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涛 汤怀升 李大强
(1.谷城县林业科技推广站 襄阳 441700;2.谷城县林业局 襄阳441700)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大力发展油茶对于促进油料生产、缓解耕地压力、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油茶种子榨油食用降脂抗癌功效显著,营养保健功能居各食用油之首,被誉为“油中之王”,油茶果还可提炼生物柴油,在紧缺能源替代与新型能源开发方面极具价值。油茶植株常绿,花色艳丽,适应性强,具有隔离火灾、涵养水土等生态保护性能。发展油茶产业,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最终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油茶种植,土壤、温度、水分是重要的三个因子,气候的变化导致有些地区出现干旱,旱灾的危害及其严重,严重影响油茶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油茶,就有必要调查和分析各地的气候变化状况,只有这样,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减灾和抗灾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提高油茶生产效益。
下面以谷城县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入手,针对谷城县的气候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针对其旱灾情况提出油茶基地营建有效对策。
谷城县地处鄂西北,汉江中游西岸,地跨东经111°07′~111°52′,北纬31°53′~32°59′。全县版图总面积2553平方公里,地势为西高东低,地理格局为“八山半水分半田”,属秦岭、大巴山东延余脉与江汉平原接壤地带,最高点为西南部赵湾乡青龙山,海拔1 584 m,最低点为东南部茨河镇九道湾,海拔71 m,相对高差1 513 m。
谷城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常绿阔叶混交林自然带,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多方面的特点,为油茶等林木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关气象资料显示,20世纪前后谷城的气候为,年平均温度15.4℃,极端最高温41.4℃,极端最低温-19℃,无霜期233 d,年降水天数122 d,平均降水量961.7 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年日照时数1 894.2 h,日照率43%,大于10℃活动积温3 200~5 000℃。在进入21世纪前,除1997年出现一次较重夏旱,基本还算是风调雨顺。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谷城的降水、温度逐渐发生变化。
降水变化。谷城县近年来降水量等资料表明,全县近年来年降水量平均仅为932 mm,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213.3 mm。在一年之内,全县春季降水量明显呈现减少趋势,夏季降水量逐渐增加,秋季降水量和春季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但是减少的降水量却比春季的较多。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降水量的阶段性明显增加,个别季节降水量明显减少,而个别季节又成为了多雨的时期。汛期降水量增多的趋势特别明显。四季降水量明显的变化,导致了谷城县的雨日明显的减少,呈现减少的趋势,而暴雨的日数明显地增多,呈现增多的趋势。降水的明显不均匀,导致了秋旱和春旱的形成,严重影响当地的林业生产。如何降低干旱对林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成为谷城县林业人和造林业主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有必要急需解决。
温度变化。2011年谷城县曾发生百年一遇特大旱灾,2013年以来,谷城县在6年间3次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分别是:2013年8月16日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8月20日提升为三级应急响应;2014年7月31日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全县12个乡镇普遍受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100万元;2016年9月23日县气象局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8月中下旬以来,全县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15~20日出现一段连晴热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35℃日数为11天,极端最高气温38.2℃,部分地区超过40℃,大部地区持续无降水,气温偏高,截止9月22日,谷城出现特旱;2017年7月24日,襄阳市启动气象灾害(高温)三级应急响应,通报至7月23日市气象台已连续5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7月23日市区最高气温达到38.5℃,谷城县最高气温达到41℃。