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民生活品质下的食品安全

2019-01-05 23:23牛晓斌
农产品加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国民食品食物

周 岩,牛晓斌

(南京铁心桥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0 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我国古代到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食品安全的问题都深受百姓的重视。无论是坐在家里或者餐桌前,怎么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成为我国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也可以说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换句话说,食品安全与国家生命安全和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屡次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国民身心受创,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牵动着百姓的敏感神经。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规范食品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中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也有所改善。然而,国民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依旧缺乏信心,采用海外代购等方式来缓解焦虑不安的心情。事实上,这源于国民缺乏对食品安全的科学意识。国民对食品安全的理性意识对食品安全工作至关重要[1]。国民需要有对食物安全方面的科学判断,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从而不断提升鉴别技能,增强安全感。

1 食品安全的含义

1.1 何谓食品安全

安全的食品,字面理解起来可能是不被污染的、健康的、消费起来安全的食品。公众街谈巷议的“食品安全”究竟是什么呢?食品安全的官方解释意味着食品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它包含3个层面:第一,食品数量安全,指的是一个国家、地域能否对本民族基本生存所需的基本食品自产自足,即保障国民食物的底线;第二,食品质量的安全-国家(地区)提供的食品可以满足人类的健康所需,并且营养卫生,饥不择食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百姓更加关注如何保障食品质量不受污染、吃得健康放心;第三,健康膳食,这是食品安全的高层次要求,是指避免由于营养过剩或者营养缺乏而导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社会竞争压力倍增的今天,许多人饱受情绪变化无常和疾病反复侵扰的苦楚,都认为这些问题可能是摄入垃圾食品过量的原因。某些食物中过量的添加剂会导致食欲增加,容易造成暴饮暴食和肥胖,从而破坏人们营养饮食的多样化。

1.2 正确看待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曾一度令人恐慌:婴儿奶粉、瘦肉精、地沟油事件等。黑幕曝光后,各方企业的公关花样是千姿百态,鞠躬道歉、流泪忏悔。风平浪静过后,有公德心的企业痛改前非,道德败坏的依然如故,他们自己咀嚼着健康食品,却做着只顾销售业绩、不顾百姓健康的事情,老百姓却也依然买之食之。有人或许会说,这么大的国家出点食品安全问题不足为奇,这其中也不乏竞争对手之间的揭露、攻击,更不乏新闻媒体的炒作。但是当人们每日食用的主食都出现问题的时候,国民的心态是否依然能够淡然处之?

大多数的国民知道,主食——大米一般有3类,即新粮谷物、陈粮谷物和陈化粮[2]。所谓新粮,通常是指当年收获和加工所得的大米,陈粮则是指第1次储存期限超过了1年的大米,陈化粮最劣,它指的是经过储存后已经变质的粮食。因此,变质后的陈化粮价格相当低廉。目前,市场上陈化粮(变质大米)的价格一般仅为正常粮价的1/2,2元/kg左右甚至更低。据报道,这些“陈化粮”大多被一些非法商贩购去,对陈米进行重新“加工”,将它制作的如同新粮一样晶莹透明,以次充好,在市场销售。由于,变质后的粮食常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的毒性较大,威胁人类健康。摄入多种霉菌毒素的食物,严重时可导致人死亡。闻之无不让人胆寒。

农村人都知道用自家麦子磨成面粉,蒸出来的馒头是略发黄而不会是纯白。但有趣的是,消费者往往看到雪白的馒头有购买的欲望,白馒头供不应求;而不含增白剂的馒头却因为发黄、干瘪而无人购买。每当曝出有毒食品时,消费者都会异口同声地谴责黑心生产者,可是到了市场,大家依然会选漂亮好看的食品,依然会去黑心作坊购买廉价促销的产品。这是国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意识不充分。一旦曝出某事件,国民又会陷入恐慌而产生盲目排斥的行为。提起食品添加剂,人们会认为其百害而无一利。然而,食品添加剂有让食品保质期更长、增添食物的风味等功效,也能够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便捷,食品添加剂的产生及应用也在某些方面促进着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例如,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剂,可以让食物在运输保存的过程中避免生长过多有害微生物,与防腐剂相比,这些有害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更大[3]。人们谈添加剂色变更多的是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片面地理解添加剂都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原料,有致病致癌风险。事实上,只要食品添加剂应用得当,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其效果会则是利大于弊。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开展了大量的食品生产和销售。在互联网传播日益蓬勃的今天,某些曝光的案例会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引起国民对食品安全的过度担忧。然而,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它是系统的,也是复杂的,需要理性审视。我国的食品安全受多种因素影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产业素质问题。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加,但由于进入门槛低,大量食品加工生产企业规模小、分布分散、集约化程度低,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能力低[4]。第二是企业主体责任问题。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程度总体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及时避免那些不讲诚信、不讲道德的行业行为。因此,必须认真严肃处理从事非法活动的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以消除食品安全的危害。第三是消费结构问题。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方式转型升级,人们对加工食品和家庭外就餐的需要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吃饱,还要吃好,食物均衡的营养需求已成为食品安全的新课题。

