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稻新组合深两优1173 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9-01-05 13:08周丹华刘永柱陈志强
中国种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叶枯病株型父本

陈 淳 周丹华 刘永柱 王 慧 陈志强 黄 明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642)

水稻作为我国60%人口的主食[1],其新品种的选育极其重要,尤其是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重要保障[2-3]。其中,石明松于1973 年首次发现了光温敏核不育材料[4],为我国两系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深两优1173 是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选育的两系不育系深08S 为母本,本中心航天诱变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育成的恢复系航恢1173 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其株型中集,穗大粒多,丰产性突出,米质优,高抗稻瘟病,2018 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80049。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亲本选育 深08S 为光温敏型两系不育系,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育成,来源于Y58S/早优143。其株型稍散,分蘖适中,植株较矮(60~65cm),剑叶稍内卷挺直,穗型、粒型中等,柱头外露好,异交率高。

恢复系航恢1173 是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选育的高抗稻瘟病、品质优良的优质恢复系。2008 年早季以本单位通过航天诱变选育的优质恢复系航恢173 为轮回亲本、高抗稻瘟病种质H4 为供体亲本进行杂交,2008 年晚季种植F1,与航恢173 回交,从回交群体中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择含有稻瘟病抗性基因Pi46和低直链淀粉Wxb等目的基因且株型与轮回亲本相似的优良单株;入选单株连续自交并继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含目标基因的优良单株(系)直至BC2F4;2012 年对入选株系进行测恢、测配和测抗等分析,最终育成高抗稻瘟病、低直链淀粉含量、高配合力的新恢复系,命名为航恢1173[7]。

1.2 品种选育 2013 年早造利用航恢1173 与深08S 进行测配,2013 年晚造种植该杂交组合,表现出弱感光,熟期适中、穗长粒多、丰产性突出,杂种优势明显,比对照品种广8 优2168 增产极显著等特点。2014-2015 年晚造在广州、肇庆、清远、江门、潮州等地进行多点试验,均表现为高产稳产、抗性好等突出特点。该组合于2016 年和201 7 年参加广东省晚造感温迟熟组区域试验,2017 年晚造参加广东省生产试验,2018 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产量表现

2016 年参加广东省晚造感温迟熟组区域试验,每hm2产量为6.90t,较对照品种广8 优2168 增产4.8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7 年续试,每hm2产量为7.13t,较对照品种广8 优2168 增产7.4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7 年参加广东省晚造生产试验,每hm2产量为7.12t,比对照种广8 优2168 增产2.66%。该品种丰产性突出、稳产性较好。

2018 年晚季在江门、肇庆等地进行示范推广种植,其中,肇庆地区每hm2平均产量为7.31t,江门地区的平均产量为7.02t。

3 特征特性

3.1 主要农艺性状 深两优1173 属弱感光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晚造全生育期112~113d,比对照品种广8 优2168 晚1d。株型中集,剑叶挺直,株高108.5~114.2cm;分蘖力中等,穗长粒多,每667m2有效穗数16.1 万~16.7 万穗,穗长25.2~25.9cm,每穗总粒数170~178 粒,结实率84.8%~87.4%,千粒重21.3~22.1g;秆硬抗倒,后期转色熟色好,耐寒性中等。

3.2 稻米品质 深两优1173 稻米品质优,米饭适口性好。2016 年在广东省晚造区域试验中被鉴定为国标和省标优质3 级;整精米率55.1%,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为7%和0.5%,直链淀粉含量为15.2%,胶稠度72mm,长宽比3.2,食味品质分76;2017 年在广东省晚造区试中被鉴定为部标优质3级,整精米率63.7%,垩白度0.3%,透明度和碱消值分别为2 级和6.9 级,胶稠度54mm,直链淀粉含量为14.9%,长宽比3.2。

3.3 抗病性 在广东省区域试验抗病性鉴定中,深两优1173 表现为高抗稻瘟病,2016 年晚造对稻瘟病菌中B、中C 群及全群抗性频率分别为100%、95.24%~100%和90.0%~96.55%;在2016 年、2017年晚造田间自然诱发病圃中,叶瘟和穗瘟分别为1.0~1.7 级和2.2~2.3 级;白叶枯病抗性鉴定为高感。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深两优1173 除粤北以外全省各地可作早、晚造种植。广东早稻2 月下旬播种,秧龄20d 左右;晚稻7 月中旬左右播种,秧龄15d 左右,比感温型品种早播10d 左右。播种前晒种,选用合格优质种子。秧龄控制在15~20d进行大田移栽,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栽插规格20cm×20cm,每hm2栽插22.5 万~27 万穴,每穴1~2 苗,每hm2抛栽22.5 万~25 万苗。

4.2 科学水肥管理 插秧前施足基肥,早施、重施追肥,巧施、适施促花肥和保花肥。早稻插秧后15~17d、晚稻插秧后12~15d 施复合肥225kg/hm2作分蘖肥并保持浅水以促分蘖早发,适时施用除草剂。当全田苗数达到目标穗数的80%~90%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但不要重晒。拔节孕穗期至齐穗期保持浅水层,穗分化始期每hm2施尿素45~60kg、氯化钾120~150kg。黄熟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保持田间湿润。收获前7d 左右断水,切忌后期断水过早。

4.3 病虫草害防治 深两优1173 高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尤其是在台风暴雨来临前或过境后应重点防护,分蘖期至孕穗期要控制发病中心,控制病害于点发阶段。在大田期间,应依据当地的病虫害预测预报,适时开展稻瘟病、矮缩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

5 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5.1 亲本的插播期 抽穗扬花期要求日气温在30~35℃,相对湿度70%~75%。在制种基地的选择上,可以考虑选择海拔280~350m 的范围;在制种季节的选择上,应当着重考虑育性敏感期没有连续4d以上低于24.0℃的异常低温天气出现。广州地区可以考虑秋制,抽穗扬花期最好安排在7 月中旬,同时尽量避开台风的影响。

结合父母本的播始历期,可以安排母本在5 月1 日播种,7 月20 日前后抽穗扬花。安排2 期父本,第1 期在4 月14 日播种,第2 期在4 月20 日播种,可确保花期相遇。插植密度父母本行比为2∶16。母本插植规格为13.3cm×16.7cm,每穴双苗;父本双行插植,规格为20.0cm×33.3cm;父母本间距26.7cm 为宜。

5.2 科学喷施“九二〇”深08S 稻穗包颈度较轻,但植株对赤霉素钝感,每hm2施“九二○”500g左右。母本抽穗10%时开始喷施“九二○”,每hm2施用量为180g,第2 天喷施270g,考虑到父母本株高的差异及父本株型,父本不必单独喷施。加强人工辅助授粉,在盛花期人工赶粉3~4 次,连续赶粉7d 以上。

5.3 严格去杂保纯,及时收获 苗期、抽穗期和黄熟期等期间均要除杂,尤其是赶粉前要及时去除田间异杂株。收种时应先割除父 本,再采收母本,母本应单收单晒,以防止机械混杂。

猜你喜欢
叶枯病株型父本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多年生稻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红掌帚梗柱孢叶枯病菌的鉴定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不同施氮条件下不同株型水稻根系形态特性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