)、黄芪各15g,桂枝、赤芍、生姜各12g,独活9g,黄芩6g,细辛5g,大枣10g,炙甘草8g。7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2017年12月15日二诊:口角歪斜好转,耳后胀闷感减轻,头痛缓解,仍易汗出,手心潮,舌淡、苔薄白,脉浮细软。前方麻黄增至20g,先煎,黄芪亦增至20g。7剂。2017年12月22日三诊:口角歪斜较初诊时明显减轻,耳后胀闷感消失,易汗情况好转,胃纳可,舌淡、苔薄白,脉浮细。前方麻黄增至23g,先煎。14剂。2018年1月5日四诊:口角歪斜基本缓解,双侧鼻唇沟及额纹对称,左侧闭目可,胃纳可,舌淡、苔润,脉细。服药后无心悸不适,前方麻黄增至28g,先煎。7剂。半月后随访,患者表示口角歪斜已基本恢复。

按:患者平素表虚,腠理不密,故易感外邪,营阴不能内守,故易汗、手心潮,风寒邪气中于头面经络,故见口角歪斜、头痛、耳后胀闷,外邪客胃,胃气受损,故纳差,舌淡,脉浮细软为表虚外感之象。四诊合参,属表虚风寒袭络证,故治以固表祛邪,散寒通络,予三黄汤合桂枝汤,方中麻黄、黄芪一泄一补,固表祛邪,细辛、独活散寒通络,黄芩防止邪郁化热,桂枝、赤芍调和营卫,生姜、大枣、炙甘草健胃和中,二诊因患者仍易汗,考虑表虚较甚,故加大黄芪用量,麻黄用量为使用本方之关键,因未见心悸等副反应,故逐渐增量。

案2 熊某,女,35岁。2017年12月13日初诊。劳累后出现口角歪斜1周,伴右侧耳后疼痛,局部未见疱疹,外院予中成药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刻诊:右侧额纹及鼻唇沟变浅,口角左歪,右眼闭目不全,心悸,手心潮,纳寐可,大便干,小便无殊,舌淡、苔腻,脉浮滑略数。中医诊断:面瘫病;辨证:风痰阻络;治法:祛风化痰通络。处方:麻黄(先煎)、黄芪各15g,细辛、黄芩、僵蚕、地龙、关白附、炙甘草各6g,桂枝12g,独活8g,生白术30g。7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2017年12月20日二诊:口角歪斜、大便干好转,心悸、手心潮减轻,仍感耳后疼痛,舌淡、苔薄腻,脉浮软,前方麻黄增至18g,先煎,加制附子(先煎)15g。14剂。2018年1月3日三诊:口角歪斜明显减轻,耳后疼痛好转,偶有心悸,大便无殊,双侧鼻唇沟基本对称,右眼闭目尚可,舌淡、苔薄白,脉软略浮。前方麻黄增至20g,先煎,去僵蚕、地龙、制附子。7剂。半月后随访,患者诉口角歪斜已缓解,故未再复诊。

按:风痰阻于头面经络,故见口角歪斜,经气痹阻,故耳后疼痛,痰扰心神,故心悸,痰湿阻滞,津液不生,故大便干,苔腻,脉浮滑为风痰之象,四诊合参,属风痰阻络证,治以祛风化痰通络,故于三黄汤基础上合用牵正散(地龙代全蝎),奏化痰通络之功,桂枝、炙甘草定悸,生白术生津通便。病证方相应,故有良效,二诊因耳后疼痛未减,故加用制附子止痛,三诊因痰渐消散,故去僵蚕、地龙,疼痛减轻,故去制附子。

猜你喜欢
鼻唇口角僵蚕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保留口角轴唇颊瓣修复下唇缺损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打败鼻唇沟 恢复年轻光彩
两代人的不同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鼻唇沟双叶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容量提升理论指导下的鼻唇沟填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