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姿
(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899)
当前,社会中患有高血脂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为了降低医院的医护压力,同时提高高血脂患者人群宣教与干预的针对性、连续性、全面性,我们便应当借助家庭医生签约的平台和途径,科学、切实的做好对高血脂患者人群的宣教与干预工作。
高血脂严重损害病人生命健康,主要为甘油三酯或总胆固醇指标过高,极易引发心血管疾病[1]。其指的是总胆固醇≥5.23mmol/L和(或)甘油三酯>1.7mmol/L(150mg/dL)。该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的高血脂主要与先天遗传、饮食、营养、药物等因素有关,继发性高血脂则多见于代谢性紊乱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肝肾疾病、肥胖、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便容易发生高血脂。高血脂对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具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其可能引起心脏猝死、心肌梗死以及冠心病、脑卒中,及外胆石症、眼底出血、周围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也与高血脂存在相关性[1]。如果只是对高血脂人群采取医院的治疗与护理的话,会极大的增加医院工作的压力,而且高血脂人群也肯定得不到针对性、连续性、全面性的宣教与干预,而家庭医生签约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为了全面、详细的掌握患者个人病情,动态管理患者的病情变化,在家庭医生签约当中,应当首先为高血脂患者建立起个人健康档案,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2]。可以基于医院档案,结合对患者的家庭访谈、检查、评价,完善患者的个人健康档案,重点记录患者的血脂情况,以及其生活当中可能引起高血脂的各种危险因素,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宣教和干预措施。
患者自身的健康认知水平以及对高血脂的认识,是影响高血脂病情治疗与控制成效的主要因素。应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向患者讲解高血脂常见的病因、症状、发展后果、治疗原则、预防措施等。为了能够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并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可以建立微信联系,定时向患者推送一些有关高血脂的健康知识,或是快速的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高血脂为慢性疾病,其与人们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2]。在高血脂家庭宣教与干预当中,必须要严格控制患者饮食。指导病人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尽可能平均分配一天三餐的能量摄入量,不应漏餐,每餐七、八成饱,细嚼慢咽,禁饮烈性酒,且最好是戒酒;宜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平时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优质蛋白的食物,少吃动物肥肉、内脏等。多食用新鲜果蔬,多饮水[3]。食用油宜选择植物油。鼓励病人要以坚强的意志戒烟[3]。
目前,大多数的高血脂患者都需要通过用药来治疗和控制病情,所以在家庭宣教与干预工作当中,我们必须要对患者做好家庭用药护理。必须要注意用药的合理性。对患者做好用药教育工作。最后是需要让患者了解在治疗用药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哪些不良反应属于正常范畴,应当如何应对,哪些属于异常的症状表现,需要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适量的运动,对于高血脂患者的病情控制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家庭宣教与干预中,应培养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习惯及规律,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日常劳动不要超负荷,不要过度的劳累。更为重要的是应当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例如慢走、快走、太极拳、健康操等等,重点是要掌握好运动的强度、时间以及频率。通常来说,患者每天的运动量应当保持在1次到2次,每次的运动时间在30min到1h为宜,运动强度以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到70%为宜,最大心率计算为170减去患者个人年龄,同时要参考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和自觉症状,血压不能过高、高低,身体不能过度劳累,保持舒适、无疲劳为宜。
一方面要保持良好的家庭卫生情况,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适当的进行一些装饰,使家庭环境更加的温馨,另一方面还要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调整心态,保持开朗、乐观的心理态度,一家人之间要相互包容,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特别是对于高血脂患者本人来说,要指导他们合理的宣泄、控制自身情绪,不要出现过大的情绪波动,对生活和治疗要充满信心。
对于高血脂患者人群,我们必须要在家庭医生签约中,对其做好宣教与干预工作,予以其科学的护理、教育和指导,以使其病情的治疗与控制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保障好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