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2019年第3季度主要工作简报

2019-01-05 19:56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
中国蚕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蚕试验站配套技术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

“省力高效大棚条桑养蚕配套技术”被推荐为2019年度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人工饲料岗位、烟台综合试验站、原泰安综合试验站、桑树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团队,联合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和有关示范县,经多年研究取得的技术成果“省力高效大棚条桑养蚕配套技术”,经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会同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评议论证,被遴选推荐为2019年度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于2019年9月23日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并组织推广应用。2019年度山东省共遴选出70项农业主推技术,“省力高效大棚条桑养蚕配套技术”是蚕桑行业的唯一一项主推技术。

“省力高效大棚条桑养蚕配套技术”主要集成了全年大蚕大棚条桑育、桑树截枝留芽轮伐条桑收获、桑树草本式栽培全年条桑机械收获、方格蔟简易自动上蔟、养蚕大棚蚕-菜或蚕-菇复合经营增收等省力高效配套技术。该配套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栽桑养蚕生产模式,具有以下优势:(1)省工省力,减轻劳动强度;(2)采用桑树草本式栽培技术,可实现速生丰产;(3)有利于实现大蚕饲养、桑园管理、桑叶收获的机械化;(4)可进行蚕-菜、蚕-菇等复合经营,增收效果显著;(5)养蚕大棚建造容易,成本低;(6)促进养蚕业由小农经济向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规模效益。该配套技术成熟实用,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土地生产力,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现已在山东省蚕茧主产县建立了多处示范基地,进行了多年示范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人工饲料岗位 崔为正供稿)

桑叶点绿“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科研人员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为弘扬海上丝路文化,推动我国热区(热带、南亚热带)蚕桑产业发展,自2017年开始,推行“桑树点绿南海诸岛”计划,将桑树引种在南海岛礁之上,成为海上丝路文化的实物名片。

目前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科技人员已经在南海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永暑岛、美济岛、渚碧岛、永兴岛、晋卿岛、甘泉岛、鸭公岛、羚羊礁、银屿等9个岛屿种植桑树150余棵,成活率85%,基本掌握了热带岛礁桑树种植技术,为进一步实现岛礁绿化、固沙护堤、涵养水源提供了新的植被资源。海口综合试验站计划在南海有人的岛礁上都种上桑树,用桑叶点绿“海上丝绸之路”,促进海南自由贸易岛建设、绿色生态岛建设。

(海口综合试验站 王树昌供稿)

广西大力推进人工饲料育养蚕研究并取得初步进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品小蚕共育率在80%以上,年产值7亿~8亿元,约有3 000家小蚕公司,生产商品小蚕质量的高低对广西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影响巨大。但是目前广西的小蚕公司规模大小不一,小蚕质量参差不齐,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广西商品小蚕的发展,同时蚕农买到的商品小蚕带病等问题也是导致养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教授鲁成的大力推动下,广西根据蚕桑产业发展的需求,扎实推进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的实用化研究,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于2019年4月与广西桑蚕产业创新团队(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在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家蚕人工饲料配方及人工饲料加工工艺、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攻关,并签署协议。随后,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于2019年7月成立了“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研究项目攻关小组”,并聘请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教授鲁成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人工饲料岗位科学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崔为正为技术顾问,开展饲料配方、加工工艺和配套饲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2019年广西首对人工饲料适应家蚕品种“桂蚕5号”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小蚕阶段饲料饲养效果表现优异,为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品种支撑。目前广西主要在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技术方面进行研究与试验示范,根据广西各蚕桑市县对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实际需求,现已在南宁市、来宾市和柳州市设立试验示范点,开展中试试验。通过在广西开展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希望可以提高广西商品小蚕的规模化、规范化、工厂化、省力化程度,保障商品小蚕质量,为广西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质商品小蚕,提高蚕农养蚕的成功率。

(抗逆品种改良岗位 林强供稿)

跨体系合作 谋产业新篇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湖州综合试验站结合蚕桑资源多元化循环利用技术研发与应用这一体系重点任务的实施,与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湖州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浙江省淡水研究所科研团队成员一起合作,为蚕桑资源在湖州桑基鱼塘新型高效生态循环利用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效益提升谋划新的研发内容。

湖州自古以来就是全国淡水鱼养殖基地和蚕桑重点产区之一。2017年11月,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合作双方团队成员针对目前淡水鱼在高密度饲养和配方饲料喂饲条件下造成肉质差且易发病的现状,反思过去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最基本的塘中养鱼→基上植桑→桑叶饲蚕→蚕沙或其他废弃物喂鱼→塘泥肥桑这一鱼桑生态循环模式,开展了以桑叶资源作为淡水鱼配方饲料的优化组分对四大家鱼之一的草鱼饲料配方调整的探索和实践,先后复配了添加3%~4%桑叶粉的专用草鱼饲料,在南浔区菱湖镇盛江水产家庭农场进行了试验示范,经过2个多月投饲对比试验的抽样调查显示,草鱼的品质和效益已明显提高。通过试验示范信息的反馈,加工复配桑叶粉专用鱼饲料的浙江经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投入批量生产,以供应水产养殖户对复配桑叶粉专用鱼饲料的需求。

(湖州综合试验站 费建明供稿)

猜你喜欢
小蚕试验站配套技术
南充综合试验站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攀西蚕区小蚕共育质量的提升措施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南充综合试验站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荣成市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及其配套技术总结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赴山西调研
隧道施工中的机械设备配套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