2 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积极应对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责任。这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食品安全是很多人共同的责任。所谓共同责任,就意味着政府部门、消费者组织、食品加工企业要通力合作,保证食物供应全产业的安全。

2.1 在食品安全领域做到透明

透明是赢得信任的基础。首先,要完善食品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系统化的方式约束员工,并做到公开透明。除了专家意见之外,公开征求企业、消费者的意见,企业代表、消费者代表、媒体代表都给出各方意见,并进行文档记录,提出的意见以科学证据为基础,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其次,食品企业要做到透明公开。仅通过法律监管和风险管理是无法保证食品安全,食品由生产厂家生产出来,是生产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来生产出的食品,无论是原材料还是配料直到成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承担主要责任。食品生产厂家应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确保食品安全。再次,企业应该树立品牌意识。要有道德上的职责,创造品牌价值,用品牌来约束自己,提高生产效率,不断发展壮大。

2.2 提高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认识

所谓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有什么样的市场。消费者要学会自我保护,首先要增加有关食品的常识,如分辨保质期与保存期,确定食品品质,解读食品标签,准确区分无害食品、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等。举一个简单例子,消费者如何鉴别大米的品质。肉眼观察大米色泽时,可以抓一把大米,将其在黑纸上撒成薄薄一层,观察有无生虫和杂质,同时靠近闻闻气味。优质的大米通常是白色、匀称的,坚实饱满、光滑平整,很少破碎,没有杂虫、杂质,且有光泽,呈半透明状;透明度相对较差或不透明,呈现白色或淡黄色的大米为劣质产品。劣质大米在颜色上很多差异,表面呈现出绿色、黄色、黑色等,偶也会伴有结块或霉菌。在气味方面,优质大米具有浓郁的清香气味,陈谷新轧的米清香味相对比较清淡,而存放1年以上的米,只留有米糠味,香味消失。

对于国民来说,为了确保食品安全,还必须了解食品的来源和分销渠道。国民有时会片面认为吃当地生产的食品就是安全的,陷入一种认知误区。然而,就食品安全来说,当地食品未必比市场里流通的外地食品安全,外地食品与当地种植的食物具有同等的营养价值。此外,在购买食品时,要选择干净卫生场所,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确保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还有一条重要的措施,即食物多样化。这也是国民均衡营养的关键内容。人体所需全部营养不能仅靠某一种事物提供,想要达到均衡营养,满足营养所需,饮食就要多样化[5]。各种各样的东西都要吃,形成互相补充,这样既有利于营养搭配,又避免食品污染对健康造成的风险。再则,国民在选购食品时尽量选购品牌产品。现在的各种类食品大部分都已经有品牌了。品牌在一定意义上比较靠得住,来源也可靠,而且尽量去超市选购。大超市货源清楚,还有一定的检验措施来进行辅助性质的保证。当然,国民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食品安全常识,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例如,误食变质食物后,能够及时应对腹泻、呕吐等症状,将食品伤害降到最低。

3 结语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饮食和饮食情趣是国民对生活品质的基本要求和“诗与远方”。曾经,能吃饱是人们对生活的期盼。如今,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与日俱增,国民注重饮食花样的同时,越来越追求“吃得安全”。的确,吃得安全是国民美好生活的基本保障。食品安全进万家,幸福生活靠大家。如果每个食品生产者都做良心工程,每个消费者都能理性地识别假冒伪劣,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合理饮食,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和谐、美满。

猜你喜欢
国民食品食物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一直难忘
高地
"国民健康监测"专栏导读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