2018年,谷城县再次遭遇高温天气袭击,县气象台分别于7月19日、7月21日、8月8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以上数据表明,近年来谷城降水呈现季节分布不均、不合理、总体偏少,温度偏高、高温干旱恶劣天气频发等特点,对林业生产种植产生严重影响。
油茶不耐涝、不耐旱,谷城油茶发展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北缘”,这是对谷城发展油茶的“考验”。谷城县自2008年开始突破性、恢复性发展油茶产业,能够建成全国100个油茶发展试点县、中国油茶产业示范县,与先前的良好基础密不可分,也有过去相对风调雨顺的“天帮忙”。在新的气候条件下,了解了谷城县的降水量、温度变化后,就可以采用合理的科学技术,加强旱灾的防御措施。以下就针对谷城县干旱情况提出油茶基地建设应该采取的几个有效措施。
所选择油茶造林地必须是适宜油茶生长的地类,土层厚度在70 cm以上,土壤pH值5~6.5(有映山红、盐肤木、茅草等为主要酸性土指示植物),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脊薄的土壤不利于根系生长,缺肥,不保水。纵观几起油茶造林失败案例,原因大多是立地类型不适宜油茶生长。
选择良种壮苗进行造林。造林时间宜选在墒情好的阴天或晴天早晚进行落苗,小雨天也可趁雨栽植,大雨天土壤泥泞不宜栽植,宜雨后栽植,一定要回避高温或晴天。冬季栽植成活率较高,时间控制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进行,栽植后要浇足定根水,并覆草保墒防冻。苗木栽植时,使用吸水树脂或生根粉拌泥浆浆根,浆根时间20 min以上。
一是混交造林。油茶幼时喜阴,生长较慢,可以先与绿化树种混交套种,绿化树种大多高于油茶苗,幼时可为油茶遮荫,等油茶成林后再将绿化树移走。也可以与其它用材林混交造林,合理配置造林方式和密度。二是节水灌溉。资金能力较强的可以采取滴灌,在营建基地时或建后埋设滴灌设备。县庙岗林场油茶采穗圃、县造林公司珍珠泉油茶示范基地安装了滴灌设备,抗旱效果非常明显,成活率很高。三是叶面喷药,提高抗性。①在叶面喷施天达2116壮苗灵,1包配一桶水,可同时加配700分之一多菌灵防病;②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尿素1‰。以上喷施时间为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10 d喷施一次,总共喷2次即可。
一是就近修建坑塘及蓄水池,便于引水、蓄水进行抗旱;二是插树枝。5月中旬以前,在苗木的东西两侧,插3至4根杉树枝或松树枝,树枝高度以能遮住苗木为宜,直至9月底移除。不宜插阔叶树枝,阔叶树容易掉叶;三是点苞谷。在苗木西向,两行苗木的中间点1至2行苞谷(造林密度为2.5 m×2.5 m的逢中点1行;3 m×3 m的逢中点2行),苞谷株距为30 cm左右,点2行苞谷的行距为30 cm左右(各行离苗木中心垂直距离不低于50 cm),这样可以挡住东、西方强烈的阳光。治育林带的油茶基地,在育林带外沿点一行苞谷。也可采取在苗木四角50 cm处播种4株玉米,达到遮荫保墒的作用。点苞谷一般在4底前完成;四是搭遮阳网。沿苗木所在地的东西方向,在苗木上方搭建宽1 m(以苗木为中心左右各50 cm)、长为苗木行的遮阳带(也可一株一搭)。遮阳网用木桩和铁丝固定,木桩高度1.2~1.5 m,桩距以能防风吹倒为宜;五是覆草保墒,可将割除的杂草或者利用农作物秸秆覆盖在树苗周围,以利于夏季防晒保墒护苗。覆盖时,苗木四周10 cm不宜盖草,外围盖草厚度5 cm,盖草面60 cm以上;六是农林间作。在苗木生长幼期,可以实行农林间作,一方面发挥农作物遮荫作用,同时有利于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套种以矮杆豆类为宜,不应种植高杆和攀缘作物,以免影响苗木生长。在苗木周围1米范围内不能种农作物。
油茶生长慢,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栽后3~4年才能长高40~50 cm左右,特别是造林前三年,防高温炕晒仍是重要任务,在抚育时要把握好抚育时间。抚育时间:春季在5月1日以前(阴历3月中旬前),秋季在阴历8月中旬以后。夏季不能抚育,以免高温炕苗,这也是经历失败总结出来的教训。
县林业部门要适时开展油茶基地建设技术培训,提高林业技术人员的科学指导能力,提高油茶种植农户、造林大户应对干旱气候能力,科学防御、科学减灾。
干早的气候严重影响油茶种植生产,为了减少旱灾损害,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防御力度,促进油茶基地早成林、早见效,发挥基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