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玲
(中邦汇泽园林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城市园林景观不仅会促使城市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协调、自然,而且有助于提升城市内部居民的生活质量。
园林景观设计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园林的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在园林设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合理的生态规划可以提高园林景观的美感和品位,增加园林景观的立体化和整体内涵,使生态环境多样化,提高观赏性。
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
在建造各类公园、绿地时,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为主,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以复层种植结构为主,少搞硬质铺装,少搞大面积的纯草坪,以利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要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植保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就能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中国园林的一大特点就是师法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其指导思想是天人合一,最适合人群需要。美好的园林景色,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由于它能产生负氧离子,因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在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正是由于园林有此作用,所以都盼望把自己的居住场所和学习工作场所绿化美化得更好。美好的市容风貌,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和美好的市容,仅仅依靠有限的公园是很不够的,必须把居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道路河道绿地以及隔离防护绿地等处都加以园林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求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外,还要求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目前的问题是现有的公园的数量和所能提供的活动项目都已不能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增建新的公园;在居住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中增加些文化设施,便于参与活动;适应群众特别是青年人的需要,建体育公园、音乐绘画公园、科技公园等。
一个城市能否永续利用,环境的好坏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园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是环境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城市如能拥有足够的公园和绿地创造出优美的景观,能起到净化美化环境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市民素质的作用,起到激发群众热爱家园、共建美好家园的作用,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这些有形和无形的作用,是使城市永葆青春、永续利用所必不可缺的。
园林景观的意境展示是无法自然产生的,需要人们主动去感受,故不可避免会出现人为干涉行为,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再次修正景观设计,进而更好地展现出园林所涵盖的意境。在园林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意境的构建方式多种多样,其主要可以划分为文化典故、人化景物、一池三岛、名山胜景以及诗情画意。
这种意境创造方式不仅能够促使原有水面显得愈加空旷,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水体的景观层次,同时,人们还能领会到远离现实、心灵净化的感觉,故该方法常常运用于现代中式园林景观构筑中。
该方法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缩小”的方式来将自然风光与名山圆满结合起来,使得这些景色体现在园林景观中。该景观构造方法并不属于模仿与抄袭的范畴,其主要是结合园林景观的实际情况来对不同景色进行优化处理。
相比于其他方法而言,该构造方法的人为因素较多,其运用传统神话故事内容来进一步强化园林景观的人文性,进而激起人们的观赏兴致。
在合理运用拟人化手法的基础上,不断活化景观,让景观蕴含有人的思想品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意境,使得园林意境的感染力不断强化。要想运用好这样的设计方法,就需要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诗情画意这种意境创造方法的历史比较长远,而且非常成熟,具有着良好的功用,可促使园林景观设计变得更具深意。将其完全融入到园林的景观设计中来,使得人们能够从实体景观中领会到诗词话语的意境,给人们带来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
创建生态节约型的园林植物景观,需要做好植物群落的配置工作,相关设计要掌握好生态功能优先、物种多样性等一系列有关植物配置的要点。充分地了解城市土地、气候等环境特点,才能实现因地制宜的种植目标。
若想设计出具有生态效果的园林景观,拥有一个完整的景观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在设计期间,如果可以融入大量的生态元素,在最终呈现的园林景观中,就可以展现出生态多样性的效果,从而完成生态空间合理的有效搭配。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工作过程中,让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设计师最好选用光合效率较高,而且叶面大而宽的植物。
很多植物的种类被使用到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但是植物群落的规模却极为有限。一些设计师在选择植物时,过于使用具有“四季常绿”特点的植物,这样的做法舍弃掉了很多具有特色的植物,无法形成季相丰富的植物景观。
对于建设与发展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正确的做法是要扩大适应性植物的类型,增强和其他种类的植物融合的能力,根据科学性以及艺术性的特点,力争达到植物景观特色的多样性。
要充分地了解城市土地、气候的特点,合理搭配并使用优质的种植土。从环境、土壤特点等角度出发,全面提升软硬景之间的融合度,合理使用本土园林植物。
中国传统园林凝聚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其风格、技艺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继承,将其引入现代园林,使之发扬光大。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绝不能简单地模拟仿建,必须大力创新。实现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园林设计师要转变认识、放开眼界。不仅点能成园,线也能成园,面也能成园。放开眼界,要把眼界扩展到环境的全部,搞好景观环境设计。
园林是环境的主体,环境中除有由植被、山石、水体、建筑构成的园林外,还有雕塑、道路、灯光、游乐设施以及标志物等物体,并且还要联系每一个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要将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从位置、体量到色彩,处理得和谐,与园林浑然一体。放开眼界,就是不仅要注重平面绿化,还要注重立体绿化;不仅要进行地面绿化,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力争搞好屋顶和阳台的绿化。这样就增加了景观,扩大了观赏面,更重要的是由于覆盖率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园林的作用。
园林城市的设计要讲求风格。风格是由地理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艺术的及造园所使用的材料等诸多因素构成的,而且是经过较长的时间积淀形成的。
园林城市的成败得失,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的有无和多少,要把人才培养工作当作一项根本大事来抓,采取多渠道加大培养力度。园林绿化事业所需人才是多类型、多档次的,要按所需类型、档次分别加以培养。既要注重通过学校的培养,也要注重通过实践培养和继续教育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除进行知识性、业务性教育外,更要重视品德教育,要培养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强烈的事业心,有知识懂业务,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优秀人才。
创建园林城市,是建成适合人们高质量生活、工作、游憩的生态环境,建成绿色城市,适合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实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唯一途径。要想使我们的园林工作不断走向发达国家水平,走进世界先进行列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