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伏邪”理论与恶性肿瘤的辨证施治

2019-01-05 20:59黄薇杨永王笑民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伏邪邪气素问

黄薇,杨永,王笑民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1 中医“伏邪”理论

“伏”字代表了由内至外的发越,因此,“伏”常引申为“伏匿”,在中医理论中常用于表达虽存在却未见的现象,即潜藏。“邪”在中医中一般为不正之气、不正之物,代指各种致病因素、病理物质及疾病实质等[1]。

伏邪理论最初在《黄帝内经》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记载:伏邪是一种潜在的致病因素,人体感受邪气,若正气不足,则容易导致邪气流连于机体之中,待时而发,待机而作,即谓之“伏邪”[2];《素问·生气通天论》载有:“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等[3]。这些有关伏邪的理论散见于《内经》各处,是后世研究伏邪的理论基础。在明清以前,有关伏邪的知识未有成体系的理论整理。伏邪常是医家意会,未经归纳的理论。明代医家吴又可在《温疫论》首次提出伏邪后,逐渐界定了伏邪的理论范围。伏邪主要包括伤寒、温疫、春邪、秋邪、时邪、温病、热病等证。清代医书《伏邪新书》中首次提出“伏邪”的概念,并对伏邪的疾病发生发展和伏邪中病的辨证要点做了很深刻的阐释[4]。

伏邪分为广义伏邪和狭义伏邪。广义的伏邪特指一切伏而后发的邪气,是一种特殊的疾病类型。如七情内伤、饮食不节、痰浊瘀阻、血瘀、内毒等均可以称为伏邪,也包括伏气温病。伏邪在发病原因上与许多杂病的致病之因有相关性,如疫疠之气、血瘀、痰浊、气滞、食积、虫积及六淫等,皆可谓之“邪”。狭义的伏邪指伏气温病,即外邪侵犯机表,正气虚弱,不能透发毒邪,邪气循经络穴位而行,进而得以伏匿与体内,或伏于膜原之中,或伏于肌腠,或伏于肌核,或伏于脂膜,逾时而发[5,6]。

2 中医“伏邪”的分类

2.1 外感伏邪

自然界中邪分异气侵袭人体,如此时机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则人体安然无虞;但是,有的人外感受邪后,此时如正气不足,无法抵御毒邪之气则会当即发病,但更多却是正邪相搏,当时可能不会发病,但到正气虚衰时可以引起疾病发生。这种过时而发病的邪气皆可以称为外感伏邪[7]。外感伏邪主要包括,伏气温病,伏气寒病和外感疫疬之气。

2.1.1 伏气温病

《黄帝内经》也是伏气温病的理论源头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热论》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都是为后世伏邪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8]。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开始提出伏气温病之说,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成无己认为此种疾病是冬季感受寒邪之气,潜伏在经络之中。认为此邪不会立即发生,待至春分以后发生的温病。[9]”《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温病脉证并治》云“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不病温。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乃发为温病,名曰春温……名曰冬温[10]。”以此为基础,伏气温病影响着后世医家。明清时期,伏气温病理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多位医家对此理论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著名温病大家王孟英就强调“伏气温病,自里出表,乃先由血分,而后达于气分”;吴鞠通也对伏气温病有很深的见解,并体现在其著作《温病条辨》记载;叶天士也系统记载了因伏气所致各种疾病的诊治方法。这些都使得伏气温病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

2.1.2 伏寒化温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阐明了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均可以内伏进而成为致病原因,如《素问·疟论》所言:“因遇大暑……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认为冬寒之邪藏留于筋脉骨髓,至春而伏阳引发温疟。受《伤寒论》的影响,各医家起初认为外感伏邪以寒毒为主,如王叔和就曾提出“寒毒”理论,曰:“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也提到:“重感于暑,到夏则为热病……重感于湿,则秋变为疟痢;重感于寒,到冬为伤寒。[11]”

《伤寒总病论》:“伏气为病,谓非时有,暴寒而中人,伏毒气于少阴经,始虽不病,旬月乃发”[12];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强调曰:“伏温内发,新寒外束,有实有虚,实邪多发于少阳膜原,虚邪多发于少阴血分阴分。”所论均赞同伏寒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转化成伏温,并对感受伏邪后的发病季节、伏邪潜匿时间、伏邪所在部位等理论有所延展。

