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波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农业畜牧兽医局 154600)
羊腹泻是羊群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尤其是刚出生1~15日龄的小羊羔更容易患腹泻疾病,而成年羊群发病的概率比较小,并且发病时的状态也没有小羊羔那么严重。这种病症受自然天气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在冬春交替季节,气候变化较为剧烈时就容易引发腹泻疾病。同时,还会由于羊舍环境潮湿而滋生引发腹泻的病菌。此外,个别饲养员对羊群饲养工作不尽心,不注意羊群的饮食问题,羊群吃了变质的食物也会引起腹泻。
羊腹泻是一种常见病症,发病原因就是感染微生物细菌,以及羊群消化功能出现问题。发病羊只会出现精神异常的状况,表现为在羊舍中横冲直撞,四肢无力,还可能伴随有抽搐的症状。并且病羊会口唇麻痹,流口水,排泄物带有浓郁的臭味。排泄物在发病初期会呈现为黄色,随着病情的严重就会慢慢变成灰白色,最终导致病羊脱水死亡[1]。
1.3.1 菌源引起的腹泻
腹泻病最常见的诱因就是羊群感染大肠杆菌而引发的,同时,还有一些霉菌、链球菌和沙门氏菌等。这些菌源引起的腹泻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病羊排泄物会比较臭且稀。严重的病羊排泄物中还会出现气泡,甚至有病羊便血的情况。
1.3.2 虫源引发的腹泻
寄生虫引发的腹泻问题最难治疗,在羊群中常见的虫源有球虫和隐孢子虫。其中,球虫是羊体内常见的一种寄生虫,当球虫在羊群体内寄生时,会导致羊群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导致病羊体重下降,无力行走等现象。这种寄生虫在温度高的羊舍及密集的羊群中比较容易滋生。
而隐孢子虫是常见于羊群体内的一种寄生虫,它可以通过口和排泄物进行传播。由于隐孢子虫在传播时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轻易不会被发现。而如果饲养员没有及时对这种寄生虫进行处理和消灭,引发羊群的感染问题。
羊群饲养员应挑选晴朗的天气,带领羊群户外活动。阳光具有杀菌作用,经常晒太阳对羊的身体有好处。同时,圈舍活动范围太小,会造成羊群不爱运动的现象,让羊群到户外活动可以增加羊群运动量。为羊群提高身体的免疫机制,促进身体发育,让羊群有强健的体魄抵御病毒侵袭。需要注意的是,寒冷天气不能进行放牧活动,防治羊群受风寒感染腹泻。
在喂养羊群时选用干净、新鲜的饲料进行投喂工作,同时要注意均衡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保证羊群的成长需要。动物吃东西不知道节制,因此,一次不能在食槽中添加太多食物,以免羊群出现积食现象。此外,饲养员可以适当在饲料中添加新鲜的蒲公英,可以直接拌入饲料,也可以榨成汁,蒲公英可以预防腹泻,这种方法经济成本比较低,而且成效比较好,养殖户很受欢迎。
对于羊舍环境,应定期清理,保持通风,保证圈内干净整洁。合理调控羊舍温度,保证羊群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有效减少细菌滋生,从而达到预防羊腹泻疾病的目的,促进羊群的健康成长。
一旦羊群感染了腹泻疾病,需要尽快为羊群进行治疗。治疗方式主要是清理病羊肠胃,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肠胃黏膜,同时防止因腹泻导致的脱水问题。由于诱发疾病的原因不同,治疗方式也不相同。根据羊群发病症状进行判断,如果是菌源性腹泻,为了阻止羊群出现二次感染或感染其他没有生病的羊只,应及时给病羊服用抗生素增强体质。此外,还需要及时对羊舍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工作,及时消灭病菌。如果是虫源性引发的羊腹泻疾病,想要进行治疗一定要听从医生的话,根据药方进行治疗,使用的药物有地克珠利、氨丙啉、磺胺甲恶唑等[2]。通过药物治疗及时消灭病羊体内寄生虫,有效治疗羊群的腹泻疾病。
在实际养殖管理工作中,饲养员一定要注意加强对饲养管理工作,为羊群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来预防可能发生的腹泻问题。同时,饲养员还应掌握相应的治疗措施,保证及时为病羊进行治疗,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此外,可以进行一些户外放羊活动,帮助羊群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