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霄,衣华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王×,男,50岁,于2017年11月29日因“腹胀反复发作1个月余”就诊。病史:患者自述40 d前于山东省肿瘤医院行胃癌手术,术后出现持续上腹部胀满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后症状可暂时减轻。视诊发现患者上腹部膨隆,轻叩上腹部呈鼓音,听诊可闻及振水音。胃镜下见残胃扩张,胃壁张力欠佳,蠕动减慢,吻合口黏膜充血水肿,但胃镜尚可通过吻合口,可排除机械性梗阻,证实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遂给予持续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疗效欠佳。患者自发病来情绪低沉、睡眠差,体重明显减轻。刻下症:腹胀反复发作,伴有恶心、呃逆、呕吐;萎靡少神、身疲倦重、呕恶纳呆、气少懒言、眠差,舌淡,苔白腻,脉细弱。中医诊断:胃痞(脾虚痰湿);西医诊断:术后胃瘫综合征。治以补气健脾,除湿化痰。予以隔药灸脐法I治疗。
①药粉制备:将吴茱萸、熟附子、当归、茯苓、党参、丁香、肉桂、陈皮、枳实、香附、黄芪、细辛、元胡、冰片等药物用超微粉碎机粉碎为细末,过100目筛,密储备用。②面圈制作:用温开水调和面粉,均匀揉捏成圆形的面圈(底径约6 cm,高约3 cm),面圈中央留置一孔洞,其大小与患者肚脐大小一致。③艾柱制作:将优质艾绒制成底径约4 cm,高约3 cm的圆锥形艾柱备用。
①患者仰卧,充分暴露脐部,常规消毒后将面圈置于脐上,使其中央孔洞正对患者脐部,取适量药粉将孔洞填满。②将艾柱点燃置于面圈上,连续燃烧3壮,共施灸约1.5 h,以患者腹内有温热感为佳。期间嘱患者要闭目养神,意守神阙。③脐灸结束后,移去面圈,用6 cm×7 cm医用敷贴固封脐部药粉,嘱患者24 h 后自行揭下,用温热毛巾擦净即可。每周治疗2次,每次约1.5 h。治疗2次后患者自觉腹部饱胀感得到较大缓解,腹部无压痛,胃液量明显减少,偶有恶心呃逆;治疗4次后,患者拔除胃管,无胃液流出,无呕吐、呃逆,可进行饮食。3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常见于腹部外科手术后,是一种由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功能性排空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1]。PGS是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之一,以术后持续胃引流量多、恶心、呕吐、餐后饱胀、腹痛等为主要表现,其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对患者术后的机体恢复及心理健康均产生不利影响。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痞满”“纳呆”等范畴。《证治汇补·痞满》言:“痞由阴伏阳蓄,气血不运而成,处于心下,位于中央,填塞痞满,皆湿土之为病也……大抵心下痞闷,必是脾胃受亏,浊气夹痰,不能运化为患”[2]。脾与胃通过经脉属络而互为表里,其五行属土具有承载、生化之义。人体生命活动得以维持的营养物质均赖于脾胃的功能,故把脾胃誉为“后天之本”。《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言:“脾易升则健,胃易降则和。”脾主升清,己土升则乙木与癸水皆升,胃主降浊,戊土降则丁火与辛金皆降,升降之机要,在于阴阳相交,是谓中气,故为脏腑气机升降之枢纽[3]。
本病由于腹部手术形成创伤,导致脾胃脉络受损,气机升降失职,纳运失调,故湿浊内生困遏脾胃,致使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故患者出现胃纳不振、脘痞腹胀的临床表现。又因本病系肿瘤术后,患者多年老体弱,气血亏虚,虽外有腹满呕恶等实证表现,实则为本虚标实之证。故选择功善补虚培本的灸法,通过借助艾草的纯阳之性,温中开郁,祛散寒邪,同时配合辛温理气的药物,例如脐疗方中的党参、黄芪、茯苓、当归可补气养血,健脾祛湿;吴茱萸、熟附子、肉桂、丁香、细辛等药物味辛性热,善走脏腑而能温中祛寒;陈皮、枳实、香附、元胡等药物辛香行散,可行气化痰,活络止痛。再稍佐冰片作渗透剂以提高疗效。而作为施灸部位的神阙,现代研究已经证实肚脐部位的皮肤薄嫩、微血管多、敏感度高、吸收和渗透性强,药物分子较易透过,可迅速弥散入血而通达全身。脐部通过其良好的敏感性和吸收力成为中医外治法的首选部位[4]。
本疗法给药途径特殊,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避免了口服药物增加的胃肠负担,通过借助艾火的温通作用,进一步促进药物的吸收和渗透,共启补益温中、行气活血之效,从而使中焦健旺,胃气得降,腑气得通则病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