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2019-01-05 17:59赵艳群赵金瑞赵文忠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榆林市马铃薯补贴

赵艳群,赵金瑞,赵文忠

(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陕西 榆林 719000)

1 发展现状

1.1 马铃薯绿色防控技术发展及其推广情况

通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全市已建成16个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主要分布在各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和种植大户基地。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年均实施面积约3 700 hm2,其中生物防治2 000 hm2,物理防治1 700 hm2。主要推广农业、物理、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四大类绿色防控技术。即种植适宜本地生长的抗病脱毒种薯,如青薯9号、陇薯7号,适期早播降低晚疫病的发病率,合理轮作减少土传病害的积累,加强水肥管理;安装杀虫灯并悬挂黄板,以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增加生物农药的使用,如中生菌素、哈茨木酶菌等;加强病虫调查与测报,科学安全用药,推广优质新型化学农药。目前认为采用一次非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即为绿色防控,这种统计方法也导致了绿色防控工作的简单化和粗放化。为了扭转这一局面,2018年榆林市植保植检站开展了无公害马铃薯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的试验研究,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绿色转型。

1.2 无公害马铃薯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榆林市植保植检站在靖边县东坑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建立了无公害马铃薯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点。无公害农作物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以环境友好为导向,在农作物整个生长期间,以化学防治为主,结合多种防治技术综合防控病虫害,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防治措施对环境的不良影响[2]。榆林市植保植检站在综合调查基地环境、气候特点、种植品种、常发病虫害、农户防治习惯等情况的前提下,科学制定绿色防控技术方案,并在实践中加以调整完善,从五月下旬播种到九月下旬收获,进行全程绿色防控。该示范田在实施农业、物理和生态防治的同时,示范生物农药8种,农药用量减少28%,产量达46.5 t·hm-2,病虫害发生整体较轻,天敌种类和数量较多,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2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1 绿色防控技术不过硬

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示范较多,但普及率仍然不高,技术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三点:一是绿色防控技术较少,没有成熟的技术规程。生物制剂推广应用偏少,比如生物杀虫剂中主要推广苦参碱、阿维菌素和苏云金杆菌,其它菌剂应用较少,而且试验示范多集中在北部风沙滩区,南部丘陵区技术研究较少。防控技术规程缺乏,导致示范项目实施弹性较大,防治效果参差不齐。二是黄板、杀虫灯和部分生物制剂受到群众的认可和接受,其它绿色防控技术或产品往往因为价格昂贵、施用不便、效果不显著,农户不愿意应用。三是一些防治措施存在规模效应,农户单独使用成本较高,而且多项技术结合使用的经济性也存在一些问题[3]。

2.2 环保意识淡薄

榆林市位于沙漠边沿,生态环境脆弱,而且近年来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4],另外,由农药、化肥过量使用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当地农民一般文化程度较低,经济收入低,环保意识淡薄。普通农户资金和技术水平有限,一般只采取化学防控;种植大户和企业严重依赖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甚至过量使用农药,过度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代价。

2.3 补贴机制不完善

虽然榆林市对农业农村建设的投资与补贴逐年加大,但是在植保方面主要集中在重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控和突发病虫害的应急防控上,对绿色防控工作仍然不够重视。绿色防控多以政府主导示范项目的物化补贴为主,形式单一,资金短缺,且年度间差异较大,补贴机制不完善,不利于其稳步发展。同时,绿色防控工作主要依靠政府主管的农技推广部门开展,资源有限,难以短期内扩大推广面积。

3 推进绿色防控工作的举措

使政府和群众普遍接受绿色防控的理念与技术需要一个过程,但只有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努力的态势,才能实现绿色防控的全面发展,让农业生产健康发展永葆生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推进落实:建设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使绿色防控体系标准化、制度化;加大宣传培训,提高农业生产各方参与者的环保意识与大局意识,自觉践行农药减量控害行动,保障农业永续发展;强化政府补贴等政策工具,丰富绿色防控推广渠道,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接受绿色防控,从需求端激发企业参与绿色防控的积极性。

3.1 建设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为实现建成马铃薯产业强市的目标,建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有重要意义。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大科技成果的引进和创新。加强交流与学习,在品种、土肥管理、健株培养、生态措施、生物防治、免疫抗性、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开展研究,丰富适宜本地的实用技术。其次,解决技术难题,加快标准制定。建立马铃薯重要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切实有效、规范系统地开展绿色防控工作。推广全程绿色防控模式,并进一步开发集成本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马铃薯全程绿色防控模式,创新马铃薯病虫防治技术。最后,建立市级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技术体系的发展提供专业性意见,确保重大技术方案的科学制定。同时,出台技术服务、评估和监管等有关实施办法,促进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进步与完善。

3.2 加大宣传培训,提高环保意识

推广绿色防控是缓解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尤其是生物杀虫剂和生物杀菌剂的使用不会引起病虫的抗药性,靶标明确,环境友好,能减少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增加生态系统多样性[5~6]。首先,要加强环境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整体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尤其是加强对种植大户、企业和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培养。其次,组织专家、学者和技术骨干,定期定点深入生产一线,推广示范服务群众。开设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加强人才培养。在基层开展宣传月活动,加大绿色防控的宣传力度。依托本地农产品品牌建设,强化市场的宣传与认可。另外,通过加强农药安全检查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严厉打击不合格农药和农产品对消费者的伤害,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共同推动绿色防控工作的开展。

3.3 加强政府补贴力度,丰富绿色防控推广渠道

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使农民与政府的行为目标不断异化[7],绿色防控推广工作也面临如此困境。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政府的政策倾向和引导作用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通过多种方式补贴绿色防控技术使用者才能有效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落实农药零增长行动,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绿色防控基地建设。绿色防控基地是实施和展示绿色防控技术的平台,尤其是全程绿色防控基地的建设对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创新有重大作用。加大对实施绿色防控的生产基地的宣传认可和表彰奖励,扩大绿色防控的品牌影响力,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二是建立绿色防控补贴制度。建立稳定的财政补贴制度,加大项目补贴金额。采用以补代发的补贴机制,对当地实际使用天敌、生物农药、物理设施、化学诱剂等绿色控制产品的农民或企业,给予补贴[8];三是仿效榆林市马铃薯种子质量“一亩田”工程,通过政府购买统防统治服务来推进落实绿色防控。由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示范带动,大范围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这样既能减轻农民负担,又能提高防治水平和生产效率。

在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下,以政府主管的农技推广部门为主,鼓励农业企业技术部门开展绿色防控,引导扶持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向更高层次发展,支持补贴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共同推广应用,丰富推广渠道,实现绿色防控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榆林市马铃薯补贴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叶锐仙作品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How did I become a marathoner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