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虹
(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镇畜牧兽医站,福建 南安 362308)
在猪养殖过程,猪瘟会对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为进一步提高对于猪瘟的防治效率,本文深入实际,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
现阶段,大部分猪养殖场集中于偏远地区,受多种条件的限制,难以扩大规模,管理水平难以提升。大部分猪场属于开放式养殖场、成本低、安全系数低,难以杜绝瘟疫传播。部分检疫防疫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疫病传染面积不断扩大,社会效益、经济收效均受到影响。
基层免疫流程不规范,严重制约了免疫效果,免疫剂量的选择同时对免疫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免疫剂量不足时,将导致免疫效果不理想;免疫药剂混合时,将增加猪瘟及其他疾病的患病率,难以达到想防疫效果,大大增加了疫病防治难度。
基层养殖,缺乏人才、设备、资源、资金等,动物防疫能力水平较低,饲养人员缺防疫专业型,部分防疫形同虚设,效果不佳,防疫力度不足。除此之外,养殖户本身忽视防疫的重要性,严格限制了防疫工作在基层的发展效果。人员条件受限、病猪入的现象不能完全杜绝,易引发小范围猪瘟。
养殖户必须要重视并保证猪舍卫生环境,及时清理,严格落实防疫制度。第一,对猪舍进行封闭式管理,保证每位进出猪舍的工作人员都消毒清洗;第二,将猪舍内废水、排泄物及时清除,空气保持清新、湿度温度适宜,保证生长环境舒适健康;第三,重视区分成年猪、仔猪生长温度的不同,成年猪温度较低、仔猪温度较高,断奶仔猪在温度较高环境中,保证其食欲、增强抵抗力,避免腹泻,降低呼吸道感染率;第四,加强通风,降低有害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避免高温细菌,防止干燥增加灰尘,减少猪呼吸道接触细菌病毒的机会;第五,及时清理猪排泄物,避免细菌病毒滋生,保证粪便存放地远离猪舍。
加强猪瘟防治的重要内容就是强化免疫工作的质量,及时、妥善、恰当进行疫苗运输与保管,在专业指导下及时、正确的注射疫苗,提升并定期检查猪免疫抗体。根据猪瘟流行特点、常见疫病种类等选择最佳的防治疫苗。当暴发猪瘟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好猪的免疫工作对防治猪瘟有重要作用,为了保证疫苗质量,疫苗要妥善运输和储存,防止疫苗失活,同时在专业兽医指导下,正确使用疫苗,并定期检测猪免疫抗体水平。常见猪瘟脾淋苗等紧急免疫防治,同时可通注射适量转移因子缓解疫病程度。值得注意的是,过量注射疫苗可能加重猪瘟,潜伏病原隐患。因此在进行疫苗接种时,应择优选择国家批准药物,在有效期内即时接种,禁止混合同时使用多种疫苗,避免疫苗间彼此互相干扰影响,降低药效。在完成疫苗注射前,应当对疫苗包装、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等内容进行严格检查,详细记录猪瘟、呼吸饮食状况等,认真清洗注射部位、器具,仔细消毒,保障每猪一针,避免交叉注射防止感染。
为了有效提升养殖户对猪瘟防疫工作的重视应当强化基础宣传工作,通过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影响力,提升养殖户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度,带动养殖户发挥积极性,自觉、主动参与防疫工作。政府等部门可组织专业兽医进行防疫知识的讲解,提升猪瘟防治的有效性。利用答疑解惑、技术讲座等方式,对用户进行专业的讲解,提供指导性以及技术讲解。畜牧兽医站防疫工作人员应当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强化防疫水平,提升防疫意识,加强落实日常检疫工作,杜绝不合格猪体进入饲养场,对患病、病死猪体进行严格的规范化处理。通过加强宣传,强化养殖户的饲养管理工作,重视自繁自养模式,择优选择优良品质进行饲养,控制养殖来源,引种前注意控制疫病,引种后注意隔离观察,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