2.1.3 外感疫疬之气

疫疠是指具有传染或流行特征而且伤亡较严重的一类疾病。《素问·遗篇·刺法论》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温疫论·原病》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疫疬之气因其致病性和传染性极强,大多数时候受染而立即发病。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人体遇到的疫疬之气超出人的耐受范围之限度,正气难以抵抗外邪,就会感染疫气而病。若正气充足,可能会邪过后发病,此时疫疬之气可以称作伏邪。正如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指出:“至春又被积寒所折,毒气不得发泄,至夏遇温热,温毒始发出于肌肤,斑烂隐疹如锦文也”。阐明了外感疫疠气也可能成为伏邪伤害人们的健康[13]。

2.2 杂病伏邪

除了外感伏邪,杂病伏邪发生的种类也比较多,《伏邪新书》指出:“感六淫而即发病者,轻者谓之伤,重者谓之中;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以此为理论指导,任继学教授创立了杂病伏气学说[14]。

2.2.1 先天伏邪

人生命之初,是由父精母血孕育结合而成,从人的生命初始到成长为人的阶段,是人的先天阶段[15]。先天伏邪亦称“胎病”,意思是源自于母亲孕期期间的病证。《素问·奇病论》云:“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子发为巅疾也”如小儿癫痫就系先天禀赋不足的病症。这是较早论述孕母先天之邪的记载[16]。临床上有患者遗传有父母的先天毒邪,潜匿体内,经过母子血液传接,遇到婴幼儿身体正气虚弱之时,最终诱发疾病;另外由于先天禀赋不一,后天五脏失养,血脉不和,故体内自身毒气,潜匿于体,伺时而发[17];最后是,孕育后代的母体个人的饮食起居以及情志等因素均容易造成先天伏邪留聚[18]。如已有临床研究证明,母亲如有抑郁或遭受应激感邪刺激后,结果对子代的行为方面均可产生有负面的影响,并且与子代多发的情志病证有相关性[19,20]。

2.2.2 内伤伏邪

古代中医文献记载中,“伏邪”可由多种因素引发,如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情志不逆等,均可使正气受伤,而致伏邪由里而外发为病[21]。《素问·举痛论》认为气机紊乱则百病可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提示情志不畅、劳逸无度则容易导致气机升降失调,气血津液输布会发生障碍,产生气滞、血瘀、痰凝、湿聚、毒结等伏邪,伏邪内生而容易发病[22]。《名医别录》“龙骨,主治心腹烦满,夜卧自惊,恚怒,伏气在心下,不得息,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脏”[23]。侧面证明了在陶弘景时代,因情志引起伏气之病已经发生,并且有药物能治疗此种症状;《症因脉治·饮症论》记载哮病之因为“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24]。恶性肿瘤病人往往存在过劳,饮食不节,营养不良,情绪受伤等内伤因素,美国伊丽莎白证实了营养不良会引起细胞的端粒变短而使细胞变异产生癌变[25]。另有学者提出端粒长度可预测BRCA2突变携带者患乳腺癌的风险[26],端粒整个健康的周期是由遗传和营养确定的。从而间接印证了肿瘤由于正气内伤导致邪伏于里而发病的学说[27]。

2.2.3 驱邪未尽之伏邪

《素问·热论》中论述“热有所藏”之遗证,因热病之后,脾胃气弱,多食不化,谷气之热与遗留之热搏结,“故有所遗也……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指出在有外感或内伤,因为未有全部驱除伏邪,而残余之邪气经过一定时间的隐匿后同样可以导致疾病复发或产生新的症状。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具有一定时间累积的过程,也正是这种特性决定了肿瘤较大程度上与中医伏邪理论相似。一般情况下,恶性肿瘤的演变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潜伏过程。如长期的机体营养不良、精神生活压力过大、情绪起伏过度异常以及过劳和自然规律生物钟相逆的熬夜,其中不少恶性肿瘤病人通常具有一些共性如:长期顽固性失眠和长年的便秘。长期失眠能使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导致正气不足;便秘会导致体内肠道菌群紊乱,便毒无法及时外排。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导致伏邪流于体内而无法驱除。此时伏邪是一种潜在的致病因素,人体感受邪气,若正气不足,则疾病就易复发。刘嘉湘教授也指出“从中医角度看,在肿瘤的发病及进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伏邪的因素,如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作为肿瘤早期及术后复发与转移的重要因素与中医的“伏邪”理论不谋而合。肺癌术后患者的实体肿瘤虽然被切除,但在现有条件下不能被发现的微小病灶(血液中的CTC)仍继续潜藏体内,成为日后复发转移的种子,一旦遇到适合的“土壤”则迅速发病而成为临床可测的病灶,并可多处转移。待影像学诊断出现明确指征时,临床治疗已十分棘手”[28]。

