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喀左县植物保护站,辽宁 喀左 122300)
玉米为喀左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螟已成为危害当地玉米生产的重要害虫,并且呈现中等偏重发生的态势。严重影响玉米主产区的产量和质量。一般年份可造成减产10%左右,如果大爆发,会导致玉米损失30%以上,甚至出现绝收。
由于地理位置、地势、气温等生长因素的不同,玉米螟的发生代数也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在喀左县,目前属于两代区,并有向三代发展的趋势。
玉米螟的发生需要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玉米螟各虫态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在60%以上。喀左县的气候特征为:5~6月相对湿度高,雨水较为充足,该气候条件有利于玉米螟的大暴发。如果5~6月出现了干旱少雨的气候,不仅能够推迟化蛹期的出现,而且会造成越冬后幼虫大量死亡的趋势。
越冬基数主要影响田间第一代玉米螟的发生。玉米螟越冬基数的大小与越冬寄生秸秆和穗轴的残有量以及秸秆含有的越冬虫量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喀左县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人们在电、气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先进,导致秸秆存量增加。据笔者调查,2014~2017年,喀左县的玉米秸秆存量高于85%,导致玉米螟一代虫表现为中等或中等偏重危害水平。
自然界中,玉米螟存在许多的天敌,包括捕食类和寄生类两种。如赤眼蜂、蜘蛛、步行甲、草蛉、食卵瓢虫、白僵菌、寄生蝇等,这些天敌对玉米螟的发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目前植保范围内,投放赤眼蜂是防治玉米螟最常规、最有效的绿色植保措施。因为赤眼蜂数量大,寄生率很高,从而对玉米螟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
玉米品种中抗螟素含量影响了玉米品种的抗螟性。而抗螟素的多少,与品种中含糖量、蛋白质含量有密切关系。因此,生产上应开展相应的抗螟性品种筛选试验,筛选出适宜的品种,从品种上减轻玉米螟的危害。
首先,玉米的播种面积影响玉米螟的发生范围;其次,播种时间的不同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早播玉米受一代玉米螟影响,而二代玉米螟主要影响晚播玉米;最后,在玉米的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螟的危害程度也不同。拔节期和抽雄期产卵率高,成活率也较强。因此,在这个时期加大防治力度有利于减轻为害水平。
喀左县玉米螟防治应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结合秸秆综合利用,重点抓好玉米心叶末期药剂防治;对于二代螟,还应该开展相应的穗期防治措施。同时,要及时处理玉米秸秆和杂草寄生,从而降低虫口密度、减轻田间螟害。
一是结合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解决好寄主秸秆过多的问题。结合农业部的秸秆还田和深松作业推广,可采用机械灭茬深松还田措施,降低虫源基数,培肥土壤;其次是抗螟品种的选用。选用抗螟性较强的品种进行推广应用,可减少化学药剂的施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绿色防治目标的实现。
目前,玉米螟防治的物理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常规方法,即利用玉米螟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杀虫灯,时期是玉米螟的羽化初期,通常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位置可设在村落或玉米田周边杂草较多的地方;另一种是利用性信息素黏胶诱捕器,吸引雌虫,并进行诱杀,从而降低雌雄比,达到减少玉米螟数量的目的。
生物防治是绿色防控玉米螟的重要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赤眼蜂生物防治。投放方法包括传统的蜂卡法和现代的无人机投放法。投放时期是产卵盛期,可根据虫情确定数量和次数。喀左县一般每亩放蜂量在1万~2万头,分两次投放;另一种是白僵菌治螟法。在越冬代幼虫化蛹前,采用喷雾法。在玉米心叶期和大喇叭口期,可采用喷粉法。注意喷透,不漏垛,要远离养蚕区,并注意个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