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健,舒锐,孙亚玲,许念芳,李晓龙,刘少军,岳林旭
(山东省轻工农副原料研究所,山东高密261500)
山东省是全国五个山药主产省(区)之一,山药常年种植面积在8000 hm2以上,主要产于菏泽、济宁和潍坊等地,并依托发达的农业产业优势和流通渠道,占有国内山药出口日韩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随着山东省山药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山药产品已由数量消费型向质量消费型转变。山东省山药炭疽病发病严重,已严重影响了山药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制约山药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的病害之一,也是制约山药出口创汇的主要问题根源之一[1]。
山药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称围小丛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科研工作者先后分析了山药炭疽病菌的分生孢子形态[2];参照施俊凤等[3]的炭疽病分类系统对病原分离与接种;然后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结合其rDNA-ITS 区域的序列分析[4];借助于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5],明确了国内山药炭疽病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该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部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6 月,分生孢子借风雨、农事操作,或白粉虱、蚜虫等昆虫传播。病害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繁,条件适宜时病害易发生和流行。山药炭疽病是近年来我国山药生产上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危害山药的叶片和茎蔓,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大、时间的延长及复种指数的增大,该病的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一般病田减产20%~30%,严重年份50%以上,鲁、皖接壤地区重病田块减产高达70%,严重影响了山药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山药炭疽病常见的防治措施有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农业防治尽管可以避免因大量地长期施用化学农药所产生的病菌抗药性、环境污染等不良影响,但有些防治措施会与丰产的要求相矛盾;而且农业防治的作用常常见效慢,地域性、季节性较强。因此,在病害大量发生时,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山药炭疽病常见的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山药种植上,应在兼顾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尽量选择抗炭疽病的品种,例如日本大和长芋、毛山药、铁棍山药等品种,这些品种产量高且耐病。
山东地区山药一般采用传统的栽培方法,劳动强度大,种植户往往在同一块地上连作,炭疽病发生严重,因而需采取2~3 年轮作,可与花生、玉米、大豆等作物轮作。同时宜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光照充足的轻沙质土壤种植,种植前最好进行冬耕冻垡,使土质疏松。
要做到底肥足、追肥早、补肥巧,以减少炭疽病的发生。山东地区每667 m2施优质腐熟土杂肥4000~5000 kg,根据土壤肥力可适当增减,高氮高钾(硫酸钾)复合肥50 kg,磷酸二铵10~15 kg。追肥要早施轻施,在5 月下旬(甩条发棵期)~6 月上旬(茎蔓分枝盛期)追施速效氮肥5~10 kg,并喷施叶面钾肥。
采用尼龙网搭架,可保证通风透光,减少炭疽病的发生,使用上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拉尼龙网的铁丝要结实牢固,防止山药架坍塌,一般要求用8~10 号的钢丝为最佳,长度以50~100 m;二是增加支撑点,一般要求每隔10~15 m 设置1 个支撑点,并且铁丝与支撑点绑牢为宜;三是注意搭架的高度,网架高度一般要求在1.8~2 m。无法搭网架的地方,要搭高支架引蔓,搭“人”字架,架高不低于1.5 m,每1 m 设6 根竹竿或木棍。
随时注意山药的发病情况,及时摘除初发病的山药叶片、茎蔓,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以防病原菌在田间扩大蔓延。山药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深翻土壤,以减少越冬菌源。
播种前,将山药种块用40%福尔马林80 倍液浸种20 min,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浸种30 min,置阴凉处晾干后播种;出苗后喷洒1∶1∶50 的波尔多液预防,每10 d 一次,连喷2~3 次;发病后,用25%使百克乳油1300 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 倍液,或25%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喷雾,间隔7~10 d,连用2~3 次,施药后4 h 内遇雨须补喷。7 月底~8 月中旬遇连续阴雨,雨后应及时防治。
化学防治效果好、稳定,且见效快,在短时间内,能把大面积的病害控制住;但污染农作物及环境,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植物源农药具有抗菌作用,不会造成病害的耐药性,且残留低,因此,利用植物源农药防治植物病害已经成为近年来植保工作的研究重点,目前国内外暂时还没有植物提取物防治山药炭疽病方面的研究。香樟炭疽病、橡胶炭疽病致病菌与山药炭疽病是一致的。葛建明等[5]通过研究得出苍耳叶、苍耳种子、侧柏叶等6 种植物提取液对炭疽菌的抑制率都超过80%;古鑫[6]的研究表明8 种植物提取液对橡胶树炭疽菌的抑菌活性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通过研究山药炭疽病的病原和致病机理,依据许多学者前期所做的植物提取物的抑菌研究,依托我国丰富的抑菌、杀菌植物资源,推断可能存在着较多与自然界协同进化的、优良的、对山药炭疽病病原菌具有较强抑制、拮抗作用的植物资源。植物源农药防治山药炭疽病是山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山药炭疽病的防治,化学药剂的使用仍是对山药炭疽病防治的主要手段[7]。现阶段,人们日益追求的是生活品质的提升及饮食的健康,谋求的是生态安全稳定和社会绿色发展,山药的安全性是人们选择食用与否的重要依据;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更是人类的需求[8],植物源农药防治能很好地减少化学药剂对山药的残留毒性以及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所以发展植物源农药防治已成为山药炭疽病防治研究的主要方向。筛选环境友好型植物源、生物源杀菌剂是防治山药炭疽病、保障山药品质安全的持久性系统工程。
应加快优质抗炭疽病山药新品种的培育和选育,山药炭疽病发病机制复杂,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止山药炭疽病大规模发生的最根本途径[9]。加强山药田间日常管理,及时清理枯病枝、改善田间小气候,是防止炭疽病扩散蔓延的最根本保障[10]。应加强山药炭疽病的预测预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植保的八字方针,应用山药炭疽病及时精准预测预报系统以及远程诊断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病害防治的准确性和及时性[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