临床伏邪产生的原因常常是两种或三种情况兼而有之,既有外邪深入体内,又有内伤湿、火、痰、瘀内伏,导致疾病缠绵难愈。伏邪是否发病与两个因素有关:第一、“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人体藏精,正气存内,正胜邪,邪不发病,正气亏虚,正不胜邪,邪气内侵弥漫,正不胜邪,宿疾发作。第二、新感外邪可引动内里伏气再次发作。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规律就是伏邪致病的过程。恶性肿瘤早期也就是伏邪发病初期,具有隐匿性常常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但一旦发生则久羁不去,并且也有“伏邪”因外邪引动反复发作的特征。恶性肿瘤发生的原因,即为伏邪的病因(寒邪所客,邪气闭郁;阳虚阴结)。伏邪的六大特性(虚处受邪,伏邪伤正;伏邪日久化热;易致痰浊、血瘀;挟湿、化饮;其性善行、易于流散;伤阳耗阴、噬气血,致体枯极)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机体生命终结的病机[29]。

3 中医对恶性肿瘤的认识

根据研究,恶性肿瘤的发生、复发和转移与患者体内的循环肿瘤细胞、休眠细胞及神经内分泌网络有很大相关性。当体内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时或者失调时,体内循环肿瘤细胞、休眠肿瘤细胞会进入体内播散,此时,就会有罹患肿瘤或者肿瘤复发的危险[30,31]。恶性肿瘤的发生、复发和转移与伏邪理论的相似之处,伏邪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邪盛而正衰,“毒自内生,深伏血道,内藏脏腑,流注全身,伺机为患,正盛则伏而不发,正虚则出而为病”[32]。并且已经有学者提出,免疫功能系统和中医讲的“正气”有很强的一致性[33]。中医学理论来讲,恶性肿瘤病机概而言之不外“虚、毒、痰、瘀”四种,四者之间常相互夹杂、相兼为患。在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中医药可以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存活质量,甚至是延长患者的生命。中医药可以以多种手段和方法来治疗恶性肿瘤[34]。

4 基于“伏邪”理论论治肿瘤

4.1 直捣膜原,和解少阳

伏邪一般都曾由受到外感或七情内伤后形成。肿瘤患者大多都有一段长久的外感或七情内伤病史。要根治肿瘤首先要找出形成恶性肿瘤的的病因、病机,据此可以将伏邪引出体外。《瘟疫论》云:“所谓温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外淫于经”[35]。治疗伏邪“伏膈膜之下”的疾病,应疏利邪气,使病邪透出膜原,毁其巢穴,临床多用小柴胡汤等方。

4.2 祛邪外出,畅通出路

《素问·热论》:“盖寒邪薄于肌肤,阳气不得发越,乃反怫郁,而为病热”我们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因势利导袪邪,做到痰、瘀、毒并治。如果伏邪日久,肿瘤会阻碍气血,引起血瘀,或伤及脏腑,阻滞气机,应调畅气机,给病邪以出路,疏利三焦,畅通出路。如常用瓜蒌、大黄通肠腑,车前子、瞿麦、泽泻等利小便泻膀胱,保持病邪出路畅通。

4.3 分消伏邪,随证而治

叶天士善用分消走泻之法,用辛开苦泄之品,开上,畅中,渗(导)下,从三焦分治,使湿邪与热邪分隔而解之。在《温热论》中对湿热相挟为患的疾病,首当祛其湿邪,湿去而不与热邪相搏,则邪热易祛,辨证分治十分关键。恶性肿瘤治疗也是如此,如肺癌,因并发症不同从而治法有明显的区别,如伴肺部感染,导致气急气喘加重,则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鱼腥草、枇杷叶、金荞麦等。伴胸腔积液加猫人参、龙葵、川椒目、猪苓、泽泻。如伴有肺阴不足可合用沙参麦冬汤。伴有肾虚不纳气喘者合用肾气丸,加用山茱萸、莬丝子、紫苏子等。

