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树明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308)
渔业因其生产方式的特殊性,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崇明区是上海市渔业生产的重点区,目前共拥有渔船446艘,总吨位3.2×104t,总功率5.5×104kW,渔业人口达1万余人[1]。近年来,随着渔业资源的不断减少和行政管理的加强,崇明区渔民遇到了不少困难。2018年,笔者参加了上海市组织的渔业大调研活动,参与了对崇明区各渔村的蹲点访谈。在此次调研中,笔者共走访调研6次、走访渔村5个、走访渔民37家、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90余份、收集和梳理相关意见建议35条。本文将针对渔民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并通过查阅资料、借鉴其他省市的方式方法等,提出推进崇明区渔业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期对解决崇明区渔民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所帮助,并促进上海渔业健康发展。
崇明岛作为世界级生态岛,近年来对环保的要求十分严格,由于当地的渔船修造企业规模较小,又多为临水作业,在船舶修理过程中经常存在喷砂、喷油漆等易污染环境环节,不能达到环保部门的相关标准,因此,这些船厂全部被要求停业整改,但因整改成本较高,远远超出船厂的可承受范围,导致大部分船厂存在倒闭风险。而根据船检规定,渔船平均每两年就要上排修理1次,限制级老旧渔船则要求每年上排修理1次,船厂的停业整改给当地渔船的上排修理带来了困难,而去外地修船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增加了渔民的修船成本。
自2018年1月1日起,《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船长大于或等于12 m国内海洋渔业船舶2017)》《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船长大于或等于12 m内河渔业船舶2017)》开始施行。虽然新规则对渔船设备的配备提出了新要求,但很多设备的配备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由于配套设备的不完善,导致新设备流于形式,无法正常使用。以海洋渔船新增的油污水分离器为例,由于渔船停靠的港口没有相应的接收装置,导致油污水分离器根本起不到作用,不但增加了渔民的负担,还造成了资源浪费。
我国自2006年开始实行渔业燃油补贴政策,该政策在降低渔业生产成本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但近年来随着柴油补贴的不断减少,再加上人工成本的上涨,渔民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有些渔民甚至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的渔民大多选择外出打工,不再从事辛苦的渔业生产。据统计,目前在崇明区从事渔业生产的人员中,50岁以上的渔民占60%以上。另外,很多渔船因雇佣不到足够的工人而不能出海生产。因此,崇明区渔业生产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目前崇明区共有渔政执法船5艘,其中3艘为内陆渔政执法船、2艘为海洋渔政执法船,渔政执法力量相对薄弱。另外,很多外地渔船存在夜间偷捕、违规捕捞等现象,这不仅破坏了当地的渔业资源,还打击了本地渔民的生产积极性,给政府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环保达标是任何企业必须坚守的底线,但考虑到环保整改的投入巨大,政府应适当考虑在船厂配备相关环保设备时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并扶持1-2家修船企业发展壮大,方便崇明区渔船上排修理。
渔船检验部门要积极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加强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的消防救生和防污染设施建设,使渔船的新增设备能够做到物尽其用。同时,渔船检验不能过于死板,要从切实保障渔船安全出发。
2006年我国开始实行渔业柴油补贴政策,中央在“十一五”期间已累计发放渔业柴油补贴320亿元,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渔业渔民受益最广的扶持政策[3],而渔民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虽然近几年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相比城镇居民还有很大差距。因此,结合目前上海市渔业产业发展情况,我国的渔业补贴规模还应进行扩大,政府应在加大对渔业补贴投入力度的同时,将补贴资金从投入不当的地方转向能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领域上来[4]。此外,政府还要进一步完善渔业补贴政策,有效减少政策实行过程中的问题发生。
根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内渔船管控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的通知》(农渔发〔2017〕2号)和《关于申报2016年度捕捞渔船减船拆解工作的通知》(沪农委〔2017〕248号)文件要求,崇明区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渔船减船拆解相关政策,本地渔民可抓住这次机会,积极配合政府进行转产转业。
渔业执法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政府必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加强渔业执法人才队伍建设,规范渔政执法行为。同时,要加强对渔业执法队伍的人才培养,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此外,还要增添渔业执法装备,努力改善执法手段,增强执法能力,切实做到全面、深入、积极地推进上海市渔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