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如达
(浙江省温州市种子站,温州325000)
黄栀子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又称为栀子、山栀子、客家人叫做“黄果”。果实味苦寒,有清热、泻火、凉血、散瘀等功效,是我国大宗传统中药材,临床上是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的首选药物。含有黄色素,可提炼天然色素,用作食品添加剂和制作化妆品的原料。浙江省为全国黄栀子传统产区,其主要分布在浙南一带。黄栀子在温州有多年栽培历史,又称“温栀子”,与温郁金、温山药和温枳壳并称为“四大温药”,是温州传统道地中药材之一。2018年温州市中药材行业协会正在申请黄栀子农产品地理标志,已经通过了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审核,目前正上报农业农村部。
黄栀子种植历史悠久,1700年前东晋文学家、旅行家、道家、永嘉郡太守谢灵运在《游名山志》中记载:“楼石山多栀子”。楼石,今名流石,在温州市苍南县藻溪镇,这是温州栀子最早的记载。此后就有很多关于温州栀子的记载,南朝道教、思想家和医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曰:“栀子处处有”。曾曰:“解羊踯躅毒,(按)栀子皆六棱”。南宋政治家、诗人王十朋,温州乐清人,留下《咏栀子》:“禅友何时到,远从毗舍园,妙香通鼻观,应悟佛根源”的诗篇。明·万历《雁荡山志》收录了栀子栽培生产,曰:“山栀,花气浓香,降火,通利三焦,并作染料”。长期以来,泰顺、平阳和苍南部分山区居民都将栀子树列入分家的财产分配项目中,足见栀子在本地农民心目中的经济地位。
黄栀子以干燥成熟的果实入药,其味苦、寒。在温州至今还保留着用黄栀子、黄柏和糯米饭配伍治疗黄疸肝炎的用药习惯,而且效果奇佳。作为武术之乡,温州很多民间拳师保留着将黄栀子用于跌打损伤外敷药的传统。温州地区还将黄栀子作为食品染料,制作非遗美食九层糕、平阳黄年糕,还用于腌制萝卜等。
据温州市中药材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底全市栽培黄栀子面积约0.37万hm2,辐射带动农户1.2万人,年产黄栀子鲜果4162.5万kg左右。黄栀子主要种植在平阳、苍南、泰顺、永嘉等山区,种植规模相对较小,种植分散,其中6.67hm2以上的种植基地有78个。浙江星光农业公司、永嘉县科兴林业种苗场、温州市拓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泰顺县泰力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龙头企业或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规模较大,其中浙江星光农业公司在温州市拥有标准化生产基地286.67hm2,年产栀子鲜果322万kg左右。2018年入选“浙江省道地优质中药材示范基地”,是入选的30家从事中药材种植基地公司中,唯一的黄栀子种植示范基地。永嘉科兴林业种苗场先后从国内引进了10多个黄栀子品种,开展试种和繁殖。并采用单株无性繁殖、提纯和复壮,成功培育出黄栀子优良新品种玉香,2011年通过浙江省林业厅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适应性强、生产快、产量高、品质优,栽培第2年就开花结果,每株产果1~2kg,4年以上成年树可产鲜果3~4kg,平均产量可达1500kg/hm2,比普通品种增产33.5%。目前,该公司正加快繁育更多优质种苗,扩大示范推广力度,在永嘉、平阳、苍南、文成等地累计推广品种667万hm2,有望更新老品种,全面提高黄栀子产量和品质。
温州黄栀子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阶段。浙江星光农业公司、永嘉县科兴林业种苗场和温州市拓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年收购鲜果约1500万kg,占全国总产量的20%左右,温州成为了中国栀子鲜果交易集散地。全市黄栀子生产经营主体在中药材行业协会的基础上还自发组建了栀子花产业联盟,延伸栀子产业链。在中国中药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农科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南京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技术支撑下,除栀子中药饮片外,还开发生产了栀子花纯露、栀子花精油等系列化妆品和栀子籽油、栀子茶等系列食品,且在省、市农博会上多次获得金奖产品等荣誉,深受消费者喜爱。