4.4 虫药通络

肿瘤性恶极具侵袭性,它多伴有痰瘀,湿浊,瘀血和经络不通,虫类药物对散结,化瘀,行气,通络止痛具有极好的治疗作用。全蝎有较强的攻毒散结疗效,在肿瘤治疗中与蜈蚣、僵蚕、蜂房、土鳖虫、蟾皮、三棱、莪术等配伍使用,对于肿瘤晚期有较好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鲜壁虎冻干粉,可降低H22肝癌细胞和抑制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4.5 未病先防,顾护正气

邪气留连的机理是正气与邪气相抗争的过程中达到的一种暂时平衡状态,正气无力驱邪外出,邪气无力聚集到发病阈值,或正邪交争的程度较低,还未有临床症状表现,并且不论正气力量强弱与否,邪气或癌毒积聚超过一定阈值就会爆发。此时,使用中医药对于肿瘤患者的正气顾护变得异常重要。面对复杂的恶性肿瘤病因,如果我们仅仅是从分子、原子等现代生物微观层面来考虑的话,通过化疗和放疗等各种手段不遗余力的将癌细胞和致癌因子清除,与此同时,人体自身的免疫力系统也会受到破坏,免疫系统被破坏后,机体对于致癌因子的抵御能力更加脆弱,此时肿瘤就更加容易转移。免疫系统和致癌因子就是中医上讲的正邪观点。此时顾护正气就是对机体的一种保护,能够在正邪相争的时候,促使正气战胜邪气,以防肿瘤转移或复发。在肿瘤发病治疗初期,肿瘤治疗应扶正袪邪兼顾,做到痰、瘀、毒并治,而毒邪未发之时预防更重要。潜伏期应对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进行合理调整。此种观点也就是中医上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在肿瘤中期或活动期应以清热解毒抗癌为主;缓解期则以益气养阴,标本兼顾,根据病位、病性,辨证与辨病结合,透邪于外或祛瘀于内;在肿瘤的晚期,正邪失衡,扶正为主,兼以祛邪[36]。

4.6 邪伏脏损,补泻相益

正虚是邪伏的病理基础,病邪常常伏于正气亏虚之处,正所谓正虚之处,即是容邪之所。同时邪能害正,损伤脏腑,而导致脏腑气血阴阳虚损,故扶正治虚与疏利透邪两顾是非常重要的。正气不足是肿瘤和伏邪的潜伏期根本原因,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往往在中期或发现肿瘤这一刻,脏腑己有明显的损伤,也会有器质性变化,因此在不同的阶段,扶正极为重要。肿瘤的发病过程中,有时患者会出现气虚发热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用补中益气汤来扶正,并且会用一些抗癌的药物进行防治癌毒。脑瘤和脑转移患者也会用到补阳还五汤或肾气丸,同时会加大天葵子、壁虎、全蝎、地龙、僵蚕祛风活络。在祛邪的过程中,不忘扶正。

4.7 外治逐邪

针刺疗法在很多疾病治疗中都有不错的疗效,尤其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通络逐邪被广为使用,针刺不但起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有时具有调和气血的作用。使患者正气充盈,邪气离散,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其特点是无副作用,简单易行,疗效迅速。针灸不仅通过这一手法调整经络,更是利用针灸的功能使卫气、营血、元气达到阴阳平衡,其作用效果与中药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调整的精、气、神具有一致的效果。在肿瘤治疗中应用中医伏邪理论,通过使用针刺疗法能够预防转移,防止复发,是长期治疗方案。刺血疗法是另一种中医治疗的传统方法,通过对特定部位,穴位或脉络,经透皮刺激令瘀血、邪毒外泄,令局部或整条经络,甚至经络所代表的脏腑气血运行得以通畅,阴阳平衡,此广泛用于各种伏邪或瘀结疾病。艾灸疗法在伏邪疾病治疗中极为广泛,主要用于针药所不及之处。其具有一补阳,二化阴,三提高免疫力,四令肿瘤毒性外泄,从而使肿瘤的癌毒不能聚集。

小结

目前,对于伏邪的认识已经不再是曾经狭义的温病伏邪,而是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致病邪气。伏邪是多种疾病的病因,其发病隐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应用伏邪理论,根据病位病性辨证论治,可进一步指导肿瘤治疗。

猜你喜欢
伏邪邪气素问
李忱主任从“伏邪成瘀”论治DKD理论经验*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寻找伏邪的蛛丝马迹
《黄帝内经》伏邪理论探析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tion laws of aromatic Chinese medicines in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based on data mining
任继学依据伏邪理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幸福来自感动
别轻易拔罐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