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7年盈江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2019-01-05 09:11:17尹珊珊孔佑速邵宗海刘雪梅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10期
关键词:盈江县波及托幼

尹珊珊 孔佑速 邵宗海 刘雪梅(通讯作者)

(盈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盈江 67930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危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SARS疫情暴发后,我国建立了覆盖县级疾控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并印发《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规范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工作。现对云南省盈江县2004-201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掌握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今后有效应对事件、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来自云南省盈江县2004年1月-2017年12月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并经审核和结案的事件。

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判定标准和分级

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对事件进行判定、分级和分类。

1.3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场所、致病因素等项目进行归类分析,计算构成比、罹患率、病死率等指标,分析高发季节、高发场所及主要致病因素。罹患率计算的分子为临床或实验室确诊病人数,分母为事件波及人口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取双侧概率,检验水准P=0.05。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04—2017年盈江县累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4起,波及22 930人,发病2 165例,死亡8人。除2012年无事件报告外,其余年份均有报告,其中一般事件41起、占93.18%,发病2 044例、占病例总数的94.41%,死亡4人;较大事件3起,发病121例,死亡4人;无重大和特别重大事件报告。

2.2 流行特征

2.2.1 时间分布 各月均有事件报告,单月报告时间起数最多的为4月和6月,均为7起。发病数最多的为12月(484例),其次为9月(380例)和4月(336例)。传染病类事件32起、占事件构成的72.73%(32/44),发病1 471例、占发病总数的67.94%(1 471/2 165),死亡4人;食物中毒及其它公共卫生事件12起,发病694例,死亡4人。月报告事件数呈季节性双峰分布,第1高峰为4~7月,第2高峰为9~12月,总发病数与学校发病数基本一致。

2.2.2 空间分布 44起事件波及全县14个乡镇,其中报告事件数(9起)和发病数(518例)最多的是平原镇,其次是旧城镇5起、发病365例,弄璋镇4起、发病303例,铜壁关乡4起、发病105例;太平镇、新城乡和勐弄乡各死亡2人,平原镇、芒璋乡均死亡1人。城镇发生9起,波及7 487人,发病518人,罹患率为6.92%,死亡1人,病死率为0.19%;农村发生35起,波及15443人,发病1 647人,罹患率为10.67%,死亡7人,病死率为0.43%。城镇和农村间罹患率(χ2=82.7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率(Fisher确切概率法,P=0.69)无差异。

2.2.3 场所分布 事件数、波及人数和发病人数均以学校及托幼机构最高,主要为水痘(12起,发病348例,罹患率9.87%)、流行性腮腺炎(8起,发病284例,罹患率8.63%)等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村庄或家庭以食物中毒事件为主,是罹患率、病死率最高的场所。死亡病例均为发生于村庄或家庭的事件,其中乙脑死亡4人、野生菌中毒死亡4人。不同场所间罹患率、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掌握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流行特征,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2]。盈江县2004-2017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城乡分布不均,以农村为高发地区;二是报告事件数呈季节性双峰分布,病例总体发病数与学校发病数时间分布一致,与陈茜等人的报道[3]一致,事件发生和学校的教学时间关联紧密;三是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尤以学校及托幼机构呼吸道传染病暴发事件最为突出,与州内[4]、省内[5]、国内报道结果相同[6],可能与学校及托幼机构人群密集、免疫力相对较低、卫生防病和自我防范意识不足等原因有关,提示学校是突发事件防范的主要场所、减少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是防控关键;四是农村家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野生菌食物中毒为主,与丁小磊[7]报道全国食物中毒以家庭为高发场所的特征一致,野生菌中毒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这与农村家庭自行采摘和食用野生菌时缺乏鉴别知识或将多种野生菌混合食用有关,需要进一步普及食用野生菌的安全知识,发生食物中毒时要及早就医。

学校人员相对密集,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高度聚集的场所,有监测数据显示学校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8],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9]。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发于学校的特点,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有针对性地适时推广接种二类疫苗,建立疫苗针对性疾病免疫屏障。二是认真落实中小学及托幼机构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三是长期持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家长和教职工健康防病意识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敏感性和报告及时性。四是进一步改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环境卫生条件差、校舍拥挤、校医不足等问题,降低疾病在学校传播流行并形成聚集性或暴发的风险。

猜你喜欢
盈江县波及托幼
Additions to Goniothalamus (Annonaceae) in the flora of China
广西植物(2022年10期)2022-11-16 12:50:00
新时期“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家(2022年17期)2022-04-23 10:59:26
聚合物流变性对非均质油藏波及效率的影响
对盈江县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街道食药监管所开展集体用餐场所专项检查
冬春季托幼宝宝穿衣经
启蒙(3-7岁)(2016年3期)2016-11-24 12:43:49
消除相互影响的基波及谐波相量测量算法
基于I-O模型船舶工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
云南省盈江县水系分形特征研究
呼和浩特:幼儿不可私自带食品入园