浙江星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内种植规模最大和产地加工能力最强的黄栀子加工企业,拥有多层网带式烘干生产线2条,集中供热式烘干炕4个,参与了国家发改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栀子饮片标准化研究项目,负责黄栀子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并建立了质量追溯系统。永嘉科兴林业种苗场系从事黄栀子种苗培育和生产一体的企业,分别与浙江省佑利医药有限公司和温州大宇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签订黄栀子收购合同,又与农户订立收购合同,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近几年,平阳县、泰顺县和苍南县每年以栀子花为题开展文化旅游节,累计吸引5万余名游客休闲观光,挖掘了黄栀子的文化内涵,拓展了黄栀子的农业功能。栀子花作为山珍名菜,脱水栀子花销售价格可达50~60元/kg,有时供不应求,深受市民欢迎。
3.1市场风险大温州黄栀子产业还是以第一产业为主,产业链短。种植户以销售栀子鲜果为主,对市场价格没有议价能力,鲜果价格是由采购商说了算。黄栀子鲜果流通和价格走势机制不健全,波动大和不确实因素较多,市场风险大。
3.2加工能力不足全市只有浙江星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温州市拓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从事生产加工,共有黄栀子烘干厂房7个,年烘干黄栀子鲜果占全市产量50%以下,烘干黄栀子鲜果能力不足,还有将近一半的栀子鲜果需要外销。
3.3品牌宣传不够黄栀子属于小众农业,特色农业,为温州中西部山区的留守农户带来的增收效益还是明显的,可成为产业扶贫项目之一,将助推温州乡村振兴战略。在政府品牌宣传方面,只有温州市农业局正为黄栀子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和个别县举办栀子花节进行宣传。政府主管部门在区域品牌宣传方面缺少资金投入,企业缺乏开拓市场能力和有效营销措施。
3.4研发能力弱一是从事黄栀子生产经营企业以烘干果为主,规模小、深加工少、产业链短。除浙江星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生产了栀子花纯露、栀子花精油等系列化妆品和栀子籽油、栀子茶等系列食品外,其他企业停留在烘干层面,产业链短。二是人才缺乏,研发能力弱。在深加工方面,特别是在栀子籽油提取、栀子花纯露和精油的功效临床研究及标准制定等系统集成技术还是空白,在黄栀子烘干技术研究和新品种开发等方面明显不足,企业严重缺少人力和财力。
4.1制定扶持政策,支持产业发展黄栀子是四大温州道地中药材之一,产业前景广阔,种植黄栀子将促进山区农民增收,是产业扶贫最有效途径之一。相关部门应大力开展调研,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在建设高质量示范基地、栀子价格指数保险、区域品牌宣传推广、厂房建设改造、提升企业加工能力和科技研发等方面给予扶持,进一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4.2加强技术培训,推广应用高产栽培技术温州从事种植黄栀子农户较为分散,栽培技术水平低。规模生产加工企业应定期组织农户开展黄栀子配套栽培技术培训。政府部门通过下派科技特派员蹲点技术指导,创建标准化示范生产基地,宣传和推广黄栀子高产高效栽培适用技术,提高黄栀子产量和质量。
4.3加强品牌宣传,提高市场竞争力组建黄栀子花产业联盟,在争取成功申报黄栀子农产品地理标志基础上,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以政府名义在各县轮流举办栀子花文化节,在南塘中医药街区设立展示窗口,宣传和提高黄栀子知名度,扩大区域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4.4加快烘干房建设,提升加工能力温州烘干黄栀子鲜果能力仅占鲜果生产量50%,加工能力远远不足。需在平阳、苍南、泰顺各建设1个烘干能力500万kg的栀子烘干中心,提高栀子鲜果烘干能力。重点扶持生产加工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开发食药两用新产品,拉长黄栀子产业链,降低黄栀子种植风险。
4.5拉长栀子产业链,挖掘综合价值黄栀子是药食两用资源,未来在大健康产业中除了用于中药外,还可利用花果的功效开发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一是黄栀子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增加资金投入,改造和提升加工研发能力。二是积极引进人才,提高研发能力。三是联合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发栀子饮料、栀子保健品等高技术含量产品,如栀子茶、栀子浓缩液、藏红花素口服液、栀子食用油等功能性食品系列,研发栀子纯露、精油等美容美妆系列。四是政府部门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科技型企业,建设新项目,积极开发黄栀子在医药、生态农业、旅游业、食品加工业等产业链,进一步挖掘黄栀子的综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